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業創新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創新

      摘要:中小企業是否能夠健康發展,將對國家的經濟起到重大的影響,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不足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癥結。因此,中小企業通過資本投入(創新硬件)和人才投入(創新軟件)兩大元素的支撐。從而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中小企業;創新元素;硬件支撐;軟件支撐

      一、引言

      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中小企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中國的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且日益活躍在國際市場上。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統計,2006年中國的中小企業創造的價值占全國GDP的59%,上繳稅收占總稅收的51%。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計算,2000~2003年,中國出口增長額在全球增長中占33%,約占出口企業99%的中小企業是對外貿易的主力軍。2007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2173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約24%,中小企業的出口額約占總額的60%。

      然而,數字顯示的繁榮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小企業目前的實際經營狀況,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究其原因,是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生產依然主要依靠“低廉的勞動成本,加工低附加價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等粗放式經營”,使得“中國制造”無法與國外品牌相匹敵,中小企業成為跨國公司的“生產車間”,只能給自己創造1%~2%的利潤。改變這種狀況的重要途徑是企業創新。

      二、中小企業創新的現狀分析

      對中國中小企業的現狀,較為普遍的看法是,技術基礎低下,只能以低成本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種狀況導致企業競爭能力難以很快提高,將弱化發展后勁,極大地影響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

      (一)技術創新潛力尚待挖掘

      企業的創新涉及的內容很多,而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主要內容,企業中出現的大量的創新活動都是有關技術方面的,因此,有人甚至把技術創新視為企業創新的同義語。

      企業通過進行技術創新,從而使得技術水平得到提高,這是任何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事實證明,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具有領先于大企業的優勢。據統計,美國約有90%的技術源頭與小企業有關;大約80%的技術創新活動最初發生在小企業;約有70%左右的可形成新產業、新產品的技術是由小企業完成的。正是利用了這樣的優勢,美國的小企業成為了“美國經濟的火車頭”(克林頓,1993)。

      中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也有很大的潛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末,全國有66%的發明專利和82%的研發新產品都是中小企業創立的。但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阻礙中小企業創新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創新意識,對創新的投入嚴重不足,這可以體現在企業對于研發方面的投入上。調查顯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全國所有企業用于研發的費用平均不到銷售收入的0.71%,遠遠低于國際上推行的維持企業生存的研發費用要占銷售收入的3%的標準。低研發投入直接導致中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產品缺乏技術支持,導致許多中小企業陷入這樣的困境:很多產品的生產都遭到國外企業專利的打壓,中小企業不得不為此付出高昂的專利許可費。例如,很多生產DVD的中小企業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不得不破產倒閉或轉產。

      由于技術落后,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產品,這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以低廉的價格為主要競爭優勢,這一優勢又導致中小企業出口的產品極易遭到貿易壁壘的沖擊,從而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由于歐盟、美國、日本等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對中國出口產品設置的技術性貿易要求。導致約有50%的企業生產成本上升,25%的企業經營風險增加。例如,2002年歐盟、美國和日本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給中國主要出口產品(例如食品、紡織服裝產品等)造成的損失分別達到68.7億美元、34.7億美元和37.3億美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的調查指出,紡織品、玻璃、陶瓷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遭到反傾銷占總案件的75.8%。根據WTO統計,1995~2005年,WTO成員對華反傾銷調查年均高達41.3起,占同期反傾銷調查總量的15.8%,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遇反傾銷措施數量最多的國家。作為中國出口企業主力軍的中小企業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資金相對較少,自主研發費用的投入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客觀上需要國家的支持。許多國家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本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據統計,美國政府一年投入的研發費用是2700億美元,政府將科研成果無償或低價轉讓給小企業。而中國政府一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只有160億美元,中小企業卻鮮有機會獲得美國小企業那樣的“待遇”。日本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法律,例如1985年頒布的《中小企業技術開發促進臨時措施法》規定,對進行技術開發的中小企業采取補助金、融資、稅制減免等扶持措施。日本各地還有200多個國家設立的公立試驗機構,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各類專家和顧問。

      (二)產品創新的水平尚待提升

      產品是企業生產過程中各要素組合的結果,也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結果,并且是利用一定的產品來表現其市場存在、進行市場競爭的。企業最終通過產品的銷售來獲得盈利得以生存。因此,產品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地創新產品,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首先,對于產品創新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即很多時候,中小企業將創新想象得過于復雜,尤其將技術創新等同于技術發明,認為所有的技術創新一定是一項復雜而且耗資巨大的工程。事實上,創新的概念遠比發明寬泛,正如德魯克(1985)所描述的那樣,把卡車車身從車輪上取下來,放到貨船上,在這個概念中并沒有包含多少新技術,可這是一項創新。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把遠洋貨船的生產率提高了三倍左右”,并促使“過去四十年中世界貿易的迅猛擴大”。同樣,產品創新的形式多種多樣,很多產品的創新對于技術的要求非常簡單,甚至沒有任何技術要求,卻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富。但是,由于缺乏對產品創新的正確認識,導致很多中小企業與這樣的機會失之交臂。例如,2001年中國中小企業向美國出口的400萬件胸衣,單價為1.22美元,2003年出口數量達到6000萬件,但單價卻降到0.88美元。產品價格不斷大幅降低,導致生產企業損失重大。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并不復雜:據業內人士建議,只要企業將所生產的胸衣的外觀進行少量修改,例如添加刺繡作為裝飾,并申請工業品外觀設計專利,這樣一來就可以將單價提高到2美元。其次,產品創新的全部含義遠遠不是簡單的認識問題,而是需要以資本和人才的投入為支撐的長期而持久的活動,這也是我們此后所要分析的主要問題。三、支撐中小企業創新的兩大元素

      元素一:資本投入是創新的硬件支撐

      資本的投人與企業的創新能力有密切的關系。例如,先進的設備和充足的資金不但是企業發展的必備條件,也是企業創新的物質基礎。其中,最根本的基礎是資金。換言之,企業資本的投入離不開貨幣的支持,因為“貨幣是刺激經濟制度活躍起來的酒”。在“貨幣化生產”(指生產性活動都是用貨幣計量和實現的)時代,資金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是至關緊要的。

      通過金融中介機構貸款和資本市場的融資是企業獲得資金的基本途徑。但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其難度遠遠大于大企業,這成為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嚴重問題。據原國家經貿委的統計,全國約有80%的中小企業存在貸款難的問題。由于缺乏資金來源,導致中小企業資本投入嚴重不足,造成企業生產設備普遍陳舊、技術相對落后、產品主要以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致使產品技術含量低。在市場上主要以低價格為競爭策略,嚴重影響企業的銷售收入。企業的低資本積累率,影響了對技術、設備等方面的投入,阻礙了企業創新活動的進行,在無形中陷入了一個不良循環。

      要解決上述問題,中小企業除了挖掘內部潛力之外,還要得到政府政策和政府設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例如,在日本,1948年就成立了中小企業管理機構——日本中小企業廳;從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先后制定了30多個有關中小企業的法律;為了使中小企業得到足夠的貸款,國家還建立了面向中小企業的五家金融機構: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國家金融公庫、商工組合中央金庫、環境衛生金融公庫和沖繩振興開發金融公庫。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視和大力扶持促成了日本中小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并使其在實現日本經濟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視,并且各類金融機構也開始關注中小企業,為其提供的金融服務也日益增多。2005年7月28日,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以引導和督促商業銀行積極面向中小企業貸款市場。2004年5月成立的中小企業板,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已突破200家,盡管還處于發展的初期,但通過資本市場的培育、規范、引導,將對中小企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外資銀行也積極服務于為中小企業。例如,德富泰銀行2002年將業務的戰略重點轉向支持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將貸款對象僅限定于中小企業;花旗銀行在2004年發起了中小企業發展方案,籌建商業銀行部,作為針對中小企業設立的專門服務部門;渣打銀行2006年5月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無抵押小額貸款”產品。中小企業應該積極與這些金融機構溝通協調,以取得盡可能多的資金來源。

      元素二:人才投入是創新的軟件支撐

      人才是“拉動經濟進步之犁的駿馬”(ThomasDavenport,2005)。如果說20世紀的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是它的生產設備”(PeterF.Drucker,1999),那么21世紀的企業最寶貴的資產就是它的人才。歷史(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證明,人才常常為企業創造奇跡,1976年,在美國,兩個人使用微信息處理機制造計算機,由此成立了美國蘋果計算機公司,當年的銷售額就達到20萬美元,2006年蘋果計算機公司的銷售額達到200億美元。在中國,聯想集團的前身是1984年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的,當年僅投資20萬元。2005年聯想集團的銷售額就達到13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生產廠商。這些知名大企業的成長過程都驗證了人才對于企業發展的巨大貢獻。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可見,勞動者的素質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科技和管理也都離不開人的因素。因此,勞動者素質相對較低是造成中小企業創新不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科技人才導致技術創新不足,產品自主開發能力和工藝水平較低。有的研究認為,中小企業人才相對缺乏與中小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很大關系。然而事實證明,中小企業不僅有吸引人才的優勢,同時也可以為人才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因為大企業龐大的組織和指揮系統的存在,所以科技人才的活動受到很大限制。企業組織越大越容易僵化,因為有“樹大遮蔭”的想法,難于提出獨創性的建議。從這一方面來看,中小企業由于規模相對較小,管理層極少,信息更易傳達,因此,科技人才進行創新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大,有利于員工的自我發展和企業創新活動的進行。據統計,美國的小企業比大企業更能吸引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勢,美國的小企業在許多領域對于推動科技進步、開展科技創新,發揮了大企業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美國一支重要的創新力量。

      四、結論

      (1)中國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國際化的進程加快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但是,缺乏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主要依靠低廉的勞動成本和產品的低價格為競爭優勢,成為中小企業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的主要原因。

      (2)提高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挖掘企業的創新潛力,資本和人才是支撐中小企業創新的兩大元素。資本是提高創新能力的硬件投入,人才是提高創新能力的軟件投入。兩大元素的有機結合或者硬件與軟件的良好組合,必將成為中小企業再次崛起的巨大推動力。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jiz zz在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