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鄉村振興戰略下三農問題解決措施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振興戰略下三農問題解決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村振興戰略下三農問題解決措施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因“三農”問題的存在應運而生,并最終指導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當前,我國在農業方面存在著生產效率低、農業土地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在農村發展方面存在著環境質量差、城鄉差距大的問題;在農民方面存在著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得不到保障、農民參與鄉村治理缺乏積極性等問題。對此,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業方面,要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行土地制度改革;在農業方面,城鄉要融合發展、激發農村內生動力;在農民方面,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為農民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鄉村振興“三農”問題對策

      我國發展的基礎在農村,發展最難解決的問題也在農村。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盵1]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總抓手。

      一、鄉村振興戰略與“三農”問題的關系

      1.“三農”問題使鄉村振興戰略應運而生

      [2]認識的發展過程必然先從實踐開始,最后又服務于實踐。土地是農村賴以發展的生存資料,農民離不開土地,同樣土地也離不開農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發展出現了諸多問題,如很多農民僅靠農業的收入不足以解決一家人的生活問題,大多年輕人選擇進城務工。這樣一來,農村的土地多為老人在經營或者被荒廢,不僅土地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糧食產量得不到保障,也會產生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問題。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解決農業、農村及農民問題,使農民農業生產得到保障,比如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2.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新時代“三農”問題的解決

      鄉村振興戰略是否真正落實,意味著能否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業不發達、農村不興旺、農民不富裕問題。[3]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所有的立足點都是為了解決“三農”問題,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激發農村內生動力,提高農民在農業生產或在農村生活的受益面。第一,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農民擺脫貧困。農民的生存主要依靠土地,鄉村振興戰略強調以產業興旺促產業振興,進而促進農民致富。第二,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必不可少的是科學技術,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加農村人才,以及培養技術骨干,比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能夠實現農業有人經營、土地得到合理利用、農村安定和諧,以及農民安居樂業。

      二、當前“三農”領域存在的問題

      1.農業生產率低,農業土地使用不規范

      我國農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技術落后、缺乏農業生產技術型人才、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首先,在技術方面。我國大多數農村還保留著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比如人工耕地,人工施肥等,不僅生產效率低也浪費人力。其次,在技術型人才方面。農村缺乏吸引技術型人才的優勢,技術型人才的工資等在農村得不到保障,并且經營農業的大多為老年人,很多農村青年會選擇去城市務工,農業經營缺乏年輕勞動力,這也給技術性人才指導農民農業生產帶來了困難。最后,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面對旱澇災害,農村缺乏完善的水利設施,農村的道路交通不便,即便是在平緩的土地上,由于道路不通,機械設備也很難進入農田耕種或收割。土地是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基礎生產資料,是為了生產糧食及其他經濟作物的載體?,F在農村還存在不規范使用土地、浪費土地資源的行為。例如,一些工商業企業家占用農村土地建別墅、商品住宅等非農業基礎設施,改變了土地生產糧食或者經濟作物的作用,并且沒有給農民帶來收益,反而使農民的農業收益下降。農村土地上的不規范行為,一旦觸碰到“土地姓農”的底線,就會對國家的糧食安全產生威脅。因此,對農業土地合理規范使用,不僅是維護農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

      2.農村環境質量差,城鄉差距大

      很多農村位置偏僻,投入建設的資金少,很多基礎設施不完善,存在著臟、亂、差問題。首先,體現在農村的交通道路上。由于資金的缺乏,大多道路仍然為土路,干燥天氣易起灰塵,而在雨天則會變為泥濘路,帶來的不僅是交通的不便利、生活水平的下降問題,也帶來了農村環境問題。其次,農村的廁所普遍是開放式的,廁所產生的難聞氣味對農村的空氣質量產生了不利影響。最后,農村農業的發展仍然存在技術落后的問題,不管是農家肥還是化學式的肥料,都對農村的水資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面對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某一民族內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業勞動和農業勞動的分離,從而引起城鄉的分離和城鄉利益的對立。”[4]25城鄉差異的問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民一直屬于弱勢群體,農村不管是在經濟建設方面還是在文明建設方面,始終與城市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在城鄉資源的分配上。城市在經濟發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福利程度等方面存在優勢,大量人才留在城市,回到農村建設自己家鄉的人才少之又少,導致農村的“空心化”越來越嚴重。二是在城鄉之間的政策補貼上。城市居民在退休后,因工作單位的原因會有豐厚的退休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資金及醫療上的保障,農村中的大多數農民文化水平低,在領取低?;蜣r業補貼時面對復雜程序,更使農民望而卻步。

      3.農民參與鄉村自治積極性差

      在農民收入方面,主要存在收入低,以及收入增長不穩定兩個問題。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種植農作物的產出,一旦遇到自然災害,農業產量及質量就會受到影響,使農民的收益受到影響。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一些土地會被征用,雖然給予農民一定經濟補貼,但是農民靠土地獲得收益的方式沒有了,世代靠土地生活的經濟來源也被切斷,使農民增長收入的方式受到影響。在鄉村治理中,農民是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卻不高。首先,農民的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落后,對鄉村治理缺乏了解,并未意識到農村的主體就是自己,也未意識到參與鄉村治理的重要性。其次,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選擇離開農村進城務工,農村出現“空心化”現象,留在農村的大多是留守兒童及老年人,兒童和老年人在鄉村治理上即使有心力也不足。最后,基層黨組織對鄉村治理的宣傳不到位也會影響農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只有對農民進行足夠宣傳,農民才會有意識地去積極參與鄉村治理。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三農”問題的解決對策

      1.夯實農業基礎,加大科技投入

      農業的發展不僅在于生產力的發展,還需要深化改革,適應居民的需求,提高農業產出的質量,使農業朝著具有高效產出、強有力國際競爭力的方向發展。第一,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農業供給側的改革旨在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保證產品的安全,與市場的需求相適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一是不僅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也需要農民生產自身的調整。農民要轉變發展理念,在市場上不能盲目跟風。農民要適時調整農產品的種植結構,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生產綠色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二是要將供給側改革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結合起來。在延長產業鏈的基礎上生產、加工及銷售,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第二,進行土地制度改革。鄉村振興戰略中,強調了土地“三權分置”的重要性,而土地制度改革不能改變的就是土地的集體所有權,這是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直不能改變的基本原則。[5]在承包權上,要堅持長期穩定政策,這對保障農民的權益,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在經營權上,要堅持放活的原則,加速土地流轉速度,這對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三,要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在農業生產中,加大科技投入,使農業朝機械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前進,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保質保量地實現農業現代化。

      2.堅持城鄉融合,激發農村內生動力

      農村的發展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城鄉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是城鄉一體化的深化發展,是新時期新部署。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之間的對立逐步消失?!盵4]273因此,要始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發揮城市的帶動作用,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6]除此之外,必須加大對農村的政策補貼,鼓勵和支持城市資源向農村流動,彌補農村資源的缺乏。比如,將人才引進農村,為農村農業的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的支持,彌補農村在技術和教育方面的欠缺,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第二,要激發農村內生動力。振興農村,單靠國家的補貼、政府的支持是不夠的,還需要激發農村內生動力,一是要堅持鄉村自治,始終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在振興鄉村的過程中,讓農民積極參與進來,“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二是要堅持精準施策,“治貧先治愚”[7],將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結合起來,進行教育扶貧,提高農村的教育水平,培養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民全面發展

      農民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農村和農業的發展都需要有高素質的農民和技術型的農民。因此,在振興鄉村過程中,農民的全面發展既是農民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又是全體農民的全面發展。第一,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要想推動農村社會化發展,實現農業的規?;洜I,需要足夠多高素質、高水平職業農民。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大多數農村人口會選擇進城打工,導致農村土地存在荒廢現象,浪費了土地資源。職業農民的存在一方面是解決土地誰來耕種的問題,另一方面能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保障糧食的安全。[8]總書記強調,要建立職業農民制度,使該職業具有高水平、高收入等優勢,吸引更多人成為職業農民。第二,為農民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農民發展需要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社會環境及生態環境。一是要推動環境要素在城鄉之間的自由流動,二是要完善農民土地產權制度,三是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實現服務均等化。同時,在為農民的發展創建良好環境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處理好農民與土地、農民與政府、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

      四、結語

      中國作為農業人口大國,“三農”問題的解決不僅關乎國民經濟的發展,還關乎國家基礎的穩定性。因此,要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依托,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夯實農業基礎,改善農民環境,促進農村全面發展。每個地區農村、農業及農民的狀況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在解決“三農”問題時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2).

      [2]李白.“三農”問題與鄉村振興戰略思考[J].南方農業,2018(30):96-97.

      [3]觀德芳.新時代我國“三農”發展的幾個重點[J].人民論壇,2019(12):92-93.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273.

      [5]談慧娟,羅家為.鄉村振興戰略:新時代“三農”問題的破解與發展路徑[J].江西社會科學,2018,38(9):209-217+256.

      [6]劉俊顯,羅貴榕.鄉村振興戰略與三農問題的理論及其實踐研究[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20,41(2):38-43.

      [7]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扶貧論述摘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31.

      [8]羅明新.深刻理解農民全面發展[N].學習時報,2019-02-20(7).

      作者:杜丹娜   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