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級種子市場管理方法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種子產業逐步市場化是從《種子法》頒布實施開始的,市場化在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需要認真研究并逐步加以解決。針對縣級種子市場管理方法進行了探索,為基層種子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縣級種子市場;管理方法
1縣級種子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種子經營的單位和人員多而雜,并且綜合素質不高;其次,濫用商品名,夸大宣傳,誤導農民;其三,未審先推,給農業生產帶來安全隱患;其四,對育種家的利益保護不夠完善,導致育種者利益受損。
2縣級種子市場管理方法
2.1種子質量管理
2.1.1親本管理
種子生產企業在生產前都要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到縣種子管理站做好備案,提供親本種子的質量情況。為了達到親本質量的要求,按照親本自交系的質量管理制度,種子生產企業要嚴格控制管理好親本種源,依照親本自交系保純繁殖技術的操作規程,制種的前一年要嚴格選穗套袋,分期限在苗期、拔節期及抽絲期去雜去劣。
2.1.2制種過程管理
在制種過程中種子管理站要對制種地隔離區進行檢查,如果有不達標者需要限期改正或者更換地方。要組織有經驗的檢驗員深入制種地檢查,并且指導他們按照田間檢驗要求的規定,把關好對苗期、去雄期檢驗的工作,保證各項指標過關。在種子收獲的時候,要親自到收獲地點指導自交系及問題穗的篩選工作,同時對已經入庫的種子進行不定期抽樣檢查,以此來保證種子質量。
2.1.3對市場種子質量抽檢
種子銷售前,縣級種子管理部門要抽檢縣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種子的批次。種子銷售過程中,以縣農業局及種子管理部門為主,利用現有種子檢驗室的設施設備進行初檢,聯合縣內相關執法部門開展定期或不定期抽檢。一旦發現有問題的種子,需要及時通知經銷商停止銷售,并且把備份的樣品送到相關檢驗部門進行復檢后作出相應處理。
2.2生產經營的許可管理
首先,要對種子生產及經營企業和經銷商證照進行檢查。從種子營業執照,以及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備案書等方面,種子管理職能部門要組織好相關檢查,但凡發現了無證經營的商家,一律要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教育處罰。其次,要嚴格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經銷商。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凡是損害了群體利益的經營機構,有關部門都要進行相關的取締或注銷證照的處罰,并且不能再從事與種子相關的經營活動;情節嚴重者需要交給相關執法部門進行處理。而對合法的種子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要進行維護。最后,要對相關的標簽標識進行管理。種子標簽標識的正規要求起步較晚,大型種子經營企業基本上能夠按照相關要求包裝,規模比較小的或者正在兼并重組的種子經營企業的標簽標識也在完善中。
2.3種子生產經營的市場監管
根據《種子法》的相關規定,縣農業、市場監督、公安等職能部門要履行好相關法律賦予的職責。縣鄉(鎮)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以營業執照、假劣種子監管、種子標簽標識、種子質量等為重點,堅決打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行為;縣公安部門要對種子生產經營過程中種子經營者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偵查,情節嚴重者需要移交給相關的執法部門。
2.4種子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培訓
為了加大力度普及種子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專業技術和行業規范,縣級種子管理部門每年要組織種子生產經營企業、農作物種子代銷商、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各鄉(鎮)農技站站長及縣直相關部門的領導參加2~3次種子方面的培訓。同時,為讓參會者進一步了解各品種的特征特性,要組織參會人員對農作物新品種示范現場進行實地觀摩,進一步讓生產經營或者銷售種子的人員加深對種子相關法律知識的掌握,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對農作物品種特征及特性有進一步的認識,引導農民能夠科學地選購優良的種子,才能為農業增產增收創造條件,讓種子企業誠信生產、合法經營、科學經營等方面的基礎更牢固。
2.5對事故種子的來信來訪處理
當前種子事故糾紛投訴主要是來自自然災害、技術過失以及套牌種子而引起的糾紛。種子管理部門應該認真做好群眾舉報、來信投訴、來訪及種子糾紛的接待處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投訴舉報制度,積極主動地介入對種子糾紛的調解,完善事故處理機制。為維護種子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依法及時、客觀、公正地調解種子事故糾紛,要積極做好上訪或投訴、舉報案件的登記、核實、調查和鑒定工作,嚴厲查處違法亂紀行為,并且把處罰結果公示給上訪的群眾和舉報人,切實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及農村社會穩定。總之,為充分發揮縣級種子管理站的職能作用,要做好農作物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工作,同時對種子經營者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并且加大新品種現場觀摩的力度,扎實做好種子事故糾紛的調處工作,加強質量和品種的管理、相關資質的管理以及市場監管、優良種子推廣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葉和 單位:政和縣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