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新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及合理避稅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其低消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等特點獲得相關政策的扶持。為有效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促進其內部改革和創新,實現效益的提升,本文以高新企業為研究對象,首先對高新企業的發展背景進行了有效闡述,接著對高新企業目前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系統分析,最后提出在現行稅法政策和條件下高新企業實現合理避稅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
合理避稅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上的相關規定,高新企業是指在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和擁有核心知識產權,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相關主體。我國對高新企業的認定有比較全面的依據,基本圍繞在行業要求、知識產權要求、科研人員要求、研發費用要求、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要求及其他要求六個方面。我國的高新企業享有特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企業所得稅稅率的直接優惠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及技術轉讓所得優惠政策等,這些優惠政策促進了高新企業的有效運營,節約了發展成本,集聚了建設資金。然而,為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高新企業有必要去研究和實踐有效的合理避稅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合理避稅不是偷稅漏稅,而是積極進行稅收籌劃,實現節稅目的。
一、我國高新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分析
(一)高新企業所得稅直接優惠政策分析
我國稅法規定,對于符合相關認定標準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15%的優惠企業所得稅稅率,這是稅法給予高新企業的直接優惠政策。相關的實證研究分析表明,高新企業的發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所持有的專利數正相關。一般的邏輯是,企業為了享有直接稅收優惠,會積極參與到高新企業的認定中來,為此,企業需要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增加研發人員的數量及積極進行知識產權的研究與開發。為此,企業需進行更多的創新投入,以實現創新成果的有效性,并最終實現專利數量的提升。郭存芝(2013)、孔淑紅(2010)等學者已經從實證研究的角度分析了高新企業所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與企業專利數量之間的直接關系,結果表明,高新企業所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力度越大,有效性越強,企業所持有的專利數量也就越多。當然,這是在總資產、銷售收入及研發人員數量等指標作為控制變量的條件下實現的。但結果仍然表明,高新企業所享有的直接稅收優惠政策會促進企業持有專利數量的增加,并對企業的研發成果收入、專利人員數量等方面產生影響,并最終實現高新企業的有效發展。
(二)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分析
高新企業所享有的稅收加計扣除優惠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研發費用支出加計扣除,二是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工資。由于第二個方面在一般的高新企業中涉及較少,故本文只對研發費用支出的加計扣除作出分析。具體來說,根據我國稅法的相關規定,高新技術企業為實現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方法的形成所發生的研發費用支出,可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加計扣除。具體的執行標準體現在以下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企業進過研究開發,實現了費用支出,但未形成目標資產,此時應將相關的研發費用支出計入當期損益,并在按照實際發生成本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支出的50%加計扣除;第二個層次是企業經過研究開發階段,最終形成無形資產,此時應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進行攤銷。2008年,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以后,高新企業所享有的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才得以有效完善。如新的所得稅稅法規定,高新企業等所發生的研發費用,無論當年是否虧損,都允許在計算應繳納所得稅之前全額進行扣除,這些政策對初創的高新企業或者一次研發投入較大的高新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三)技術轉讓所得優惠政策分析
對高新企業來說,技術轉讓所得優惠是指發生在一個納稅年度的事項,其通過技術轉讓的方式取得技術轉讓收入,執行以下的標準:技術轉讓收入≤500萬的,對轉讓所得稅收全免;技術轉讓收入≥500萬的,轉讓所得超過部分稅收減半征收。但是,對于高新企業來說,要享有技術轉讓所得優惠,必須符合相應的條件。具體來說,技術轉讓的范圍包括專利技術、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生物醫藥新品種及其他技術等;技術所有權或持有年限在5年及以上;應簽訂符合相應規范的技術轉讓合同;收入范圍及計算方法的相關界定。技術轉讓所得優惠政策較原有政策已有了明顯的發展與進步,如將免稅額度從年收入凈額30萬調高至500萬,將優惠的主體從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擴大到整個高新企業。王郁琛(2014)通過有效平均稅率指標,實證分析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對高新企業的影響,得出現行的技術轉讓所得優惠政策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的結論,并從政策落實、政策優惠面及實施成本等角度進行了系統分析。
二、現行稅法政策及條件下高新企業實現合理避稅的有效方法
(一)充分利用國家的稅收政策,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在當前的稅法政策及條件下,高新企業要實現合理避稅,首先要關注國家的相關財政、稅收及財務政策,以獲得支持。具體來說,高新企業一般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企業,主要分布在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研發等領域,這些高新企業具有產值高、污染小,節能環保高效的特點。政府會將財政專項資金向這部分企業傾斜,因此高新企業可以爭取這方面的扶持,取得發展資金;就高新企業融資來說,民間融資和銀行貸款是常用的兩種方式,但由于其前期研發投入較大,回收周期較長,規模小、實力弱的高新企業很少能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這時,高新企業應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并積極對內、對外進行融資。此外,高新企業還可以通過吸收風險投資基金和積極上市等手段實現合理避稅的目的。
(二)有效處理和利用存貨的計價方法、銷售收入的確認和稅收優惠政策
從現實角度來說,高新企業在當前稅收管制下實現合理避稅,就必須對存貨計價方法、收入的確認及所得稅的預繳等進行統籌規劃。就存貨的計價方法來說,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是常見的四種方法,但這四種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中所實現稅收效果也不盡相同。我們以通貨膨脹的現實情景為例,在這種發展情境下,后進先出法所實現的稅收效果要優于先進先出法。當然,對于企業必須依法預繳的所得稅,高新企業可以選擇分期預繳,分次按照年度繳納額的1/12或者1/6進行預繳,以獲得時間差價值。此外,以高新軟件行業為例,軟件產品取得即征即退增值稅款,可由企業專項用于軟件產品開發和擴大化生產,并進行單獨核算,在計算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予以扣減。
(三)注重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稅收籌劃水平
對于高新企業來說,要實現合理避稅的目的,必須注重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稅收籌劃水平。具體來說,一方面高新企業可以鼓勵本企業的財會人員積極參加相關的稅收內容講座,接受前沿的稅收知識,更新已有的能力及儲備,提高處理企業稅收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新企業可以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對稅務處理人員的處理能力及水平進行多元化考核,并結合取得的證書數量、考試通過情況及相關的職稱評選情況進行綜合考慮,以實現對財稅人員考核的常態化。此外,為有效加強高新企業的稅收處理能力,實現合理避稅目的,高新企業還可以通過人才招聘的方式吸納專業化、高水平的稅務師參與到本企業的稅收籌劃中,以實現合理避稅,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三、結束語
高新企業充分認知其享有的稅收優惠及有效了解其實現合理避稅的方法,不僅可以降低高新企業的稅負,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高新企業成本,實現最大化收益。本文通過對高新企業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深入分析,并明確了其合理避稅的有效方式,以期為促進高新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陸麗紅.淺談如何以稅收優惠政策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J].財務與管理,2012(10):27-28.
[2]羅會了.高新技術企業合理避稅問題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2(9):83-87.
作者:李小英 單位:廣州北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