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概述高校思修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思修課與專業課的學習緊密結合,二者互相補充互相滲透
旅游專業的思修課教學,最大特點是,要應把思修課教學和旅游專業緊密結合,把空洞的理論說教轉化成旅游觀光般的活潑互動,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游覽”祖國大好河山的過程中,在不自覺中自然地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愛國主義有著豐富而深厚的內容,具體表現為:一是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還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遼闊藍色國土。在我們美麗國土上,自然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有許多的名山大川、河海湖泊、壯美的高原、廣闊富饒的平原,還有豐富的寶藏。它們具有“形象美、色彩美、動態美、朦朧美和綜合美。”除了自然美之外,祖國大好河山還有包含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人文旅游資源,它具有人文景觀的審美特征。這些人文旅游資源具有“特色文化美、歷史價值美、獨特意境美和隱秘幽玄美。”這些旅游資源是產生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的最現實的物質基礎。國土不存,何談愛國!二是愛祖國大家庭內的所有民族和人民。我們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現在有56個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在這片富饒美麗、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發展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人民是歷史的主人,每個時代每個民族的人民都為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做出過自己的貢獻。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正因為有偉大的人民,中華民族才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三是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文化諸領域都有過輝煌的成就,涌現了許多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可謂群星閃爍,熠熠生輝。尤其是四大發明,舉世聞名。想象這些,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呢?四是愛國家。具體到現實中,就是熱愛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正譜寫壯麗的詩篇,共和國正在創造中華民族歷史上輝煌的業績,整個中華大地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騰飛景象。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很好素材。筆者充分利用這方面的素材開展“騰飛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發生的巨變,使他們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深刻認識“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講授時,采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情感。如講到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時,引導學生運用旅游課所學知識,設計旅游路線,串聯起許多風景名勝地名。師生在一塊“暢游”、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自然產生為祖國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思想感情,這就是愛國主義感情。在引導學生運用旅游所學知識的時候,尤其是要重點突出紅色旅游。紅色旅游是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游線路和經典景區,既能觀光賞景,也可了解、增長革命斗爭歷史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時期的愛國主義精神,并使之成為一種文化,這對于高校大學生大有裨益。
二、采用多種手段和方式滲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一)在思修課教學中,結合所講內容,選擇適當時機同學生一起欣賞部分反映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以及改革開放、濃縮時代主題的經典歌曲。如《紅星照我去戰斗》、《南泥灣》、《義勇軍進行曲》、《歌唱祖國》、《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愛你,中國》、《春天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走進新時代》等,這些經典歌曲有高尚的思想內容,高雅優美的旋律,欣賞時給學生做適當講析。如《我愛你,中國》,用一連串排比句“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我愛你青松氣質,我愛你紅梅品格,我愛你家鄉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我愛你森林無邊,我愛你群山巍峨,我愛你淙淙的小河,蕩著清波從我夢中流過……”來縱情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并表達了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母親的赤子之心!又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這是一首歌唱祖國繁榮富強的歌。鄉土氣息歌詞樸實、曲調優美流暢上口,通過對家鄉充滿希望的土地的贊美,抒發了對生活的贊美,歌頌了美好新生活,歌頌了新的時代。歌詞把希望和未來完美而巧妙地結合起來,既謳歌了改革開放后祖國大地上各方面的新變化、新面貌,又憧憬著富裕、興旺而幸福的未來。經歌唱后迅速傳遍祖國大地。欣賞這些歌曲,會使學生從心靈深處受到和風細雨般的熏陶感染,使他們不斷地感受、理解,從而達到以音樂陶冶愛國主義高尚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教育目的。
(二)適時讓學生觀看反映祖國發展新面貌的圖片、視頻,使學生在、觀看欣賞中為祖國的奮斗、發展、興旺、富強而驕傲、自豪。
1.觀看祖國發展騰飛的專題片。為了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教師從網站、音像、圖書中搜集數據、圖像等資料,組織學生觀看,讓學生了解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我國經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同時進一步了解我國在民主政治、祖國統一、軍事、外交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適當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并談感想體會。筆者選擇適時機會給學生播放愛國主義影視片,如《海外赤子》、《橫空出世》、《開國大典》等,借助電、光、聲等現代技術,使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生動、直觀、形式多樣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充分感染學生,震撼他們的心靈。觀看后,組織學生來談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開展“家鄉巨變”講解活動。家鄉變化可以反映祖國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筆者啟發學生與家鄉年齡大的老人話過去、談現在和將來,同時調查家鄉各方面的變化。調查結束后,然后組織指導學生的每小組寫一份講解報告,激勵學生立志把自己的家鄉打扮得更美麗富饒,教育學生在校勤奮學習,大學畢業后投身國家建設大潮,立志把祖國建設成為世界強國,這樣就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三、充分結合歷史教材中的愛國教育內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課文中涉及的祖國壯麗河山、豐富物產、悠久歷史、杰出人物、革命先烈、愛國志士、建設成就、輝煌藝術等愛國主義素材制作成課件,然后與教材有機結合,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使他們增加直觀感受,充分吸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鼓勵學生對畫面進行豐富的想象,更深刻的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教師因勢利導,對學生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如:開展“演愛國志士,做愛國模范”活動,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了無數的愛國志士,如:西漢的霍去病、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明代的抗倭英雄戚繼光、近代的林則徐、鄧世昌、楊靖宇、趙一曼、江姐。新中國成立后的雷鋒、王進喜、焦裕祿、鄧稼先、錢學森、林俊德等一大批愛國志士,他們的事跡激勵著許多中國人不斷奮斗。在思政課教學活動中,嘗試開展“演愛國志士,做愛國模范”活動,第一步是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愛國志士的故事、圖片等資料。第二步是每個學生選一個愛國人物為表演對象,反復訓練、表演,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第三步是現場表演、評比,對獲得“優秀表演獎”的學生進行現場訪談。表演結束,組織大家進一步討論,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通過這種活動,激發學生時時愛國、處處愛國的感情。四、適時進行反面典型教育和國恥教育所謂反面教育,是指以中國歷史上背叛國家和民族、出賣和損害國家利益的反面人物為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秦檜,在南宋抗金將要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時刻,卻搬弄是非,在宋高宗默許下,以“莫須有”罪名害死岳飛,留下了千載罵名。抗戰時期逆億萬中國人心之所向,公然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極大地損害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為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所唾棄。這樣的反面人物還有琦善、袁世凱、段祺瑞等。通過這樣的例子、能夠使得廣大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愛國主義的內涵,進而樹立“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國恥教育,是通過講述和結合圖片,再現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所遭受的巨大恥辱,借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古人語,知恥而后勇。關注“歷史上的今天”,適時進行國恥教育,使學生深刻了解中華民族曾遭受過的刻骨銘心的巨大民族恥辱,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如近代史上侵華日軍在南京的血腥大屠殺,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陷中國的南京。在以后的六個星期內屠殺我骨肉同胞30余萬人,制造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它激起了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的無比憤慨,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堅強的抗日決心,并迅速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抗日洪流中。還有:近代史上外國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的許多不平等條約、甲午戰爭中日軍在旅順的屠城罪行、1928年侵華日軍在濟南制造的“五•三慘案”等,這都是對學生進行國恥教育的好素材。總之,愛國主義不是空洞的說教,愛國主義教育應把趣味性、知識性和思想性結合起來,在當今的網絡時代,還要運用多種現代化的手段方法,長期堅持,一定會取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理想效果。
作者:彭克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