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思想政治學習多元化評價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課程的學習要呈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當前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大多依據教學目標來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讓學生有序掌握。這種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多元化學習的要求。教師要在掌握多元智能理論的基礎上,正確地開展多元化教學,從而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滿足學生對政治課多元化學習的愿望。
關鍵詞:新課改;思想政治課;多元化評價
1983年,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專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論,給我們教育界詮釋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強調關注統一環境下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此理論受到全國教育界的認可和廣泛應用。我們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多元化教學也是以此為理論基礎的,通過對此理論的解讀和學習,將其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來,進行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和學習效果評價。我們要在掌握多元智能理論的基礎上,正確地開展多元化教學,從而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滿足學生對政治課多元化學習的愿望。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大多在唱獨角戲,根據教學計劃將每節課的知識點講完,整堂課下來,學生都很少發言,除非是教師提問到了,也只是簡單地在課本上找答案。造成這樣的學習現狀,一是由于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認為思想政治這門課程沒有用途。二是高中課程較多,學業壓力大,作為“副科”的思想政治課程,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學生的認識中,都是不太重要的,認為考前背誦一下重點知識即可。然而面對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必須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同時也要改變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看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開展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多元化教學。
二、有效開展高中思想政治學習的多元化評價
面對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必須給予正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今后學生思想政治的學習我們要采用元化評價,它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評價的主體、內容、方式都現呈現多元化。評價發生了變化,課程教學過程及課程管理等必將發生變化。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我們都是以班為單位對教學主體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夠細致,對班級里每個學生的評價沒有具體到位,這樣的評價實質上來說對教學指導的作用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花時間,對班級里的每個學生主體進行分類評價,哪些學生喜歡政治課,哪些學生不喜歡政治課,找出它們喜歡和不喜歡的原因;哪些學生政治學習成績好,哪些學生政治成績不好,原因是什么?這些原因不能單純地從課堂表現出發,還有深入到學生的性格、成長環境、所面對的壓力等多方面。只有這樣多元化的主體評價才會給我們的政治課教學帶來真正實質意義上的指導。我們在做主體評價時,要深入每一位學生,而不要整齊劃一,囫圇吞棗,這樣才能找出問題的根源,從而切實改善教學效果。
(二)評價內容多樣化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內容大多是根據學習成績而定,這樣單一的評價內容反映出來的結果未免過于片面。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出發去對學生形成綜合性的評價,其中重要的幾個方面是:成績(平時成績、期中期末成績)、課堂表現、課下表現、作業情況等。對于這幾方面的考核看似簡單,量化起來也是比較難的。成績和作業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好量化,課堂表現和課下表現評價起來比較難。這就要求我們政治教師在課上的時候關注到每位學生的表現,這對于一部分教師來說就是個難題。有些政治教師由于不是班主任,一學期下來連學生的名字都記不清,更何況學生上課表現呢?這是我們不得不直接面對的難題。其實記下學生的姓名沒有多難,只要我們用心,實在記不下就背誦座次表,每節課打印一張座次表出來,一節課關注三分之一的學生,這樣三節課下來,全部學生都關注到了,也都熟悉了,接下來的工作就好開展了。對于課下表現,我們作為政治教師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觀察,有必要時找學生談談心,不要認為這是班主任的工作,任何一科的任課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的課下表現進行觀察,對于表現差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和談心。這樣一來,多方面的評價內容就會落實到實處,而非紙上談兵了。
(三)評價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評價方式就是閉卷考試,這一評價方式可以保留,同時我們要開拓其他的評價方式,例如,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習小組間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等。這些評價方式的運用目前在探索中前行,因為沒有先例和經驗可以借鑒,所以我們必須摸著石頭過河,而不能望而生畏。爭取早日探索出一套合理的評價方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政治課程的要求,我們應該從以上幾方面入手,徹底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要更加關注評價主體,從而讓高中政治課呈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增加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當前的政治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也不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我們必須深刻解讀新課改的要求,重新調整課程講解的內容和深度,在多元化評價的指揮棒下大力開展新型的教學模式。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從而找到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王迎春,相偉.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案例資源的多元化采集[J].教學與管理,2009.
[2]齊愛軍.新課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課中學生評價研究[J].新校園:學習版,2012(6).
作者:閆曉琴 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