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的開放帶來了多元化的投資,也必然將各種先進的項目管理模式逐漸引入我國環境基礎建設領域中來。環保工程公司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
在楊凌示范區供水工程項目中,中興百綠與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共同合作,運用國際上流動的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對供水項目建設管理模式創新進行了積極成功探索。
本文根據在楊凌示范區供水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實踐和體會,初步介紹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的基本情況。
概念項目管理承包(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一種項目管理模式。選用該種項目管理模式,項目業主會在項目進行初期,選擇技術力量、工程管理經驗豐富的專業工程公司作為項目的項目管理承包商(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與之簽訂項目管理承包合同。這種模式下,業主僅需對基建管理的關鍵問題進行決策,絕大部分的項目管理工作都由項目管理承包商(PMC)進行。這樣,一方面從事PMC的均是技術和管理優勢的專業工程公司,另一方面專業公司通常與政府職能部門、金融與投資機構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增強投資方信心上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項目類型對于工藝復雜、設備裝置較多、且業主對這些專業技術不熟悉的項目,引入PMC模式進行專業化項目管理,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對期望以最小人力資源和管理成本完成項目建設的項目業主,引入PMC模式有助于獲得高效、低成本的綜合項目收益;對利用銀行、國外金融機構或出口信貸建設的項目,貸款方會要求用PMC模式確保項目成功,降低貸款風險;在一些缺乏建設項目管理經驗的地區,引入PMC模式可確保項目成功建成,同時可提高這些地區項目管理水平。楊凌示范區供水工程項目屬于第一、二項目適用類型。
項目管理承包商的主要工作內容采用PMC模式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面管理,項目管理承包商(PMC)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幾方面:
1.作為業主的代表,全面協助業主進行項目的管理工作;
2.協助業主確保整個項目的成功建設;
3.確定項目選用的標準規范,負責編制基礎工程設計;
4.編制整個工程招標書,組織評標,并向業主推薦中標人;
5.編制各項費用估處;
6.負責多項目采購服務及部分長期設備訂貨;
7.準備初步設計,并取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
8.對業主的融資活動提供支持;
9.在項目執行階段,對分包商及詳細工程設計、采購和施工進行管理。同時也包括對開車活動的管理。
優勢通過中興百綠在楊凌供水工程建設項目上的成功實踐,我們發現,與國內現行的傳統建設項目管理模式(基建指揮部模式)相比,PMC模式主要具備如下優勢:
1.可以提高建設期整個項目的管理水平,確保項目成功建設。承擔PMC的工程公司,專業從事水處理工程建設和管理,其項目管理經驗和技術實力均強于項目業主臨時組織的基建指揮部。
2.有利于幫助業主節約項目投資。PMC模式一般從設計開始到運行為止全面介入進行項目管理,從基礎設計開始,就可以本著節約的理念進行控制,從而降低項目采購、施工及后續階段的投資,以達到費用節省的目的。
3.有利于精簡業主方面的建設管理機構。工程建設期間,PMC會針對項目的特點組成適合項目的機構協助業主進行管理工作,業主僅需保留較少人員管理項目,從而使業主精簡機構。這一點為高效、精干的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尤其看重。
4.有利于項目的系統化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楊凌示范區供水工程建設存在著大量的技術、設計、施工、設備、自控、調試、培訓、開車、運營等關鍵環節,僅地下水源地井群的開車、達產過程就存在大量的技術訣竅。專業化的PMC的確免除了業主的大量顧慮。
成功的關鍵因素中興百綠在楊凌示范區城市基礎設施供水工程建設項目中引入項目承包(PMC)模式時,尤其關注以下幾個基本關鍵因素:
1.高效率的團隊:需要組建由有豐富工程管理經驗的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高素質、高效率的項目管理承包團隊,并在項目運作過程中,不斷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調整、完善、充實各類人員。
2.有效的界面管理:采用PMC的項目通常是大型綜合項目,需要有效處理業主、承包商、設計方、供貨方等多方面的關系。PMC通過界面管理程序確認相關各方面的界面關系、信息資料傳遞方式、各自的責任以及各界面的工作程序,并根據項目進展情況不斷檢查、確認和更新。
3.與政府的合作:及時取得各級政府的批準和支持對項目的進展至關重要,PMC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與各級政府保持融洽和諧的關系,并努力尋求項目審批更快捷的途徑。
中興百綠適時引入國際先進的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并成功運作,為適應今后時展和未來環保市場需求,積累了較為成熟的工程管理經驗,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原則原作者:胡勝勇
工程項目的利潤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降低管理成本;二是縮短施工工期。而施工過程各種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風險始終伴隨,例如建設資金到位滯后于施工進度、材料供應跟不上、物價上漲、宏觀經濟政策偏緊以及各種招接待費用的發生等等。這些都將增加管理成本或延長工期。筆者認為,要做到有效規避風險,需要精打細算。
一、精算費用。項目部是一個相對獨立,一定程度上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每個項目部組建初期,除公司要為其編制相應的工程及財務預算外,各項目部應該在項目經理的組織及親自參與下,結合經驗和當時當地實際,既考慮既定定額又充分結合市場,要為各種不可預見的支出安排資金,制定項目部自己的各項預算。嚴格控制預算外支出。做到事前胸中有數,事中控制到位,事后算賬有據。徹底改變秋后算賬,拆東補西的局面。項目部的預算編制應當在公司的預算編制以內。當超出時,應作適當調整。
二、工期計算,俗話說:“思則常備,有備無患”。一般的,各種影響工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盡管一些仍然可以預見,例如宏觀經濟政策偏緊會導致資金難以到位,但我們卻在這種風險面前無能為。精算工期,主要是為了提高預見性,以便在各種風險真正發生時,好作其他打算,找其他出路,不至于被動無則。對工期的估計,一定要考慮三種情況:一是理想狀態下的工期。即我們設想未來不會發生任何風險時的工期有多長,比承諾的工期能提前多少;二是正常狀態下的工期。即根據正常預測,在施工過程中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通過采用相應的措施和對策進行挽救后的工期有多長,此時的成本預計是多少;三是在最糟糕的狀態下的工期。即各種正常的和非正常的風險都發生時給工期造成的影響,要根據實際情況估計每種風險并確定權重進行排序,然后再算工期及成本。最后要做的是,立足于最差,期望于最好,確保正常。
三、人力成本管理。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人說是人才,有人說是技術,也有人說是創新。其實這些都只是構成核心競爭力的必要要素,而不直接表現為競爭力。一流的企業用三流的人干二流的事賺一流的錢,三流的企業用一流的人干二流的事賺三流的錢。資源的組織方式不同造成了競爭力的差異。顯然,組織力才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在最合適的時間空間創造性地將各種資源組織起來以達到最低的投入創造最大的效益的目的。追求一加一大于二,而不是五加五小于十。它直接表現為“獨特的勝人一籌的技術、管理模式和經營技巧”(邁克爾•哈默)。當然這個過程中人的因素是最關鍵的。
施工項目作為企業價值的源泉、成本的中心,除了要加強預算控制外,合理組織,精心構建項目部便成為控制成本提高利潤率的關鍵。我們的原則應該是“零邊際生產率”,即有多少事上多少人進多少料。根據經驗和實際情況,以工程規模確定項目部人員編制,項目部人員編以功能完整、運轉高效為原則,減少管理層級,充實一線力量,減少專職管理人員,實行一級管理、分工(專業或項目)負責。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且工作量飽滿。要根據施工進展對作業人員實行動態管理,適時安排人員進退場。要根據工程進度按排材料機械采購、租賃、使用和保養,保證材料機械的利用率,避免浪費,保證材料機械運轉一次到位,減少中轉,節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