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一)嚴格、賞識、關愛
要堅持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既嚴格教育管理,又注重人文關懷;既嚴格紀律要求,又注重道德教化;既嚴格程序規范,又注重內容效果。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針對學生敏感和不自信等特點,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尤為重要,改變教師工作中的態度和說話方式;尊重學生的言行,把關愛與賞識體現在學生生活的點滴中。
(二)學校與家庭相互協作
家庭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情況以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安排,指導家庭教育,使家長及時了解并配合學校教育管理工作。
(三)貼近學生實際,堅持精細化的管理理念
所謂“精細化管理”,關鍵要突出一個“細”,將管理覆蓋到每一個過程,控制到每一個環節,具體到每一個動作,落實到每一個人員。因此,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在細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下功夫”。“細”有幾層含義:一是溝通。每一職權部門在工作中,做好預期計劃,提前安排并與各部門溝通協調,使工作達到合理安排、目標明確、權責分明。二是科學。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積極探索和掌握學生管理工作的規律。三是到位。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每一個環節考慮周到,不忽視微小的管理漏洞。四是明確。落實管理責任,將責任具體化、明晰化。五是深入。把工作做得具體、扎實,追求一種精益求精的境界,使學校的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六是規范。嚴格管理規章和工作程序,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四)構建激勵機制
在學生管理中,建立通過獎優懲劣的方式達到對學生的激勵體系,考慮學生整體素質的進步與改進;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工作中體現方法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的教導者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多關注學生的表現,對于有進步的方面給予表揚,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在教師工作中,可以通過評價目標的設置激發教師的動機,指導教師的行動,使教師的需要與評價的目標緊密聯系,以激勵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
(五)以主題班會、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的形式進行思想教育
第一:主題班會。每個月以學校提倡、班級組織、學生參與、班主任配合、校團委審評的方式進行班級的主題班會,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思想變動,社會的局勢變化及相關事件的發生進行以部分學生為主導,全體學生參與的主題班會。學生精力充沛,除學習文化課外,要通過舉辦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提高思想素質。第二:社會實踐。通過假期的社會實踐工作,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體會工作過程;了解工作的基本要求,從而增強自信心和獨立生存的能力。中等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人人成才的教育,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不斷摸索,將強硬式的管理改為引導式的配合,讓學生接受并主動改變。以思想教育為主導,養成教育為手段,探索構建現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的新體系。
作者:姜玉蕊單位:大連新港通關技工學校
第二篇 1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對學生管理工作認識不足
學校領導普遍認為學生管理工作僅僅是學生科、班主任的工作,導致除學生科之外的其他科室不愿意參與管理學生,難以形成學生管理合力。例如,教務科只負責管理教師教學,總務科只負責后勤保障,保衛科只管學校治安,任課教師對學生的違紀現象視而不見,導致學生只在學生管理人員面前遵守紀律,其他教師及工作人員對其沒有約束力。
1.2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夠
為加強和促進學生管理工作,學校建立了相關規章制度,但在執行這些規章制度時,卻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并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員都了解和掌握這些規章制度,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不能嚴格按制度執行;在處理違紀學生時,管理人員的個人意愿起決定性作用,處理的隨意性較大;相關規章制度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存在落實不徹底、執行不完善和事后無檢查現象。
1.3課堂管理不嚴
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效率以及是否遵守課堂紀律毫不關心;更有甚者,有的教師認為中職生是被中考淘汰的人,對其帶有很強的歧視心理,傷害學生自尊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引發無視教師、擾亂課堂紀律的對抗行為,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1.4學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普遍重視不夠,一般沒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人員,且對這些方面的投入有限,沒有在學生中很好地開展養成教育,不重視學生品德教育,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中。
2對策
2.1齊抓共管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在學校工作中居首要地位,是維持正常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各部門及全體教職工的高度重視,每位教職工都應本著服務學生、管理學生的理念在各自的崗位上通力合作,齊抓共管。
2.2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人格。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與日常管理結合起來,將學生自身發展作為學生管理的出發點,在滿足學生合理要求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管理;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建立健全評比和激勵機制,充分運用各種激勵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轉變傳統的學生管理思想,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客觀、公平、公正地對學生及班級進行考核,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具規范性、實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2.3提高管理隊伍素質
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是完成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的現實需要。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是完成各項管理任務的重要保證。首先,學生管理人員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更新管理理念,轉變管理模式,樹立“熱愛學生、服務學生”的意識,以自身修養感化學生,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的成長環境。其次,通過評比、獎勵等機制加強學生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對踏實肯干、業績突出的管理人員給予獎勵,對工作不力者進行處罰。再次,班主任既是班級的領導者又是管理者,是學生精神的領航人,是家庭與學校的紐帶,是學生與任課教師的橋梁。班主任的思想動態、工作態度、管理方法與教育藝術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班主任隊伍是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最后,加強對學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學生管理人員應明確思想認識,具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熱愛本職工作,關心學生,與時俱進,轉變觀念,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中等職業學校要重視學生管理人員的培養與管理,提高其整體素質,從而推動學生管理工作走上專業化道路,促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2.4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體現在學習與人際交往過程中。中職生大部分是未成年人,正處在思想品德和世界觀形成階段,有著鮮明的個性。因此,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要“以人為本”,針對學生的成長規律,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以塑造優秀人格為目的。根據學校特點,在管理中突出特色教育,嘗試新方法,以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日常行為規范為重點,通過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培養高素質勞動者。
2.5建立健全學生管理制度
在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對學生管理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建立適合本校學生特點的規章制度,使學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和保障,促進學生行為習慣及思想品德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6強化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道德修養水平既決定其工作積極性,又影響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將德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是德育實施的有效途徑。總之,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關鍵要堅持“以人為本”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認真分析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與教訓,探索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途徑,使學生管理工作規范化、實效化和現代化,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技術型人才。
作者:顧世泉單位:鞍山師范學院附屬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