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給幼兒塑造較好活動環境的有效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環境對人們生活、學習有著深刻的影響。良好的活動環境,為幼兒潛移默化的情緒體驗提供了有利條件。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既能能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又能讓幼兒不斷操作、實踐與表達。下面來探討如何創設一個良好有效的活動環境。
一、注重環境審美性,優化活動環境
1.幼兒園大環境當幼兒走進幼兒園就能感受到整潔、優美的環境。感覺到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布置:大廳上方飄舞著彩旗;兩側貼有各班幼兒活動時的情景照片;裝飾在走廊上的每一幅畫都是出自幼兒的各類手工作品及繪畫作品,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花卉、建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大環境可以根據時令季節、幼兒園近期活動開展的不同而隨之變換創設的作品。
2.班級小環境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水平來設置教師要提供合理、豐富的材料,提出相應的要求,突出幼兒的創作過程,使環境布置內容具有幼兒特色:一是造型可愛,二是色彩鮮亮。如為豐富自然角的內容,使其更活潑生動,我們開展“裝飾水果”活動,共同收集各種水果后,將水果運用各種材料及方法進行裝飾。教師提供一些創作范例,要求大家自由創作、大膽想象。幼兒作品形態各異,琳瑯滿目:用蘋果做的娃娃臉蛋、用香蕉做成的蝸牛、用葡萄串成的項鏈……體現了小朋友的豐富想象。
二、注重環境開放性,開闊幼兒視野
提供豐富、合理的操作材料,讓幼兒主動參與主題活動環境創設。主題墻布置是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最直接的體現。它著眼于豐富知識,增長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實施過程中,豐富的主題內容吸引了幼兒:有慶祝各種節日的主題,有愛祖國、愛家鄉的主題,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題,也有孩子們所喜愛的動物主題……孩子們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學習、探究,激發了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如在主題活動“秋天到”中,我們結合秋天落葉的季節特征,開展了撿樹葉活動。并一起討論了這些樹葉的用處———制作樹葉粘貼畫。在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們用各種各樣的樹葉拼貼成了各式的圖案:有花草、房子、人物、動物等,這些作品裝飾了主題墻面,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游戲區角環境的創設,使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首先,老師為幼兒提供了多個學習活動區角,如語言區、科學區、建構區、醫院……每一個區角內有著豐富的學習材料,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為更好地開展游戲,我們在活動室設立了一個“材料箱”,里面有許多材料,如瓶子、包裝紙、毛線、記號筆等。孩子們在游戲中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利用這些材料。其次,區角的材料最好能與主題相結合。這樣,孩子們在交往互動游戲中,能推動主題的進展。
三、注重環境的層次性,促進幼兒主動發展
環境是幼兒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時展現的是活動的起始,有時體現的是活動的延伸。為了讓能力強的幼兒得到心理滿足,讓能力弱的幼兒有消化知識的過程,我們在環境布置中注重知識性,并將其引向更全面、開闊的空間。如在主題活動“動物王國”中,先通過一次次的活動,讓幼兒認識了解了一些動物的名稱、生活習性和特征。為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有提高,老師將幼兒畫的動物貼在墻面上,并在游戲區域中投入放置了動物的圖片、生活的地方以及一些介紹動物的書籍,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究,通過查找資料、翻閱書籍,一起來找尋問題的答案。同時慢慢豐富主題環境,層層遞進主題的內容,逐步提高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
四、注重環境互動性,爭取家長與社區支持
幼兒園教師資源有限,因此家長的參與和社區的支持也是創設良好活動環境的重要因素。只有讓家長參與到環境的創設中,才能讓家長認識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如春天來了,為了讓幼兒更深刻地感受到季節的變換,可以組織幼兒走進社區,開展社區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環境變換。又如,在日常活動開展中,為了使活動開展的更生動有效,經常需要家長配合收集資料,一來增強了同伴之間的學習與交流,二來也可不定時地根據不同的主題變換這些手工作品,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為了使環境真正融入到幼兒的活動中,創設時要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關注的焦點,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并能展示自己的作品。如小朋友對主題活動“動物王國”中的恐龍非常感興趣,圖書角中投放的很多關于恐龍的書籍資料往往一搶而空。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次畫恐龍的活動,將小朋友畫的很多不同樣子的恐龍展示于主題墻上,張貼于圖書角中,讓孩子們邊欣賞同伴的作品,邊講述著恐龍的故事。有的孩子還能添上馬路、動物等,不斷豐富著故事的畫面。這樣一來,在圖書角游戲中也有事可做,孩子們興趣十分高漲。
總之,幼兒活動環境創設對幼兒的發展相當重要。通過創設合理、健康的環境,尤其是幼兒參與的創設,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注意,使幼兒與環境、幼兒與老師、幼兒與幼兒以及與家長、社區之間產生互動作用,形成幼兒和諧的生活空間。我們要相信幼兒的能力發展與水平,滿足不同能力層次幼兒的需要,讓環境真正“動”起來,切實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