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制藥行業營運資金管理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營運資金代表了一個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值,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本文基于渠道管理理論,將營運資金分為采購渠道,生產渠道,營銷渠道等三個渠道,并結合制藥行業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營運資金;渠道管理;制藥行業
在會計體系中,無論是從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亦或是現金流量表這三大會計報表中的會計要素看來,營運資金都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營運資金關乎著一個企業的現金流轉,是企業的血液。優良的營運資金使用方法能夠大大提升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甚至能夠挽救頹勢,最終令企業轉危為安;而不恰當的營運資金資金使用則可能會使得企業陷入資金周轉不靈,虧損嚴重的困境中,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扶持制藥產業,給予了資金和技術支持,制藥行業營運資金顯得舉足輕重。
(一)采購渠道
采購渠道是渠道管理的源頭,是一切生產活動的基礎,與供應商相關的營運資金管理都集中體現在采購渠道上。采購渠道中主要包含的要素有原材料,外購商品,物資采購,預付賬款,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采購渠道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企業無法開始生產,影響營運資金的整體運行。從采購渠道的各個主要要素來具體分析,從圖1中可以看出外購商品漲幅最大,五年內增加了49971.33萬元,漲幅為83.42%。而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總體趨勢類似,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以一定幅度波動,總體呈下降趨勢。而剩下的原材料,物資采購,預付賬款和包裝物,低值易耗品集中在0-20000萬的區間內,總體沒有太大的變化。由此可見,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的變動主要是由外購商品的大幅度增加引起的。外購商品主要是企業購入后無需額外加工可直接對外銷售的商品,即略過生產階段,可能是由于企業創新度不夠引起的,近年來制藥行業研發力量不夠,同類競爭嚴重,企業可能存在忽視技術研發的問題。從營運資金周轉期來看,五年內周轉期分別為-11.42天,-9.12天,1.60天,4.43天和15.15天。與圖3相似,周轉期也是總體呈快速上漲趨勢,并在2015首次超過0天。五年內營業收入分別為723764.25萬元,638700.81萬元,618658.44萬元,630536.24萬元和631803.87萬元,除2013年以外,其余四年均在630000萬元上下浮動,因此,最終還是由采購渠道的營運資金導致的整體變化。而在一定范圍內,營運資金周轉期與管理效率成反比,營運資金周轉期越高,管理效率越低。由圖2可見,營運資金周轉期總體在2013-2017年都是呈上漲趨勢,因此,企業的管理效率在以大幅度下降,營運資金方面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大。
(二)生產渠道現存問題
生產渠道是企業自身生產產品的渠道,承上啟下,既關乎著采購渠道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也關乎著最后營銷渠道的產品保證,是整個渠道的重要保障。生產渠道中主要包含的要素有在產品,周轉材料,自制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資,低值易耗品,其他應付款和應付職工薪酬等。對生產渠道的忽略可能會導致產品數量不滿足需求或是產品囤積過多造成資金損失,或是產品質量不合格資金無法回收到位等問題,對企業渠道管理的資金結構造成危害。從生產渠道的各個主要要素來具體分析,從圖3中可以看出除其他應付款外的其他因素都是變動幅度較小,只有其他應付款呈上升趨勢且漲幅較大,五年內增加了26684.83萬元,漲幅為107.06%,即2017年的其他應付款是2013年的兩倍以上。其他應付款主要由租金,押金,保證金等要素構成,由此可以看出制藥行業近年來可能應付單位增加或是資金周轉不開,應付單位增加說明行業可能試圖擴大規模,營運資金使用量大幅增加,但由于未能妥當安排,造成資金周轉不良的問題。整個行業在產品,自制半成品和應付職工薪酬都是有一定幅度的下降,除自制半成品下降幅度較小,其余兩項總體波動不大,三者都是一直處在10000-20000的區間內,這說明企業生產能力有小幅減弱,但總體規模沒有太大的變化。最后,委托加工物資,低值易耗品和周轉材料都占比較小,且總體趨勢平穩。因此,資金分配不均,分配政策錯誤也是現存的一個問題。從營運資金周轉期來看,五年內周轉期分別為0天,-6.35天,-14.09天,-20.48天和-25.56天,總體呈下降趨勢,且下降幅度逐漸增加。營運資金周轉天數是指營運資金周轉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從圖中可見,近五年來,生產渠道的營運資金周轉期都為負數,說明企業周轉速度加快,與下游銷售商關系良好,資金到賬快,流動性較好,生產渠道可以較為靈活的使用資金。而在一定范圍內,營運資金周轉期與管理效率成反比,營運資金周轉期越高,管理效率越低。由上圖可見,營運資金周轉期總體在2013-2017年都是呈下降趨勢,因此,企業的管理效率在以大幅度上升,生產方面管理良好。
(三)營銷渠道現存問題
營銷渠道是企業與經銷商,消費者直接接觸到的階段,因此這一渠道對服務水平的要求很嚴格,也是營運資金首次收回的階段,營銷渠道的管理直接影響了企業營運資金的使用方式,所以大多數行業在營銷渠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營銷渠道中主要包含的要素有庫存商品,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交稅費,預收賬款等。對營銷渠道的忽略可能會導致資金回收不足或是不及時,企業無法及時使用資金進行采購或是投資活動,降低了資金周轉產生的現金流量。從營銷渠道的各個主要要素來具體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應收賬款占比最大,且近年來一直呈上漲趨勢,總額增加了約30000萬元。由此看出制藥行業在營銷渠道上大多采用先提交貨物后收回貨款的策略,這一策略能夠最大范圍的售出產品,但如果未能對銷售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很容易會發生壞賬損失等問題。庫存商品和應收票據都是占比較大,總體趨勢穩定,2017年庫存商品有小幅度的上漲,但應收票據有小幅度的下降。應交稅費和預收賬款占比都較小,在0-20000之間徘徊,說明制藥行業在營銷渠道沒有取得足夠的信任,沒有足夠的競爭優勢,大多數經銷商不會采取先付款后拿貨的措施。因此,與經銷商之間未能建立信任關系也是一個問題。從營運資金周轉期來看,五年內周轉期分別為101.07天,108.78天,107.30天,112.95天和108.78天,雖然2015年有小幅度的降低,但總體呈上漲趨勢,且周轉天數都為正數。與采購渠道和生產渠道相比,營銷渠道的營運資金周轉期最大,時間最長,可能是受藥品銷售到各區域時所耗費的路程時間影響。因此,路程時間較長是營銷渠道的問題之一。從總體來看,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天數前兩年呈負數,逐步增長;生產渠道周轉期由0變為負數,天數逐步下降;營銷渠道資金周轉期相對于采購渠道和生產渠道來說數額較大,維持在100左右,數額呈波動型,沒有顯著變化趨勢。經營活動的資金周轉期在穩定增長,且都保持在85-100的區間范圍內,由此看出,制藥行業近五年來經營活動總體資金使用水平沒有太大變化,主要是各個渠道之間的營運資金會有大幅度升降互補。
二、改進制藥行業營運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采購渠道
通過上述問題分析可以看出,采購渠道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管理模式,信用擔保和技術創新三個方面,通過對這三方面的改進,對采購渠道降低渠道管理整體的營運資金占用的比例會有較大的改善。
1、轉換管理模式
傳統采購模式的主要步驟是給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供應商條件,多家供應商相互競爭,最后采購者一般選取同等條件下價格最低的供應商,達成合作共識。然而,這一做法會導致企業原材料存儲結余,增加倉儲成本,導致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效率降低。針對這一問題,可以轉變管理模式,采用JIT采購模式。這一采購渠道管理模式的理念是挑選合適的供應商,與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互利共贏。企業可直接根據生產線上需要的原材料進行采購,交貨時間快,能夠快速投入生產,同時,不會發生原材料預估不足,造成原材料囤積,造成營運資金損失的現象,這一管理模式的改進能夠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同時還能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提升企業信用。
2、積極利用信用擔保
合理利用自身商業信用進行擔保也能夠大幅降低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的占用。一個企業如果自身實力穩固,信用良好,與供應商進行付款時間的談判時,就能占據有利地位,獲得較為寬松的付款時間,而延遲付款時間內的資金流可以用于其他渠道的資金周轉,增加資金流動性,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改進方式只能在一定的幅度內使用,過短的延遲還款時間幾乎不能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還需要企業利用自身商業信用擔保,過長的延遲還款時間則可能會損害供應商的利益,降低自身商業信用,長此以往,就無法獲得信用帶來的優勢,甚至造成信用風險,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因此,采購渠道的信用擔保策略要依據企業現實情況酌情變化。
3、技術改革創新
目前我國制藥行業同質化現象嚴重,大多數企業沒有創新的技術,無法形成競爭優勢,便形成了一種增加外購商品的現象,然而,這一模式長久下去,并不能提高企業競爭力,反而會形成一種頹勢,惡性循環。因此,研發出屬于自己的新型藥品是提升競爭力最強有力的一步。引進高科技設備和高水準人才,企業內部開設講座等,提升研究人員知識水平,企業加強對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和鼓勵,這些政策都能夠積極地促進企業提升行業內競爭力,形成自身優勢。同時,高新技術的研發可能會減少原材料使用量等生產成本,為生產渠道和采購渠道的營運資金減少提供助力。
(二)生產渠道改進
通過數據及表格可以知道,其他應付款的變動給生產渠道上資金的流動性帶來了一定的優勢,且有著更好的發展地趨勢,這一方面需要在保持的基礎上穩步加強。但近年來,生產渠道還存在著生產能力減弱,產能不足和資金分配不恰當的問題需要加以改進。
1、加強生產能力
生產能力的加強需要從生產數量和生產質量上同時進行加強。數量上,企業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大力走向機械化,信息化作業的路程,匹配好各個生產環節,使得藥品有序,快速的生產,既提高了速度,也增加了藥品生產的數量。從生產質量上來看,藥品是維護人身體健康的必需品,國家有著嚴格的質量要求,企業自身也要嚴格實施監督管理,對藥品應嚴格把控,不但要從源頭上隔離出無效原材料,各個生產環節也要逐步檢驗,不僅僅減低自身的生產損失,也是為消費者的安全考量。
2、合理分配資金
生產渠道的營運資金分配可能會受到一些占比較低的要素的影響,忽略掉資金占用的主體。在產品,半成品,低值易耗品,周轉材料等,包括其他應付款都需要建立健全的預算,對每個環節分配恰當的資金,保證各環節平穩運行,防止出現某一環節資金占用過多,導致其他環節資金鏈斷裂的狀況,嚴重時可能會影響資金流動性,造成資金周轉不靈。因此,生產環節合理的分配資金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從大處著眼,經營活動的三個渠道也需要各自合理的分配資金,三個渠道共同運行,才能形成一個完美的渠道管理。
(三)營銷渠道改進
從圖中的具體分析可以了解到,營銷渠道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與經銷商之間關系薄弱,往往需要墊付資金;二是銷售路程時間較長,資金回收緩慢。
1、與經銷商等建立良好的關系
經銷商和零售商都是直接與最終消費者接觸的,對于制藥行業來說,這些商戶大多是藥店或是醫院,在銷售過程中,他們往往占有主導優勢,因此,與經銷商等建立良好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若是為了自身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去侵占他們的利益,最終可能會導致自身信用受損,經銷商對企業失去信心,企業銷售數量減少。如果能夠與企業建立長久良好的合作關系,不僅能夠保證產品的銷量,使得企業在營銷渠道的資金來源有了保障,不至于造成生產出的產品堆積在倉庫,沒有銷售渠道,無形中增加了管理的成本。而且與經銷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利于企業實施信用政策,在企業資金緊張時,有助于企業實施先收款后交貨的銷售模式,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增加企業營銷渠道的資金流動性。因此,與經銷商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利大于弊的,最終實現互利雙贏的平衡模式。
2、提高物流效率
現在大多數企業遵照的是貨到付款的原則,高效的物流配送能夠使得產品快速到達對方的手上,不僅能夠快速收回款項,防止壞賬損失,還能夠提升客戶的滿意度,為今后的二次合作提供機會,增加了潛在的銷售量和利潤。物流速度過慢,中間可能會碰到一些意外事件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這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一部分成本,快速的物流不僅能夠大幅度規避這一風險,也能夠節約時間,增加銷售數量。所以說,提高物流效率,與更快速的物流公司合作也能在側面為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的減少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田軍.基于渠道管理的營運資金管理策略:以制造型企業為例[D].山東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9.
[2]郭昊.基于渠道管理的A制藥公司營運資金管理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7(3).
[3]胡雨澄.基于渠道理論的ML公司營運資金管理研究[D].安徽大學.2017(4).
[4]高勇.淺析如何通過渠道管理提高營運資金效率[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6(6).
[5]王竹泉,張先敏.基于渠道管理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設計[J].財會月刊:會計版,2012(5).
作者:劉麗華 單位: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