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開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攝影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藝術,它不僅為人類帶來了新的視覺體驗,還使得人們的精神文化變得更加豐富。在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的今天,在群眾文化中開展攝影藝術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可以讓群眾記錄美好瞬間,還能陶冶情操,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基于此,本文將重點分析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開展路徑,希望攝影藝術可以融入到群眾生活中,使群眾生活更豐富多彩。
關鍵詞:攝影藝術;群眾文化;開展路徑
群眾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傳播手段進行文化傳播。其中,攝影藝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傳播手段,包括記錄、傳播、認知、審美及推動功能等,良好的開展攝影藝術,能夠使廣大群眾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促進文化發展。所以,基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大力推廣攝影藝術,有利于促進群眾文化發展。
一、攝影藝術及其普及性分析
以往攝影藝術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傳統的攝影藝術形式下,傳統藝術的攝影大多是資深的藝術家。但隨著攝影裝置及攝影設備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攝影,在攝影中傾注自己的情感或天馬行空的拍攝。此種情況下,攝影逐漸成為大部分群眾所共有的一種文化特征。通過攝影記錄的照片,可以包含中國歷史文化、民族服飾、居民建筑、人生利益、宗教文化等,如此照片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在攝影設備應用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攝影逐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運用攝影記錄情感、美好瞬間、個人變化等,讓美好或有價值的瞬間鐫刻、停留,長此以往,人們的審美能力、欣賞美的能力提高,漸漸的攝影藝術將得到普及。當然,攝影藝術的普及,主要是源于人們對美好事物、對真實生活、對情感抒發的體會,愿意將其定格在照片上,讓人們有親臨其境的感受,增加回憶的空間,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所以,基于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攝影藝術在廣大群眾中越來越普及1。
二、群眾文化中攝影藝術的重要性
在國民經濟水平提高情況下,相機或數碼相機的購買已經成為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越來越多的群眾擁有相機或照相設備,人們利用相機或照相設備進行攝影也越發普遍,長此以往,人們在攝影藝術的熏陶下,利于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更利于群眾文化的發展。所以,群眾文化中攝影藝術的實施是非常重要的。
1.記錄功能的作用
群眾文化具有極強的大眾性、開放性,容易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和歡迎。隨著照相設備的普及應用,攝影藝術的大眾性、開放性增強,使得攝影愛好者很自然的投入大攝影當中,并且積極傳播攝影藝術,如開展攝影展、攝影作品的宣傳等,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紛紛拿起照相設備,記錄生活瞬間、人物成長瞬間、美好景象等,使得照片定格下了這個時代瞬間。
2.傳播功能的作用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加強了人們之間的交流,促進了我國群眾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在群眾文化中推廣攝影藝術。因為在信息化今天,攝影藝術所記錄的群眾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傳播、發展,可以使群眾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所以,群眾文化中攝影藝術的開展,有利于傳播群眾文化,讓群眾文化熏陶和影響更多人,推動群眾文化發展與傳承。
3.認知功能的作用
基于審美標準來說,攝影作品需要真實的反映群眾社會生活,向人們傳遞真實的情感,并且讓人們受到攝影藝術的熏陶。基于此,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實施,能夠讓人們更加清晰的、準確的認知一些被人們忽視的人物或事物,改變陋習,良好發展,同時也可以提升群眾文化的藝術效果2。
4.審美功能的作用
每個人的行為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在欣賞攝影作品時,人們的欣賞點是不同的。但是,人民群眾長期的接觸攝影藝術,并且注意拍攝好的攝影作品,那么群眾在攝影過程中將會考慮拍攝對象的美感,進而從適合的角度進行拍攝,提升攝影作品的美感。人民群眾長期在攝影藝術的熏陶下,必然能夠提升人們的審美能力。
5.推動功能的作用
攝影藝術的發展使得攝影作品在群眾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其發展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素材,推動了群眾文化的發展。基于當前群眾文化宣傳情況來看,應當注意攝影作品的展示,尤其是一些宣傳社會文化、群眾文化的攝影作品,使群眾在欣賞攝影作品時,深受群眾文化、社會文化的熏陶。所以,群眾文化中發展攝影藝術,有利于推動群眾文化,使我國民眾繼承群眾文化,并積極宣傳和發展群眾文化。
三、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開展路徑
群眾文化中推廣、普及攝影藝術是非常有意義的,那么如何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使廣大人民群眾深受攝影藝術的熏陶和影響?
1.遵循攝影藝術規律,推廣攝影藝術
(1)合理安排攝影作品中的任務攝影基本要求是對攝影構圖進行合理布局。具體來說,就是科學地安排攝影對象,運用適合的攝影表現形式,從而突出攝影主題及內涵。當然,要想做到攝影溝通可以合理布局,需要利用自然條件和原理,比如合理運用影像、自然光等,增添攝影對象的自然感、藝術感,同時表達攝影主題。
(2)合理確立攝影角度通常情況下,拍攝過程中要把握好拍攝角度。基于攝影學內容,確定攝影角度分為正面拍攝、俯攝及仰攝等。攝影角度的選定,是非常講究的,需要依據與攝影對象的距離、攝影對象的重點等。為了突出攝影主題或內涵,拍攝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攝影角度的控制,以實現拍攝效果的最佳化3。
2.注意貼近生活,科學選材
一般而言,攝影不是對事物進行直板呈現,而是利用攝影技巧,有效表現出時代的思想感情以及文化內涵。為了使攝影作品能夠真實、準確的表達情感、文化內涵,在進行攝影藝術推廣過程中,應當鼓勵攝影愛好者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捕捉有意義或有價值的生活瞬間,促使攝影作品可以渲染情感、說明生活道理,傳播群眾文化。
3.合理、巧妙地運用攝影藝術表現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情感保留或美好瞬間定格都是通過照片實現的。為了使攝影藝術可以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進而傳遞群眾文化,應當搭建攝影信息交流平臺或攝影技術交流會等,為攝影藝術家、攝影愛好者、人民群眾創造交流。溝通的空間,促使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可以掌握攝影藝術的表現形式,在日常拍攝中合理、巧妙的運用攝影藝術表現形式完成拍攝,提升攝影作品的美感、藝術感4。
四、結語
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的今天,在群中文化中開展攝影藝術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可以讓群眾記錄美好瞬間,還能陶冶情操,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當然,通過遵循攝影藝術規律、科學選材等方式來推廣攝影藝術,可以使攝影藝術熏陶和影響人民群眾,讓人們了解群眾文化、繼承群眾文化、推廣群眾文化、弘揚群眾文化。所以,群眾文化中開展攝影藝術是非常有意義的。
注釋:
1.張燕方.淺談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4):101-101.
2.李衛芳.淺談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性[J].群文天地,2012,(18):31.
3.強海平.淺談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創新[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1(8):136-137.
4.張明輝.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性研究[J].大科技,2014(28):336-336,337.
作者:于帆 單位:金華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