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造型藝術的重要性論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內涵,創造性地運用各種造型手段使之直觀外延,是心替伏》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觀眾每天都看到許多影視作品,造型的失誤或錯誤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它們給作品造成的負面影響輕重不同。輕則傷及皮肉,引起觀眾的懷疑或嘲笑。重則傷及筋骨,使觀眾憤慨并對整個作品或人物形象予以否定。有哪些造型的錯誤或失誤?為什么會出現這些錯誤或失誤?理念錯誤我們說,一切造型手段都是為了塑造藝術形象、營造藝術氛圍,而不是相反去損害它、破壞它。徽1: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中進入世界現代文學行列的名著,是中國封建社會形象的教科書。它以對女性的家庭身世、性格特點、心理活動、容貌姿色的深入細膩刻畫而著稱。在大觀園里的不同身份的眾多女性中,又以夫人小姐層面為中堅,即王夫人、王熙鳳、黛玉、寶釵、探春、惜春等等。但是,在新版《紅樓夢》中,這個最多彩的女性層面卻一概冠之以“額妝”,即銅錢頭。這個銅錢頭像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圈一樣箍住了她們每個人的頭,不僅泯滅了每個人的獨特美麗,就連誰是張三誰是李四也難以辨認。至于人物間的微妙的感情溝通,那就更難以表達了。比如原著中第四十二回寫到,寶玉和黛玉使了個眼色,黛玉會意,便走到里間將鏡袱揭起,照了照,只見兩鬢略松了些……這段頗能體現寶黛之間的默契和情嗦的描寫,在被金錢頭箍得頭痛的臉上將如何表現?那么導演為什么要用額妝?理由很可能是“忠實于歷史真實”。須知,在文學作品里盡管每個人都冠以額妝,作家依然可以用文字表達每個人的特殊性;而在影視作品里,額妝化一了人的面目,禁錮了人的面目,難以表現人物形象的特殊性,破壞了人物形象的特殊性,使人物形象喪失了感染力。美國歷史學家沃爾夫說過:歷史之光從不燭照過去,而只燭照現實和未來。我們對待歷史文化的方針,一是古為今用。即今天需要的用,為今天的需要而用;二是推陳出新。即從陳舊中演化出新鮮來,化腐朽為神奇。那些有悖于社會發展進步的陳舊的歷史事物應當埋葬!
1由于對歷史的無知造成的種種荒謬和滑稽
如果說新版《紅樓夢》中的額妝損害了人物形象,是由于仿古擬古、以古損今的錯誤理念造成的;而大量歷史題材影視作品中出現的種種造型的荒謬和滑稽,卻是由對歷史的無知而閣顧歷史、戲耍歷史造成的。《大漢天子》里,玲瓏在未婚夫投降匈奴后出家當了道姑,但道教是幾百年后的張道陵、寇謙之創造的,而且是可以嫁娶的火居道人。直到金元之交的全真教興盛,借鑒了佛教戒律,才出現了不許嫁娶的出家道人。再看玲瓏身穿一件不倫不類的灰布曲據道袍已經滑稽,更可笑的是道觀女住持居然頭戴僧帽、身穿直據僧袍、手拿念珠,她到底是尼姑還是老道?《至尊紅套酚里,賈靜雯扮演的武媚娘,她的頭發競然是非洲黑人女子特有的分繕梳法,這難道是開放的唐朝引進的非洲文明嗎?《漢武大帝》里劉徹的冠禮,本來“男二十始冠”,是從天子到庶民都可一舉行的男子成人儀式,景帝因病:重讓兒子提前舉行了儀式。然而在莊重的儀式上,景帝卻給劉徹戴上了只有天子才能戴的十二旎}冕。這就是說在同一個漢朝同一’時間里出了兩個皇帝,這個玩笑一真是開得驚天動地!再看《三國演義》,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孫堅的大旗上,在“孫”字下用隸書寫了“長沙太守”四個一大字,這是不錯的;可到后來孫一策平定江南,官銜是“討逆將軍”;再后來孫權坐擁江南六郡,官銜先是“討虜將軍”,后封“吳侯”、“吳王”。令人費解的是,他們祖孫三代竟然都打著“長沙一太守”這面旗幟。為什么哪?是孫家想繼承“光榮傳統”,還是想“厲行節約”?如果說是導演的疏}忽,他竟疏忽到兒孫不分、官銜、不辨的程度,真是一個天大的“馬大哈,’
2既無生活體驗、又不調查請教,導致許多造型失誤
對于許多年輕的影視劇工作}者來說,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已一經是漸去漸遠的歷史。在大量播出的反映這兩場戰爭的影視劇作一品中,他們既無生活體驗又不去.調查請教,僅憑著一些影像和文{字資料為人物造型,這就必然會,出現許多既失真又丟魂的失誤。一作者曾經拜訪請教過這兩場戰爭的親歷者,他們對人物造型不滿.和挑揀大致如下:
(l)軍容:兩場戰爭中主要•有三支軍隊,即日軍、國軍和共產黨軍隊。其中共產黨軍隊即八「路軍和新四軍最窮,裝備最差。:軍官和干部的軍裝、裝束,是一,支軍隊軍容軍貌的重要體現。日軍軍官頭戴大蓋帽或戰斗帽,身一穿黃綠色毛料緊身上衣,下身穿馬褲,足蹬皮靴,腰挎戰刀。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國民黨軍官,服裝完全是美式的,頭戴軟胎大蓋帽,身穿深綠色毛嘩嘰西式軍裝,系藍黑色領帶,既莊重又瀟灑。問題是,在許多影視劇里,相比于日軍、國民黨軍,八路軍、新四軍服裝寒酸破舊、土氣窩囊,根本看不出這支軍隊特有的精神氣質。誠然,這支被剝削被壓迫者的軍隊很貧困,但他們的裝束卻有現代人難以理解的特殊的美。他們布制軟胎軍便帽戴得很端正,帽遮常在齊眉處。土顏料染的土布綠色或灰色軍裝,常常洗得發白,呈白綠色或灰白色。為了保護外衣領子,常常在領子里縫上一條白布襯領,顯得既整潔又雅致。腰間扎皮帶,衣下擺下拽而后掠,凸顯出挺起的胸膛,分外的英姿颯爽。最有特點的是綁腿。可能是因為這三支軍隊中八路軍、新四軍裝備最差,行軍打仗都靠兩條腿,所以綁腿打得最好看最講究。日軍士兵一般穿翻毛皮靴,綁腿是打花的,只纏到小腿肚子;國民黨軍士兵的綁腿打得很亂,有打花的、有平打的,一般都打到小腿以上;/\路軍、新四軍從師、團首長到戰士都打綁腿,其中營、連、排干部打得最好。他們通常用兩副綁腿,一副從腳踩打到小腿肚子以下,墊平,第二副從下往上一圈一圈打上去,直打到膝蓋,下邊稍細上邊稍粗,看上去很順溜、很利索。把八路軍、新四軍的裝束組合起來看,雖然質料不及日軍、國民黨軍,但樸素大方、堅實挺拔,折射出一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氣質。縱觀近年來播出的反映兩場戰爭的影視劇作品,能從裝束上顯示出八路軍、新四軍高尚氣質的極少,倒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如(人民戰士》釣良牙山五壯士》櫻予火春風斗古城》《三進山城》等,從裝束上更接近當年的真實生活和精神氣質。
(2)槍械:在戰場上,槍是戰士的命。八路軍、新四軍的武器彈藥,大半是從敵人手里繳獲來的,也是拿命換來的,所以他們愛槍如命。有的背長槍的戰士.用彩線或彩布條做個塞子塞在槍口上,為的是好看又防塵。盒子槍槍把下面有一個細鐵環,連、營干部們總是用紅綢或紅布或細皮條做成穗子系在鐵環上,既對稱又好看。像電視劇《一個鬼子也不留》里,岳政委和警衛員都背著沒穗子的禿尾巴盒子槍,既難看又不真實。盒子槍只能從左肩斜挎到右臀部上,而在許多電視劇里卻斜挎到右胯部上,一走路右臂就碰到槍盒子上,這怎么能行軍打仗?短槍主要有兩種,一是槽子槍,是防身用的,射程在四五十米,殺傷射程十米左右;二是盒子槍,射程百米左右,殺傷射程四五十米;這兩種槍的彈匣都可裝彈+發,但為了不使彈匣失去彈性,通常只壓六七發子彈。
現在我們經常在電視劇里看到手拿嚕子槍、盒子槍的八路軍游擊隊,與手持三八大蓋兒、歪把子機槍的日本鬼子,在百米開外猛烈對射。八路軍游擊隊這邊也不換彈匣就不停地射擊,日本鬼子一個個倒下。這不是笑話嗎?不換彈匣沒子彈拿什么射擊?你槍的殺傷射程只有四五十米,百米之外的鬼子怎么能一個個中彈倒下去?更有甚者像電視劇獷憶虎神鷹》里那樣,燕雙鷹手持兩把短槍,與手持沖鋒槍火力比他強幾十倍的十幾名匪徒對射,結果匪徒們一個個倒下去,他卻毫發無損;這也難怪很多電視觀眾說:反正導演讓你死就死,讓你活就活,管它真實不真實、合不合理?造型藝術關系到影視劇的成敗與水準高低。搞好造型,不僅需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還需要淵博的歷史文化知識、廣泛的生活體驗和謙虛的學習胸懷。謹以此文向各位同行們請教并共勉!
作者:張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