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學專業生理學綜合性實驗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實現我校2013年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護理學專業特點以及多年實驗教學經驗,對護理學專業生理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開設綜合性實驗,加強學生自學能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
關鍵詞:實驗教學;生理學;綜合性實驗
生理學教學具有開展機能學實驗的優勢,如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當前實驗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為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科研能力和整體素質,我們在生理學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驗,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以生理學“影響尿生成的因素”實驗為例,探討綜合性實驗教學改革。
1綜合性實驗的設立
1.1實驗目標
綜合性實驗打破了學科界限,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理論知識聯系起來,使傳統的實驗成為機能學綜合性實驗。將“正常→發病→治療”的“三理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加強了醫學知識的系統性,促進了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結合[1]。綜合性實驗使學生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過程,掌握實驗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提升綜合素質。
1.2實驗內容
實驗內容包括3個方面:實驗基本知識,實驗設計方法,實驗課題實施。“影響尿生成的因素”實驗[2]傳統步驟為:靜脈注射生理鹽水30ml→靜脈注射垂體后葉素2單位→靜脈注射20%葡萄糖15ml→刺激右側迷走神經外周端持續20~30秒,使血壓下降至40~50mmHg。觀察每一步驟實驗前后血壓和尿量變化,并進行分析。綜合性實驗增加了藥物對尿量的影響,靜脈注射1∶10000去甲腎上腺素0.5ml、1∶10000腎上腺素0.5ml、氫氯噻嗪(5mg/kg)、呋塞米(5mg/kg)等,制備失血性休克模型,觀察血壓下降后尿量的改變,并讓學生分組討論制定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案。
1.3實驗實施
具體實施分3步進行:(1)在理論課上給學生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和方法。(2)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討論和擬定。讓學生按照理論課所學知識查閱資料并設計實驗方案,任課教師檢查方案后提出修改意見,組織學生討論。(3)實驗方案的具體實施:根據實驗方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本實驗中心的實際條件確定具體實施方案;每個實驗小組4~5人,學生分組查閱文獻,搜集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在實驗進行的2周內,實驗室全天為學生開放;學生動手準備實驗器材,參與實驗操作,記錄并分析實驗結果,討論總結實驗結論;任課教師只在需要時給予一定指導,這有助于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使學生意識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在藥物救治中,有的實驗組通過及時補高晶高膠液、動物自血回輸等,使動物的血壓回升,尿量增加,微循環得到改善,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而有的實驗組只看到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就用去甲腎上腺素救治失血性休克,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變化,最終導致動物死亡。實驗結束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和分析,學生用2周時間整理有關資料、數據,總結成功經驗,找出失敗原因,撰寫論文,并進行論文答辯。
1.4實驗考核
實驗考核分為3部分:(1)實驗方案評分。主要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2)實驗方案實施過程評分。主要評價學生的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能。(3)平時考核。包括學生平時的出勤、學習態度以及實驗參與情況等。
2綜合性實驗的反饋
在全部實驗結束后,學生實驗考核成績良好,達到了實驗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生理學有興趣,認為綜合性實驗培養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動物麻醉、固定、氣管插管、頸動脈插管等)也得到了訓練和提高。
3綜合性實驗的成效
3.1確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的基本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設計擬定具體的實驗方案,思考和解決綜合性實驗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充分體現了“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教師只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實驗教學,大大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綜合性實驗的設計與實施,使學生將所學的基本技能有機結合起來。查閱資料、確定方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整個實驗實施過程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從器材準備、儀器調試做起,嘗試并掌握多種實驗方法,從而使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明顯提高。對于以實踐操作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學生要通過反復實踐提高實驗操作能力,為以后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3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為保證實驗成功,學生每步操作要規范準確,認真觀察、分析實驗結果并及時記錄。這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研作風,有利于其更好地適應日后工作和學習需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包括如何獲取其他部門幫助,如何請教、咨詢老師和同學、如何調動實驗小組其他同學的積極性等,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4存在的問題
綜合性實驗設計對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帶教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應了解大量相關學科知識,以解答學生各方面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必須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實驗操作。學校應通過派教師到其他院校進修培訓或利用本校學習條件來提高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綜合性實驗教學能力。在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在經費和設備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而保證了課程的順利開展。但是,為了高質量地實現課程目標,需要繼續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
5結語
綜合性實驗對傳統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打破了學科界限,將實驗與理論知識密切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實驗全面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確定正確的治療方案,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不僅提高了高等醫學教育質量,更重要的是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醫學人才。今后我們還需更加努力,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黎光,郭新華,李建秀.人體機能學綜合性實驗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10,27(3):53-54.
[2]胡還忠.醫學機能學實驗教程[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作者:桂艷 單位:武漢輕工大學醫學技術與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