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干預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的護理干預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響。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就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將98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加綜合護理干預,并對兩組患者便秘、尿潴留、腰背疼痛、失眠、住院時間情況進行對比。結果治療護理后觀察組便秘、尿潴留、腰背疼痛、失眠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效提高綜合護理質量,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對提高治療效率起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便秘;護理干預
0引言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心血管疾病是指腦血管及心臟血管疾病統稱,導致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多數是由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因素所引起的。此病具有高致殘率、死亡率及發病率的特點,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護理不當,會引起并發癥甚至死亡。本文通過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就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有效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一定的治療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就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隨機將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分成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觀察組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4.7±2.3)歲;高血壓13例,冠心病9例,心絞痛8例,高血脂9例、無癥狀心肌缺血10例。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51~79歲,平均年齡(51.3±2.7)歲;高血壓12例,冠心病10例,心絞痛5例,心肌梗死3例、高血脂8例、無癥狀心肌缺血11例。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①注意休息,對于病情嚴重者應采取臥床休息,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體力勞動;②對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梗死患者應嚴密觀察患者心律及各種心律失常心電圖變化情況,同時密切觀察血壓及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如發現異常盡快協助醫生采取有效措施;③加強飲食護理,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和高蛋白食物,應采取少食多餐方法,減少心臟負擔,多食粗纖維的新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觀察組實施綜合的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心血管患者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而且心情緊張、易激動會誘發和加重病情,因此,護士應耐心給患者講解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且幫助患者了解該病誘發因素,使患者知道情緒激動、便秘、失眠等會加重病情,護理人員應采取各種方法幫助患者消除不良的狀態,使患者樹立抗病的信心,讓患者以最佳心態配合治療。②便秘的護理:便秘是指每2~3天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便秘是心臟病的導火線,因為用力排便可讓血壓上升到200、甚至230毫米汞柱,心臟負擔驟增。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也可造成腦血管破裂,容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臟停搏、心臟綜合征的發作而導致突然死亡。因此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不容忽視,因此應加強飲食護理,給予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絕色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蘋果等,其次,多喝水和適當運動對通便有好處。對于嚴重便秘患者應合理使用緩瀉藥物或開塞露等方法緩解便秘。③失眠護理;失眠能夠誘發焦慮和恐懼情緒,這種情緒能促使呼吸、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從而導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對心血管疾病伴睡眠障礙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加上食物療法、足浴和按摩使大腦得到有效的休息,就會消除失眠。
1.3統計學方法:
計數型資料采用χ2分布檢驗方法,計量型資料采用t分布檢驗方法,所有計量型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98例患者經治療護理后,觀察組:便秘發生率5/49●(例)=10.20%、尿潴留發生率2/49◆(例)=4.08%、腰背疼痛發生率10/49▲(例)=20.41%、失眠發生率6/49★(例)=12.24%、住院時間(16.27±3.14)※(d);對照組:便秘發生率13/49●(例)=26.53%、尿潴留發生率8/49◆(例)=16.33%、腰背疼痛發生率19/49▲(例)=38.78%、失眠發生率16/49★(例)=32.65%、住院時間(22.85±3.76)※(d)。從統計數據上看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χ2●=4.36、χ2◆=4.01、χ2▲=3.97、χ2★=5.86、t※=9.40P<0.05)。
3討論
心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等特點,而且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因此,臨床上除了要做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外,還應針對心血管疾病的特點進行健康教育及相應有效的護理干預。本組試驗結果表明: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良好的護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情緒激動、便秘及失眠等因素是加重心血管病情的主要誘發因素,因此,必須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才能促進病情的好轉,故綜合護理工作是治療疾病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魯娟.護理干預對心血管內科患者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4.19.12.109~110.
[2]董江艷.優質護理在心血管疾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信息.2015.4.28.14.160.
[3]王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2012.9.6.9.51~52.
[4]吳海洋.觀察預見性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9.28.37.194.
作者:李秀鳳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