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護理本科人才培養改革措施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本科人才培養改革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護理本科人才培養改革措施

      一、醫學科學發展趨勢及其對護理人才素質的要求

      當前醫學科學的發展呈現出三個特征:一是醫學研究朝著“微觀”與“宏觀”兩極方向加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不僅著眼于疾病與羸弱的消除,而且要達到體格、精神與社會的完好狀態;二是醫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趨勢愈來愈明顯,自然科學的快速發展推動著醫學科學迅速前進,超聲、MRI、DSA等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醫學模式由“純生物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決定了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也必將有愈來愈多的融合;三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將帶來醫療服務模式的革命,全球性的Internet信息網絡使醫療服務從單個或小范圍擴展到全球性網絡化服務,醫護人員可以足不出戶開展遠程醫療會診、進行健康教育,大眾可以通過網絡學習醫療護理知識、咨詢健康問題。

      醫學科學的發展及其帶來的健康觀念的更新;整體護理的迅速推廣;高技術帶來的護理管理和護理技術手段的自動化、現代化;器官移植技術、生殖技術等大量先進技術的應用,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倫理道德與法律問題;人口老齡化、慢性病人的增加、社區保健功能的加強等等,所有這些對護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高層次護理人才,應當具備較寬厚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過硬的護理專業理論與技能、健康教育的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協作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1]。

      二、現行人才培養模式之弊端

      理想的人才培養模式應當體現醫學科學的發展趨勢、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反映學校的辦學特色與優勢,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融為一體。對照這個標準,我們過去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不少問題。

      1.學制。

      過去護理本科的學制為5年,由于學制長,帶來了不少問題:長學制以及畢業后的工作和社會地位等問題,使部分人觀念上較難接受,造成生源困難;人才培養的周期長,不能盡快改善高層次護理人才緊缺的現狀。

      2.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1)依附醫學教育模式,護理特色不明顯。采用與臨床醫學本科前期趨同、后期分化的課程結構,基礎醫學課程在教材、授課內容、掌握重點等方面與臨床醫學專業相同,不符合護理專業的知識結構。臨床護理專業課教學內容以疾病診治加護理要點為主,醫療內容占據大量課時,結合護理的教學內容太少,與臨床護理實踐不能緊密結合。

      (2)理論與實踐脫節。先基礎、后臨床、再實習的“三段式”教學,客觀上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課堂、實驗室教學與臨床的脫節,學校教育與社區和社會的脫節。

      (3)課程設置多而全。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結構,課程設置多、分科細,過分強調各學科課程的完整性。以基礎醫學課為例,我校設置達14門、940學時之多,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公布的護理本科基礎醫學課程中只設置了解剖、生化、生理、心理學導論、微生物與免疫5門課程、390學時。這種課程結構容易造成教學內容的交叉重復。

      (4)人文素質教育薄弱。人文課程設置僅能在“兩課”中有甚微體現,距離構建一名合格的高層次護理人才所需的人文素質相距甚遠。

      3.師資隊伍。

      臨床護理師資力量薄弱是目前我國護理教育學界面臨的共同問題。在臨床護理課程教學上,師資以臨床醫生為主,由于不具備一定的護理理論與實踐經驗,往往造成教學內容與護理結合不緊密。在實習帶教上,呈現出大中專畢業生帶教本科生、低學歷教高學歷的現象。

      三、改革的目標與措施

      必須根據醫學科學的發展及其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改革現行的人才培養模式。我校確立的改革思路和目標是:根據“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以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改革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為重點,以培養一支高素質臨床護理骨干教員隊伍為根本,經過幾年的努力,逐步構建起比較完善的,適應醫學科學發展以及軍隊和人民健康需要的能力型、素質型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我們的培養目標定位是:經過4年的本科教育,把學員造就成為具有護理教育、臨床護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級護理人才。圍繞這個目標,我校在以下5個方面進行了系統改革:

      1.改革學制。

      我國目前僅有本科護理院校18所,12億人口、120萬護士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不到1%,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95%。而美國僅有2億多人口,1997年統計注冊護士26萬,護理學士占32%,護理碩士占9%,護理博士占1%[2]。如果把學制由5年改為4年,可以縮短培養周期,改善我國護理人才隊伍的知識結構、學歷結構。根據我校多年的辦學經驗,學制由5年改為4年,配套以對課程體系的有機整合與調整,完全可以構建一名合格的護理本科生所必須的知識、能力、素質。與五年制相比,四年制不僅可以節省大量教學資源,還可以提高招生方面的競爭力,從而提高生源質量。

      2.優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以實際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在四年制的基礎上,改變“三段式”教學,調整課程結構比例,整合課程設置,加強各課程在邏輯和結構上的聯系與綜合,將基礎與專業有機結合,臨床與專業融合。如表1所示,改革后基礎醫學課所占的比例明顯縮小,人文社會科學課、公共基礎課與護理專業課的比例明顯增加,基礎醫學課的學時比例明顯降低。

      (1)拓寬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除“兩課”外,根據培養目標要求所需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開設了護理倫理學、護理教育學、醫學管理學等課程,新增了哲學、大學語文、美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課程。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貫徹“以病人為中心”和“密切聯系實際”的原則,避免人文科學與護理實踐的脫節,引導學員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

      (2)加強工具課程教學。除增加了英語和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的學時數外,開設了醫學統計學,新增了醫學信息檢索與交流(講授文獻檢索及運用Internet網信息)。

      (3)突出護理特色,整合課程設置。基礎醫學課程按照新的學科專業目錄重新整合,如將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的有關內容與實際結合,開設了病原生物學與醫院感染學,減少了教學內容的交叉重復,有效地壓縮了學時。按照護理工作的內在規律及臨床上的共性特點,將原來獨立開設的內、外、婦、兒、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膚等課程進行整合,開設臨床護理學Ⅰ、Ⅱ、Ⅲ,按照病因及發病機制→病情判斷→并發癥→治療原則→護理編排教學內容,突出病情觀察、身心維護等臨床護理職能以及從護理人員角度學習生命科學知識的特色,重視危急重癥監護能力的培養,開設了急救護理學。

      (4)改革見習、實習模式。實行早期接觸臨床,從第三學期開始安排學員分組進入病房,進行課間見習和課間實習,并結合臨床理論課開展床邊教學。學員早期接觸臨床,可以在為患者服務過程中,學會溝通技巧,了解患者的需求,將所學理論及時與臨床實際相結合。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們采取不同的見習、實習模式。臨床護理學Ⅲ、中醫護理學采用課間見習,臨床護理學Ⅱ、急診、心電圖采取課間實習,內科、外科、手術室、ICU安排在第8學期集中實習。這種模式有利于學員充分利用病人資源自我學習。在見習、實習中,由護師全程帶教,培養學員的專業思想,提高學員結合護理實踐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能力。

      (5)規范選修課教學。選修課對于彌補課內教學的不足,完善學員的知識結構具有重要作用。新計劃中,選修課實行學分制管理,規定學員畢業前必須修滿12學分(每20學時記1學分),為拓寬學員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特別規定選修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應占應修總學分的1/3。把老年護理學、康復護理學、健康教育學、科研方法、臨床人際行為學等5門課程列為指定選修課。

      3.改革畢業考核評估方法。

      畢業考核評估必須能夠體現培養目標要求,全面評價學員的知識、能力、素質。我們把考核評估確定為4個部分:臨床護理學理論考試(占40%)、護理專業技能考核(占30%)、綜述與開題報告(占15%)、臨床護理學課程授課(占15%)。

      4.加強師資培養。

      要確保改革計劃的順利實施,必須培養一支臨床護理骨干教師隊伍,逐步實現所有專業課程由護理專業師資全程獨立授課。我校在護理系成立了臨床護理教研室,制訂了《聘請臨床護理教學兼職教員暫行規定》,根據教學需要,從臨床醫學院聘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任主管護師3年以上或具有高級護理職稱的臨床護理人員為兼職教員,給予相應的崗位培訓和待遇,每個聘任期為2年,并要求理論課授課教師參與見習和實習帶教工作,以期經過幾年的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5.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我校目前已成功研制了“基礎護理技術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急救護理學教學及訓練模擬系統”,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實現情節展現和人機交互的特點,提高教學效果。自行設計制造的“氣管插管訓練模型”和“心肺復蘇模型”為學員提供了反復訓練的機會。推廣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變疾病講授模式為護理程序講授模式,提高學員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運用情景模擬訓練,培養學員的溝通技巧。同時,針對不同層次學員特點,有計劃地組織、安排學員參加課外學習班、專題講座、科研小組,讓學員在教師主導下發揮其自覺性、創造性。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新的改革方案在運行過程中,還可能會出現許多問題,改革的效果還有待于時間的檢驗。但令我們欣慰的是,我們的教學改革得到了軍隊業務主管部門和國家教育部的較高評價,教學改革的方案已經被批準實施,而且教育部已正式批準2000年10月在我校舉辦“新世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師資培訓班”。希望我們的做法能夠推動我國護理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