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畢業生就業違約調查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調查對象、工具及方法
1.1調查對象
右江民族醫學院護理學院2011屆護理本科畢業生145名。
1.2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就業的單位級別、就業心態、就業動機、造成違約行為的原因、對違約的看法等共12條目。
1.3調查方法
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法,于2011年6月1日發放問卷到護理本科畢業班。發放問卷145份,回收100份,問卷有效率68.97%。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調查結果
2.1.1護理本科生就業方向及違約情況
護理本科畢業生簽約三甲醫院人數占73.00%,有12.00%的畢業生未就業或選擇其它行業,其中有13.o0%的畢業生有違約行為,造成護理本科畢業生違約主要原因是就業層次的提高及家庭因素兩方面。
2.1.2護理本科生就業心態、就業動機
大部分護理本科畢業生在就業上贊同先就業后擇業,就業動機以自主意愿相符為主體。
2.1.3護理本科畢業生對違約問題的看法
有42.o0%的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認同個人前途比較重要,不惜違約。在對違約行為認識上8.95%的畢業生認為違約沒有影響。
2.2分析
2.2.1護理本科畢業生就業及違約情況分析此次調查結果顯示73.o0%的護理本科畢業生選擇在工作環境及待遇較好的三甲醫院,僅有15.00%的畢業生選擇二甲醫院,還有12.00%的未就業或選其它。在違約的畢業生中53.85%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就業層次。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的床護比仍不足,社會對護士的需求量還很大。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護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醫院為了自身的發展也急需具有扎實護理理論知識、有良好職業道德、有能力、能創新的高學歷護士到醫院承擔教學、管理、科研等工作,因此護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前景良好。而護理本科畢業生在就業時的期望值也較高,他們也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73.o0%的護理本科畢業生就職于三甲醫院。在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下,大部分的畢業生是獨生子女,出于照顧父母的初衷,調查顯示46.15%的畢業生就業時會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優先考慮回生源地就業。當這一條件不能滿足時,畢業生會擇中選擇離家近的城市就業,期待條件成熟后把父母接到所就業的城市居住,但我國的房價居高不下,對于初入社會的畢業生來說買房是遙不可及的事,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畢業生都會選擇違約回到生源地,避開在異地購房的壓力。
2.2.2護理本科畢業生就業心態及動機不端正此次調查表明在就業過程中有72.00%的畢業生贊同先就業后擇業,28.00%的畢業生堅持自己意愿。在就業動機上,48.oo%的畢業生遵循自己的意愿;有20.o0%的畢業生擔心找不著工作而草率簽約;有17.00%的畢業生簽約時老師及同學都說好,但自己對用人單位不是很了解;有12.o0%的畢業生聽從父母的意愿。畢業生在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前,遭受來自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的壓力,擔心找不著工作而草率簽約,簽約后又不僅僅滿足目前的單位,又尋求另一待遇及發展更好的單位,遇上后就違約。同時畢業生獨立性不強,沒有主見,依賴性較大,承受不了太大壓力。他們的擇業決策更多的是依賴他人,尤其是家長,把自己的命運交由家長或朋友駕馭,缺乏主見,見異思遷,反復無常,因而常常違約L2J。
2.2.3護理本科畢業生對違約的認識不足本次調查顯示,8.95%的畢業生認為違約行為沒有任何影響;69.O0%的畢業生認為違約行為是個人誠信的丟失;26.37%認為有損學校聲譽;13.43%認為違約會浪費用人單位的人力及財力;16.92%認為影響其他同學的實習與就業。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仍不成熟。在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有部分學生在求職中沒有正確的競爭意識,存在過分講實惠,追求良好的社會聲望、寬松的工作自由空間、良好的社會和自然環境的缺點,缺乏長遠眼光【2J。因此畢業生中存在為了自求更好的工作環境及待遇,不惜一切代價違約。在校期間,學校沒有加強對學生的法律教育,致使大學生對法律知識了解不足,不重視法律,更不用說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可見,畢業生對違約的問題認識不足,沒有意識到違約給畢業生、就業單位及學校造成的不良影響。
3討論
3.1護理本科畢業生應當理性就業,客觀看待就業形勢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生力軍,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大學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的個人意愿,更要教育廣大畢業生把個人意愿同國家需要統一起來,在擇業時多考慮國家的需要,到國家最需要的地區和行業就業,幫助畢業生在集體主義原則指導下擇業。同時,要教育畢業生克服狹隘的功利主義思想,在擇業時,不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物質待遇和生活條件。同時國家要提高對護理人員的待遇,多關注護理人員的生活、住房問題。通過一些優惠政策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違約率。
3.2加強就業指導面對畢業生復雜的擇業心態,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和責任教育,采取宣傳典型、樹立榜樣等多種形式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引導畢業生正確就業。另一方面要加強畢業生的心理輔導,全面認識和理解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式,轉變就業觀念,正確認識自我。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輔導、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就業誠信意識【2】。學校應為學生提供真實、有效、全面的就業信息。學校可以對往屆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隨訪,收集招聘單位有關待遇的信息及就業的滿意度,客觀地反映給應屆畢業生參考,避免畢業生盲目簽約。
3.3加強在校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誠信是關系到其道德修養、個人信用的大問題,也是其成才和從事專業工作的基本要求,更關系到市場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的規范與否。因此,我們要在大學生中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要把誠信教育納入大學生德育和入學、畢業教育之中,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使畢業生既要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又要覆行法律所賦予的義務,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把學生培養成為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人。學校還應開設法律課程,通過課程讓學生知法、懂法、守法。讓在校學生意識到違約對自己、學校、用人單位帶來的不良影響,及違約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及經濟責任。使學生在就業問題上態度嚴謹,從而降低違約率。
4結論
降低護理本科畢業生就業違約率,需通過多方共同努力。護理本科畢業生的心理因素影響著就業的選擇,畢業生在就業中應端正就業的態度;學校應提供廣泛、準確的就業信息,給予畢業生及時的心理輔導,協助畢業生客觀、理性就業;招聘單位應提供真實的就業環境、待遇及對用人的要求;國家應關注護理人員的生活、住房問題,通過政策提高護理人員的待遇。總之,護理本科生端正就業態度;學校提供準確、有效的就業信息并給予畢業生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國家通過政策改善就業環境及待遇是降低違約率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