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三明治教學法護理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抽取新疆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護理本科生2012級78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36人和對照組42人,實驗組再次分6組,每組6人。實驗前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上學期期末平均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三明治教學法,通過引入教學內容、小組討論、小結匯報、“金魚缸討論”、總結等五個階段完成學習。
1.2.1引入教學內容。教師用10min進行簡單而吸引人的開場白,先簡單介紹糖尿病的概念、流行病學、病理生理、治療護理等;列舉學習目標和問題;組織學生分組。
1.2.2小組討論和交叉學習。學生分組討論和交叉學習時間均為10min。教師隨機發給每組一個問題,組員開始查閱資料并參與第一輪討論。討論結束后,緊接著進行交叉學習,學生重新分組。此時,每一組的同學都帶有6個問題的答案,每位同學分別向小組的其他成員介紹剛才的討論結果。此環節為時10min。
1.2.3小結匯報。通過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推選出對所討論問題掌握最為準確、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分別在3min內對自己小組負責的討論內容進行匯總。之后,由老師用20min進行有側重的總結,注意糾正一些錯誤或不清晰的概念,并使用2個以上臨床案例講解本節知識點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進一步鞏固學習內容。
1.2.4“金魚缸式討論”總結后,由教師根據臨床實際提出護理問題,抽取組長以外的另一名同學參與“金魚缸式討論”,其余同學也可為本組參與討論者加油助威、出謀劃策。此過程持續10min。
1.2.5總結。教師利用10min時間對當天所學做出總結。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評分,并將成績納入期末考試總成績。課后,教師提出的典型案例,要求學生結合本課知識點,撰寫案例分析報告。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對一般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計量資料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進行統計推斷,檢驗水準取雙側α=0.05。
2結果
2.1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理論及實驗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案例分析成績及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學生實驗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教學反饋結果比較
教學反饋問卷結果比較顯示:兩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方法反映不同,實驗組學生對“三明治”教學法認同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提高人文關懷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反饋結果。
3討論
“三明治”教學法以小班團體為單位進行相互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與此同時,“三明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適用大班級,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和教師要求都很高,討論相對膚淺,問題的解決也較為局限等。因此,在方法學上注意在傳統大課、PBL/TBL/DBL、三明治教學法、微格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之間求得平衡,注意因材施教,整合不同教學方法,促進師生之間交流與溝通,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作者:彭巧君辛麗萍陳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