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表皮生長因子在口腔潰瘍的療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觀察指標
于治療3d后對兩組患者潰瘍疼痛程度、充血程度、潰瘍最大直徑變化進行評價。疼痛和充血均分4級,以0~3分分別表示消失、減輕、無明顯變化以及家中;最大直徑的變化同樣分為4級,以0分為完全消失,1分為縮小1/2~2/3,2分為無明顯變化,3分為增大。將上述3項內容的評分相加,以0分為愈合,1~2分為顯效,3~5分為好轉,≥6分為無效。統計兩組患者潰瘍愈合時間。
統計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結果
療效及愈合時間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愈合時間對照組(7.74±2.17)d明顯短于(3.38±1.32)d。上述比較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不同時間愈合情況在治療1~14d時觀察組患者潰瘍愈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口腔潰瘍的病因十分復雜,與免疫、遺傳、感染以及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心理狀況等均有相關性[2]。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壓力的增加,其發病率越來越高。復發性口腔潰瘍,又稱為復發性阿弗他口炎、頑固性口腔潰瘍等,正常人群中復發性潰瘍的發病率高達10%~30%,在諸如學生等特定人群中的發病率更是高達50%~60%。口腔黏膜非特異性炎癥損害為其最為重要的組織病理學改變。由于其病因不明,治療仍以對癥治療為宜,同時積極預防繼發感染,促進潰瘍愈合,縮短療程[3]。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治療方法僅能減輕潰瘍程度,降低發病頻率,對于復發并不能有效預防。
表皮生長因子是一種可以有效促進細胞分裂的活性因子成分,對于上皮細胞、內皮細胞以及纖維細胞等多種細胞均有促進增殖的作用。同時該藥物也是一種趨化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這些特性使其可以有效促進組織進行修復,治療各類創傷。有研究發現,生長因子對于中胚層細胞分裂、血管和肉芽組織形成均有促進作用[4],可以縮短創面的愈合時間[5]。也有研究發現口腔黏膜可以分泌表皮生長因子,參與到口腔黏膜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來,而當口腔發生潰瘍是,各種來源的表皮生長因子減少[6],降低了口腔黏膜上皮的再生能力,抑制了其愈合。近年來隨著其在臨床的應用其生物學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7-8]。該研究中經過3d的治療觀察組患者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而隨訪14d以內,觀察組患者愈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創面平均愈合時間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說明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實施表皮生長因子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縮短病程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作者:鄧利軍巖單位:六盤水市水城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