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農村合作醫療在實踐中的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基金管理和監管體系不成熟
醫療衛生機構自立名目分解收費、超標準收費、延長住院時間等。問題綜述為三點。①相關機構組織建設落后。缺少新農合結報服務中心,涉及到的醫療費用報銷工作全都是由農醫辦來做,致使當地的農醫辦扮演多重角色,既具有管理層的角色又兼任執行層的任務,性質、職權模糊不清。②對基金運行風險的認識不足。邯鄲地區運行新農合基金尚處開端階段,政府對基金運行風險的認識也剛剛開始,且該制度運行以來較為平穩,政府還未形成一套防范基金風險的制度,自然也未形成與之相對應的預警體系。③監管體系建設亟需提高。邯鄲市當地的監管工作就是由政府完成,社會監督機制尚未完成,群眾監督機制也在形成過程中。這樣,相關政府部門也就是衛生部門既是監管者承擔新農合管委會的責任,同時又是投資人、委托人和資產管理者,政事不分。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缺乏有效法律保障
當前,邯鄲市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是在市縣級政府以及醫管辦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下運行的,還沒有成熟、系統化的法律法規。新農合制度關系農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客觀需要法律法規來保障該體系的建設,從而推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的發展。此外,在財政投入方面也應該由法律來明確。否則,一方面,不利于對財政支出的監管;另一方面,政府決策的公正性難以確定,容易出現隨意性和反復性。總之,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來規范政府操作,對確保該制度的公平使用、對推動新農合制度的正常運行都是必要的。
3.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亟需完善
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在新農合發揮著重要作用。從邯鄲市的實地情況來看,大多數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要滿足當下農村居民看病的多層次需求,在規模方面、在服務水平方面還需大幅度提高。同時醫療衛生服務團隊缺乏自身建設,有些醫師護士欺瞞和私自收取病人錢財。另外,醫務人員的就醫水平也亟待提高。
4.管理人才短缺及管理手段落后
新農合工作開展后,邯鄲市鄉鎮成立了農醫所,但工作人員大都由鄉鎮內部調配,由計生辦、財政所、民政所等部門抽調兼職組成。在鄉鎮機構改革核編中,沒有農醫所機構、編制及工作經費。由于農醫所工作量大、工作面廣且服務群體整體素質較低,工作人員又沒有固定經費,這嚴重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另外,都是抽調人員,本身還承擔著其它工作,這就出現工作隊伍不穩定、工作人員更換頻繁、責任心不強等情況。參合住院農民報賬時難以找到報賬員以及報賬時限過長,報賬后賬務處理不及時,參合農民資料微機錄入及家庭臺帳建立等工作滯后,嚴重了影響新農合作的開展。
二、完善邯鄲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對策
1.提高農村衛生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
借鑒國外經驗,英國、韓國、泰國的實踐證明,解決廣大農村居民的醫療問題僅靠醫療保障機制是不行的。原因在于缺乏醫務人員和服務機構以及衛生服務利用上的約束與限制,農村居民很難能夠獲得價格又低廉服務又優質的醫療條件。國外相關情況告誡我們:要提高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政府就要做好農村地區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確保醫務人員具有規定的業務素質,同時確保提高相關人員服務積極性的提高。在這方面,巴西的做法是:通過確保農村醫務工作者可獲得城市同類人員工資的2倍左右來激發他們在農村開展醫療服務的積極性。
2.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
由于邯鄲各縣域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存在差異,各個家庭經濟狀況也存在差異,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是客觀現實的需要。該體系可以構建四層。①對基本醫療提供保障。其目的是通過一種正式的醫療保障制度安排,確保參合人員能公平享有基本醫療資源。②對非正式醫療提供保障。在參加新農合的同時,政府鼓勵參合人員通過多種渠道獲得醫療保障,比如參加集體投保(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協會等)為參合人員看病提供新農合保障外的補充。③發展商業醫療保險業務。商業醫療保險業務主要是對醫療保障水平有更高需求的人群。這種醫療模式主要面對的對象是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村居民。④構建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該救助制度主要是為農村大病醫療和農村特殊人群(失獨群體、五保戶等)的醫療提供保障。
3.堅持以人為本,把服務村民、方便村民放在首位,建立高效規范的運行體系
擴大定點醫療機構布局范圍,簡化轉診手續,改進報銷程序,提高報銷效率。此外還要提高審核、報銷經辦機構服務水平和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新農合制度的感召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4.加快新農合制度的網絡化建設
落實裝備和人員培訓工作,建立權限“新農合”信息系統管理網絡,實現新農合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加強其網絡化建設。新農合制度的落實及運行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對這些大量數據的處理需要現代完善的網絡技術的支持。新農合制度對網絡技術的應用會其健康、快速安全有效運行創造客觀條件。
作者:李建萍柴羽陽單位:浙江萬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