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現代醫學實驗教學設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醫學實驗教學設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重組教學實驗室,理順實驗教學管理體制

      針對多年形成的教學實驗室存在的不利于實驗教學的弊端,將分散設置和功能相同或相近的教學實驗室進行了調整、合并。重組后,教學實驗室不再隸屬教研室,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院管為主,學院成立實驗中心,由主管實驗室的副院長任主任,統一管理教學實驗室。通過重組,我院教學實驗室的數量由原先17個教學實驗室的60余間實驗室減少到9個教學實驗室的38間實驗室,即:①形態學教學實驗室,由原組織胚胎學、病理解剖學和人體寄生蟲學教學實驗室組成,可同時為220人提供實驗;②機能學教學實驗室,由原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和醫學心理學教學實驗室組成,可同時為288人提供實驗;③人體解剖學教學實驗室,可開設系統解剖、局部解剖、斷層解剖和影像解剖的實驗課;④細胞生物學和醫學遺傳學教學實驗室;⑤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實驗室;⑥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⑦生物醫學工程教學實驗室;⑧診斷學教學實驗室;⑨手術學教學實驗室。教學實驗室在結構和資產上的重組,解決了小而全及小而不全造成的功能性缺陷和設備閑置、重復配置的問題,以學科、學科群及新的專業調整為目標,組建結構完整、功能齊全、集中管理、環境優雅的現代化教學實驗室,為實驗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了堅實基礎。新成立了分子醫學教學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學實驗室。分子醫學教學實驗室可同時為150人開設分子生物學實驗,滿足了我院7年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不斷增長的需要。多媒體教學實驗室有60臺計算機,通過局域網與校園網對接,除上課外,對學生開放,可瀏覽網絡教學課件和網上教學資源。

      2師資隊伍建設是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的關鍵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教師既是理論課的講授者,也是實驗課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其教學觀念、業務水平和對教學改革的熱情直接影響著實驗教學改革的成敗。

      2.1實驗室主任

      實驗室實行主任負責制。任命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實驗室主任,其中兩位為博士生導師、三位具有博士學位。這些主任在原教研室或研究所的職位、研究室和辦公室保持不動,照常擔任所從事學科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和研究生指導工作。

      2.2實驗室專職人員

      實驗室專職人員由實驗技術人員組成,按教學任務的多少和一定的職稱比例,從各相關教研室抽調。實驗室專職人員承擔實驗準備、實驗室管理、儀器的維護與維修、實驗標本與切片的制作等任務。

      2.3實驗課指導教師

      實驗課指導教師由各相關學科的教師擔任,這樣做的好處是:①維護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從而保證實驗課的教學質量;②便于科研成果向教學的轉化,可使實驗教學始終處于學科前沿;③可推動相關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從而推動學科發展;④可造就一支理論功底深厚、實驗技術嫻熟的師資隊伍;⑤有利于實驗技術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⑥可促進實驗室的對外開放,提高設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

      2.4加強對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

      為確保新實驗教學體系的成功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對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進行培訓:①開展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學觀念的研討活動,邀請教育學專家來院作教學方法學術講座;②舉辦多期計算機應用和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班,以提高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③有計劃地選派青年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去國內外進修學習、參觀訪問或參加教學會議;④對綜合性實驗,須由骨干教師進行課前預實驗,然后再培訓其他教師。

      3以現代技術提升實驗教學手段

      在實驗室調整、重組的同時,不斷加大經費投入,使實驗室環境和設備條件明顯改善,如:①形態學實驗室的顯微鏡和實驗臺凳全面更新,實驗室實現了多媒體化,其閉路電視系統可同時播放5套教學節目;②通過大量配置微機和Powerlab機能實驗系統及建立局域網,實現了機能學實驗的微機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③解剖學實驗室全部配備了不銹鋼尸體解剖臺,每個房間均安裝了大功率空調、換氣系統和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設備,購置了新型斷層帶鋸機和生物塑化設備等;④為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更換了層析、電泳、離心和分光4大生化技術的教學設備,增添了開設分子生物學實驗的常用設備;⑤診斷學為我校的優勢學科,主編了衛生部規劃教材《診斷學》第1~4版,現為其實驗室配備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設備,實驗診斷、檢體診斷和影像診斷的教學設備得到了全面更新;⑥手術學教學實驗室始建于1957年,按手術室標準配置,經過建設,全面更新了手術器械,添置了大型手術顯微鏡示教系統、電刀、電子心肺復蘇示教模型、全身麻醉機和心電監護儀等。實驗室裝備條件的改善使開展創新性實驗成為可能。

      4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

      在傳統的實驗課上,老師將實驗原理、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均詳細地講解或示范,學生只要“照葫蘆畫瓢”地按步驟操作,就可得出結果。這種實驗教學方式不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新實驗教學模式必須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突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建立科學的、具有時代特色的、跨學科聯合的新型的實驗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達到培養合格醫生的目的。

      4.1機能學實驗課程

      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實驗課融為一體,形成一門獨立的跨學科、多層次、綜合性的新型實驗課程—機能學實驗,系統地顯示機體功能活動的整體性內在聯系。依學生層次的不同,該門課程有90~110學時。教學內容為:①機能學科基本實驗;②具有明顯特色而不能融合的各學科經典實驗;③按人體系統的融合性實驗;④學生自主設計性實驗;⑤病例討論。第1、2類實驗約占總學時的1/5,第3類實驗約占總學時的3/5,第4、5類實驗約占總學時的1/5。將心理學融入機能學實驗是該項改革的特色之一,基本的依據是心理活動必定會對機體多個系統的機能和代謝產生影響,目前已成功開設有“大鼠學習、記憶與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人的學習與記憶實驗”和“情緒對機體生物電、呼吸和免疫功能的影響”3個實驗。機能學實驗課程改革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和參與熱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和團體精神,促進了學科間的交叉和融合,優化、拓寬及深化了教學內容,節省了實驗經費、學時和教學人員,實現了資源共享,鍛煉出一批既掌握了機能學綜合知識、又懂管理的新型教師和實驗師隊伍,顯示出明顯的效益和生命力。

      4.2人體解剖學課程

      將系統解剖、局部解剖和斷層解剖融合起來,開出了以尸體解剖操作和觀察為主的解剖學課程。以世界著名的《GRANT''''SDISSECTOR》(第12版)為藍本,編寫了滿足教學大綱需要的《解剖學操作指導》。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大幅度減少理論課的講授,將原來不足48小時的實地解剖操作增加至144學時。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尸體解剖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效地培養了其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3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

      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與理論課分開單獨設課,依學生的層次和專業而有42~70學時不等。該課程與理論課交叉進行,緊密配合,形成了“分而不離,相互促進”的局面。現正在醞釀為學生開設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

      4.4手術學課程

      手術學課程是從外科學中分出單獨成為一門以培養學生手術技能為主的實驗課程。該課程以現代外科手術的發展為基礎,全面更新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如:增添了顯微手術實驗、心肺復蘇等。改革考試方法,以錄像及VCD考試代替以往的閉卷考試,取得良好效果。該實驗室還設立了“榮譽長廊和名人殿堂”,集中展示對手術學學科建設和教學工作做出重大貢獻的本校教授的照片、生平和事跡,起到了教書育人的作用。

      4.5形態實驗學課程

      形態實驗學課程是形態學實驗室為臨床醫學專業(五、六、七年制)學生開設的選修課。在學生修完組織胚胎學和病理解剖學課程(理論及實驗課)的基礎上,為其開出融合性的形態實驗學課程,使學生得到形態學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法的訓練。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形態學實驗設計、實驗方法、實驗技術、常見儀器應用、實驗動物選擇及實驗操作,18個形態學融合實驗,1~2個學生設計性實驗。

      4.6實驗病理學課程

      實驗病理學課程是病理解剖學教研室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聯合利用形態學實驗室和機能學實驗室的條件為臨床醫學專業(五、六、七年制)學生開設的選修課。該課程在保留傳統的細胞形態觀察的同時,更加注重分子水平的機能代謝與形態改變的內在聯系,強調形態與機能的統一。該實驗的總論部分主要介紹現代病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各論部分重點學習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腫瘤的實驗病理學。

      4.7分子生物學技術課程

      分子醫學教學實驗室現已承擔了研究基因工程、免疫學和分子病毒學的實驗教學任務,即將為七年制學生開出分子生物學技術課程,將分散于各相關學科中的共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提煉出來,使以前只能示教的內容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上述實驗課程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念,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和自我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現代醫學發展的實際需要。

      5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核心與基礎

      教材是培養人才過程中的知識載體[2],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故每門實驗課均應有自己的實驗教材(設計性實驗除外)。我院積極組織教師編寫實驗教材,1999年以來,我院教師主編的11門實驗教材由人民衛生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些教材是:①七年制規劃教材《局部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和全國協編英文版《RegionalAnatomy》(吉林科技出版社),均系理論與操作指導混編教材;②《醫學機能學實驗教程》(山東科技出版社);③《形態實驗學》(山東科技出版社);④《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實驗講義》(科學出版社);⑤《病理學實習指導》(人民衛生出版社);⑥《描述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指導與彩色圖譜》(科學出版社);⑦《細胞生物學實驗》(科學出版社);⑧《生理學實驗指導》(人民衛生出版社);⑨《藥理學實驗教程》(山東科技出版社);10《醫用分子生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為配合理論和實驗教學,供學生自學,還編輯、出版了許多多媒體CAI課件、視聽教材和幻燈片,如:《呼吸系統多媒體CAI課件》(人民衛生出版社)、《斷層解剖學多媒體CAI課件》(山東省出版總社)、《運動系統》視聽教材、《骨髓細胞學檢查》視聽教材和《實用手術學》視聽教材(均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等。

      6建立良好的實驗教學運行機制

      山東大學醫學院歷來十分重視實驗教學,管理嚴格。除認真執行上級有關文件和規定外,還建立了本院的一系列規章制度。

      6.1專家議事制度

      醫學院建立了由17位知名教授組成的教學委員會,教學實驗室的建立、撤銷和調整必須經過該委員會認真論證,實驗室建設方案、實驗教材的選用等須經該委員會討論通過,教學委員會還不定期對實驗教學進行評估,以督導實驗室的工作。

      6.2建立實驗教學協調小組

      在教學實驗室建立了由實驗室主任任組長的實驗教學協調小組,該小組由相關教研室及研究所的教學主任和部分實驗人員組成,負責研究實驗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方案和協調日常實驗教學。

      6.3建立實驗室年度檢查制度

      每年11月份組織專家對實驗室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6.4鼓勵開設創新型實驗

      普通實驗按理論課的60%計算學時,而創新性實驗則高于理論學時,在實驗經費的分配上向創新型實驗傾斜。

      6.5重視實驗教學研究

      現承擔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省部級和校級實驗教學研究課題10余項,醫學院還設立了院級教研項目。經過幾年的改革和建設,我院的實驗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由學生自行設計并于微生物和免疫學教學實驗室內完成的“新型抗病毒武器構建藍圖”,在中國科協和共青團中央聯合主辦的“諾基亞”杯全國高校“實現可能”創意大賽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我們的體會是:①教學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改革的重點應是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和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3];②改革方案的制定不能人云亦云,必須以本校的師資狀況和教學條件為依據,形成自己的特色;③必須調動和保護教師的教改積極性,沒有高水平教師的積極參與,一切教學改革只能是紙上談兵;④教學改革必須周密計劃,穩步推進,切忌暴風驟雨般地改來改去;⑤必須考慮學科特點,依不同的學科制定不同的改革方案,不能一刀切;⑥在實驗室的建設上,必須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建立兩者間的互為推動機制。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色图校园春色|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