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跨專業式醫學教育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IPE的優勢與阻力
IPE存在多方面的優勢,同時也有著實施上的阻力和困難(見下表)。IPE可以減少交流障礙,提高工作效率,增進不同專業部門間的相互理解和配合,提高診斷的敏感度。南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更提示了IPE有助于新觀點、新思維的開發,而與不同專業人群協同合作,更能有效提高合作效率,加強各科室間的聯系,促進資源開發。學生更能從團隊協作中獲得對復雜病更多、更全面的知識。但在現有醫療體系下,各科、各專業都有著自己的一套運行程序,從個人的觀念態度到基金來源,從價值觀的改變到具體細則的建立,IPE的實施將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
二、IPE的實踐
協同合作的成功實施有著許多關鍵點:各成員要有強的整體觀念,對自己的專業所能不盲目執著,能理解尊重其他專業的意見和建議;不同專業間要共同承擔預后及風險,醫療工作是一個整體,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以某一個專業為核心,不同的專業為了共同的患者利益各獻其力;清楚各專業的職責,明確各專業的局限性,盡可能地選擇最合適的專業提供最正確的干預;協同合作中存在靈活變動性,一切以患者利益為先,不可推卸自己的責任,也不可固執己見。除了個人觀念外,一個優秀的教育者也是成功開展IPE的關鍵所在。IPE教育者需要開發新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從多專業合作小組中獲取知識和信息。為了成功實施IPE,其他各種教學方法均可靈活應用結合至IPE教育中去,如,實踐式教學(Practice-basedlearning)、啟發式教學(Stimulatedlearning)、問題向導式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以及以學生為向導的跨專業教學(Student-ledinterprofessionallearning)等。
1.實踐式教學(Practice-basedlearning)無論是實際工作中還是在高級教育體系中,合作已成為發展的趨勢。英國國家衛生局為實施多專業合作,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衛生系統的成員必須經受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以保證一定的醫療技能;聯合培養及跨專業訓練必須涵蓋交流技巧的訓練;所有醫學專業需要進行跨專業的公共課程教育,這些公共課程要涉及多個科室部門的多技能團隊訓練,且不能僅局限于教堂授課,要同時有實踐課程;要專門設立訓練課程以培養領導力以及多專業合作項目,從而強調了IPE與實踐相結合。
2.啟發式教學(Stimulatedlearning)啟發式教學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大學生及研究生教育中。運用實驗室、模型、網絡平臺等,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生對真實臨床工作的自信心。有報道指出基于啟發式教學基礎,學生可以獲得團隊協作的寶貴經驗,有效培養其領導力,提高學生的臨床工作能力。在啟發式教學中,由導師帶領在醫療實踐中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不僅了解臨床工作,并提供相應的循證醫學證據,當學生進行跨專業團隊工作時,要給予一定的工作總結,學生與導師間保持良好互動,鼓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問題向導式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最大限度地去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導師的指導下,從臨床出發,由學生提出學習目標和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加上團隊協作,帶著問題進行觀察、相互探討與學習,進而找到問題的答案。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鼓勵學生相互協作,與不同專業的學生交流學習,開闊視野,獲得更多方面的信息。可見,PBL教學引導下的團隊協作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其他專業的認同感,有利于IPE的開展。
4.以學生為向導的跨專業教學(Student-ledinterprofessionallearning)在以學生為向導的跨專業教學中,并不一定需要一個專業人員當導師,學生本身就可以充當這個角色。學生導師擁有和其他學生一樣的背景和相似的經驗,從而會擁有與專業導師不一樣的視角,在團隊協作中,更容易引起其他學生的共鳴,從而起到更好的帶動與推進作用。在跨專業教育中,需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團隊中的一個人去影響下一個人,大家互相影響,形成一個正反饋效應環,越多的人投入其中就能獲得越大的效益。四、IPE在繼續教育中的應用繼續教育中的IPE是指2個或2個以上醫務專業人員相互學習交流,以促進合作,提高醫療質量。其宗旨在于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協作能力,以保障醫療安全。網上在線的專業學習交流是繼續教育IPE的主要平臺之一。通過海報展示、演講匯報、模擬表演等多種方式,可評估團隊的協作成果。為更好地實施繼續教育的IPE,如何設計安排課程,如何開發利用教學工具均是需要考慮改進的環節。五、IPE誘導下的跨專業合作醫療南加州醫科大學啟動了一項基金項目,目的在于從多個專業的學生中選拔和培養跨專業合作人才。這項計劃從6所不同的醫學院中選取學生,進行2個學期的IPE教育,學生以跨專業團隊的形式分成不同的小組,去完成一些醫療項目。調查結果顯示,當學生完成項目后,對彼此的理解度增加,對協作項目的滿意度高,并且減少了死板教條地宣講,學生能得到更多的主觀能動性,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素質。另外,在IPE理念的帶領下,跨專業合作式的大型醫療中心也已開始建立。歷經3年的籌備,拉斯維加斯在2009年8月成立了一個多機構、跨專業的大型醫療中心。他們總結了中心建立之前以及運營第一年內所遇到的各種挑戰,其中包括:協調協商合并多所機構大學;醫療中心內職務崗位的調整和明確;各協作單位區域的劃分;不同機構的整合問題;合并后的培訓教育規劃;跨專業教育的實施等等。在我國,也有學者嘗試著通過國際聯合培養的方式建立跨學科、跨文化、跨年級的互動教學模式。總之,盡管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阻力和困難,其效果評價也有待更大型的對照實驗證明,IPE還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預示著未來醫療從分工細化向協同合作的發展趨勢。
作者:陳冬平馬熠熠朱玉嫻徐成鋼單位: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腎臟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