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神科醫學心理學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精神科醫學心理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精神科醫學心理學論文

      一、資料與方法

      1.1納入與排除

      1.1.1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為國內臨床精神科醫生的正常群體;②研究類型均為隨機抽樣,群體問卷調查;③研究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作為測量工具;④文獻的數據必須包含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數和標準差。

      1.1.2排除標準①研究對象有軀體疾患或精神障礙或近期遭遇急性應激事件;②同一研究數據用于2篇或以上發表文獻的,只計1次;③資料不完整或數據有明顯錯誤而導致結果不可信的文獻。

      1.2檢索策略

      SCL-90是當前臨床應用最多的一種自評量表,能簡便、準確地刻劃調查者自覺癥狀,反映問題及其嚴重程度和變化,且我國絕大部分精神科醫生的心理健康調查采用SCL-90分析,故本研究以“精神科醫生”、“心理健康”、“SCL-90”、“90項癥狀自評量表”為關鍵詞檢索搜索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萬方數字化期刊庫,以“Chinesepsychiatrist”、“mentalhealth”、“SCL-90”、“90Symptomchecklist”檢索OVID醫學全文期刊數據庫。檢索時間均為1989年1月-2013年3月31日。

      1.3文獻質量評價及資料提取

      在上述數據庫中根據關鍵詞初步獲得文獻,剔除重復文獻和重復發表數據,查找相關文獻的全文,對文獻進行納入和排除。納入文獻的所有數據用Excel2003表格統一提取、整理,提取研究樣本量、年齡、SCL-90各因子的均數及標準差、研究發表的年代、研究涉及醫院所處的地域等基本數據。本研究根據Stroup等[4]和Olmos等[5]就觀察性試驗的質量評價方法對文獻質量進行評價。根據符合的百分率分為3個等級:A等符合率>80%,B等符合率為50%~80%,C等符合率<5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Cochrane協作網提供的RevMan5.2完成統計。異質性分析使用χ2檢驗,當I2值為25%、50%和75%時,則分別代表輕度、中度及高度異質性[6]。該類研究中異質性產生因素多,異質性一般較大,本研究分析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SCL-90量表共包括為強迫、抑郁、焦慮、精神病性、人際關系、敵意、恐怖、偏執、軀體化9個因子,以這些因子為分析指標,選擇加權均數差(WMD)為統計量,進行觀察性Meta分析,并將各因子與全國常模[2]進行比較。采用失安全系數分析法進行發表偏倚分析,根據公式Nfs0.05=(∑Z/2.33)2−k計算。其中k為納入研究(文獻)的個數,Z為各獨立研究的Z值(通常先計算各研究的t值,然后通過近似公式Z=t來獲得Z值)。

      二、結果

      2.1納入文獻基本信息

      共納入11篇符合條件文獻[2,3,8-16],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共納入725名精神科醫生,數據分布于全國多個省市,研究均采用隨機抽樣、問卷調查,以SCL-90癥狀自評量表為問卷調查內容,均包含了SCL-90各因子的均數和標準差。見表1。

      2.2Meta分析結果

      精神科醫生與全國常模[7]相比,SCL-90中軀體化、抑郁、焦慮、敵意、恐怖5個因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迫、人際關系、偏執、精神病性4個因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2~10。

      2.3發表偏倚分析

      9個因子的Nfc均較大,軀體化因子為167,強迫因子為171,人際關系因子為154,抑郁因子為155,焦慮因子為203,敵對因子為150,恐怖因子為188,偏執因子為180,精神病性因子為175,說明發生發表偏倚的可能性較小,該Meta分析結果穩定。

      2.4敏感性分析對納入文獻逐一剔除進行分析,結果基本一致,說明研究的結果穩定較好。

      三、討論

      有研究表明不同職業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各不相同,與其他職業相比,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17]。一般來說,醫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與所處崗位的風險呈正比,風險越大的科室,醫生越易出現心理問題[18]。由于服務人群和工作環境的特殊性,精神科醫生往往較一般醫務工作者承受了更多的風險和壓力。他們服務的對象是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帶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性和危害性,其自傷、自殺、逃跑、傷人毀物等沖動行為及對疾病的無自知力狀態,大大增加了精神科醫生的工作量,甚至危及到精神科醫生的人身安全。賴成美等[19]對精神科醫務人員受到來自患者傷害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精神科醫務人員中92.5%受到過軀體傷害,91.3%受到過精神傷害,87.5%受到過性騷擾。Nolan等[20]認為來源于患者的暴力是精神科一個嚴重的工作場所問題。這種重壓力和不良的工作環境使得精神科醫生日常工作相當沉重,無形中加大了精神科醫生的精神負擔,從而較其他臨床科室的醫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失衡。Deary等[21]發現精神科醫生比內科和外科醫生有更高的神經質,報告較高的工作相關的情緒枯竭和嚴重的抑郁。本次的Meta分析也發現,精神科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焦慮、軀體化、抑郁、敵意、恐怖方面。蘇格蘭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公共管理和防護部門以及衛生與社會工作的職員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率較高[22]。由于心理精神疾病表現方式多種多樣,或起病隱匿,或癥狀不典型,而且大多數人仍懷有“得了心理精神疾病不光彩”的想法,對疾病羞于啟齒,難免在訪談治療中隱瞞病情;再加上目前心理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主要以患者、家屬敘述的癥狀為主,缺乏像軀體疾病“顯而易見”的實驗室數據、影像學改變等,這些都需要精神科醫生花費更多的熱情和心力去從事臨床活動。而且心理精神疾病大多屬于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且易復發,治愈率低,患者及家屬對醫生的高期望值與現實存在一定差距,這種缺乏職業成就感的治療現狀常會使精神科醫生產生緊張焦慮、壓抑郁悶的不良情緒。如果精神科醫生心理健康長期失衡,健康狀況不佳,且得不到及時的干預及有效的治療,則會帶來多種危害,如造成醫生個人精神功能效率減退,直接影響到對疾病的判斷及治療;還會影響與家人、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甚至引發多種身心疾患,例如高血壓病、消化性潰瘍等。因此,作為精神科醫生,除了有專門的醫學知識和精湛的醫療技術之外,自身也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健康的心理狀態,積極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綜上所述,基于當前研究證據,精神科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應改善工作醫療環境,尋求適宜有效的心理減壓途徑,加強自我心理健康保健。

      作者:盧夢婕郭麗琳唐國華秦懇楊英黃燕張帆王佑娟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