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村義務教育

      農村義務教育范文精選

      前言:在撰寫農村義務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農村義務教育

      (一)義務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滯后性的現實情況對義務教育階段滲進職業教育內容提出了要求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義務教育還相當薄弱。九年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經費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大量學生不能完成義務教育,關鍵在于輟學和流失的問題不能徹底解決,這既降低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積下成批的低素質人口,甚至成為不斷產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2000年全國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33年,相當于初中一年級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2年,相當于高中一年級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國尚有522個縣未實現“普九”,覆蓋全國總人口10%左右的地區。

      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滯后,大量初中畢業生無法升學,制約著勞動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據各年度《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國初中生平均升學率分別為50.7%、50.0%、51.2%、53.2%、58.3%和59.6%,農村地區還遠低于50%。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畢業生不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且地區間存在較大差異。我國目前每年新增農村剩余勞動力有500萬至600萬,其中絕大多數是沒有升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

      義務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發展的滯后性,要求我們必須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滲透職業教育內容,否則,這些不能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和雖已完成義務教育但沒有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學生,一畢業就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升學無門,就業無路,致富無技,步入社會后仍屬于體力型勞動力,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勞動者在擇業過程和就業之后的不適應對職業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沒有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勞動力總體上表現為低素質,在擇業過程和就業之后存在諸多問題。

      點擊閱讀全文

      農村義務教育戰略研究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農村義務教育事關國家競爭力的強弱;農村義務教育事關公正與否;農村義務教育事關大面積的改善民生問題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農村義務教育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社會公正是和諧社會的本質和基石、義務教育可以為廣大農村居民的發展提供平等的發展平臺、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將有助于縮小城鄉之間差距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國家戰略社會公正民生

      論文摘要:義務教育是關系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而農村義務教育又關系到我國義務教育的整體實現程度。把農村義務教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來看待,對于國力的增強、社會公正的實現以及民生的改善,均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義務教育是關系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而農村義務教育又關系到我國義務教育的整體實現程度。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義務教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我國義務教育發展極不均衡,農村義務教育發展較為滯后。近年來,我國政府頒布了許多扶持和推動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法律政策,2005年12月國務院發出了《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等等。這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農村義務教育并不盡如人意,仍然存在著重經濟輕教育,挪用擠占教育經費,教育資源分配極不均衡,質量難以保證等種種問題。要改變這種現狀,就應從根本上重視農村義務教育,把農村義務教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來看待。這對于國力的增強、社會公正的實現以及民生的改善,均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一、農村義務教育事關國家競爭力的強弱

      農村義務教育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世界現代化發展的歷史表明,教育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我國發展的最大比較優勢就是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是,豐富的勞動力還不等于具有競爭能力的勞動力。國家要真正有持續的競爭力,就需要勞動力總體質量的提升。目前,我國勞動力總體質量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中國工人中的技師和高級技師只占1.5%,高級工占3.5%,中級工占35%,初級工則占到了60%。

      點擊閱讀全文

      農村義務教育投資

      摘要: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建立使農村普及義務教育成為可能。我們應借鑒國外義務教育投資模式的成功經驗,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保證經費的使用安全。同時應結合我國的實際,以這次改革為契機,深化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實現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投資模式;比較;啟示

      義務教育是一種依照國家法律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障的教育。它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基礎,也是一個國家民主進程的基礎。按照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費里德曼的觀點,“兒童受到的教育不僅有利于兒童自己或家長,而且社會上其他成員也會從中得到好處,我孩子受到的教育由于能促進一個穩定和民主的社會而有助于你的福利,由于無法識別受到利益的具體個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們索取勞務的報酬”。眾所周知,義務教育屬于公益性事業,屬于公共產品范疇,根據公共產品的特點和利益原則,義務教育的投資應主要由政府來負擔。

      一、中國農村義務教育投資模式的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在探索適合自己國家的農村義務教育的投資模式。雖經幾次變革,甚至1986年的《義務教育法》已規定普及義務教育,但是由于我國是“窮國辦大教育”,受財力、物力和制度的限制,這樣的目標在20年以后,才得以實施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

      2005年12月23日,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構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兩年內,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國務院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免學雜費和提高公用經費水平上,中央與地方的分擔比例在西部地區為8:2,中部地區為6:4,東部地區除直轄市外,按照財力狀況分省確定。校舍維修改造資金方面,中央與地方的分擔比例在中西部地區為5:5,東部地區主要由地方承擔,中央給予適當獎勵性支持。對貧困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資金上,中西部地區由中央全額承擔,東部地區由地方自行承擔。而貧困寄宿學生的生活費補助由地方承擔。

      點擊閱讀全文

      國外農村義務教育財政對比

      一、美國的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

      (一)美國的財政體制

      美國是個聯邦制國家,行政上劃分為50個州和一個特區(首都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州以下各級政府統稱地方政府,其設置各州不同,主要包括市、縣、鄉鎮以及根據需要設置的學區或其他專區,計約8萬多個地方政府。美國的財政體制屬于分稅制分級財政體制,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基本上形成了比較規范的各級政府間的財政關系。在稅制方面,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稅法,而是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擁有其各自的稅法,擁有獨立的稅收體系和主體稅種。聯邦政府開征除財產稅以外的各種稅,主體稅種是個人所得稅;州政府開征除關稅以外的所有稅種,并決定稅率,主體稅種是銷售稅;地方政府一般以財產稅作為主體稅種。在國家的財政總收入中,聯邦收入占60%左右,州和地方政府收入占40%左右。①

      由此看出,美國雖是聯邦制國家,但其財政收入仍向聯邦集中。美國的財政實行聯邦、州、地方三級預算制度,并依據政府間事權的劃分確定三級財政的支出范圍。與此同時,由于地區間財力資源、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著橫向差異,而不同級次政府間各自的財政收入與實現其職能所需支出的不平衡又形成縱向不均衡。為了解決橫向和縱向的財政不均衡,為了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美國建立了聯邦政府對州和地方政府的比較全面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分為三種:專項補助、收入分享和總額撥款。專項補助又稱項目撥款,是一種有條件補助,此類補助被規定了特別用途,以支持州和地方的特定項目為目的,一般集中用于教育、衛生、環保、交通等公共服務。收入分享是一種無條件補助,又稱一般性補助,即聯邦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數額的聯邦收入并按照一定的公式對各州進行分配,公式考慮的要素包括州的人口、人均收入、稅收課征率、城市人口、州所得稅收入等。在各州分享到的資金中,約三分之一留州政府使用,其余三分之二再根據一定公式分配給地方政府。這種補助有利于各州間財政的橫向平衡,有利于加強州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此外還有總額撥款,又稱一次性撥款,主要用于重點工程建設。

      (二)美國的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

      美國的農村指鄉鎮。美國各州鄉鎮結構差異很大,有的州一個居民中心加四周的鄉村組成為一個鄉鎮,有的州的鄉鎮實為鄉村。美國對教育按學區進行獨立的管理。學區是各州內為管理監督檢查學校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劃分的特別專區,州政府授權學區委員會管理學區內的學校教育。學區的設置在城市大體與市、在農村大體與鄉鎮的大小相當,不過兩者的界限不一定完全相符。但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為學校教育而劃分的區域被統稱為學區,并實行城鄉一體化的管理體制。

      點擊閱讀全文

      教育局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總結

      20*年是深入實施教育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全縣教育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創建“和諧校園”為抓手,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實現各類教育的和諧發展。現將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通過教育強縣復查,進一步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

      3月,浙江省教育強縣復查小組對*進行教育強縣復查。評估組首先聽取了縣政府關于教育強縣建設的自查自評報告,隨后查閱了有關資料,對*、*、*、*4個鎮的17所各級各類學校進行了實地考察,還與部分部門、鎮領導、學校校長作了座談交流。經全面分析評估,復查組認為*縣在“創強”后,領導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減、改革步子不停,教育投入不斷提高,實現了全縣教育強鎮“滿堂紅”,教育強縣建設成績有目共睹,一致同意*縣通過省教育強縣復查驗收。

      20*年7月,縣府出臺《關于進一步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從20*年7月1日起,將農村小學的管理體制上劃到縣級,至此,全面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全部實施,建立起縣、鎮兩級政府責任明確,經費投入以縣財政為主,財政保障程度較高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和教育經費投入新機制,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二、鞏固基礎教育成果,進一步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1、鞏固普及十五年教育成果。抓好農村學前三年教育的普及工作,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全縣97.3%,比20*年增加1.7%,其中*鎮城區為100%,農村為96.6%,有效促進城鄉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狠抓流生工作,全縣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100%,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8.9%。抓好省示范性學校的創建工作,20*年又有3所學校順利通過省示范性學校的驗收,累計已有20所中小學成為省示范性學校,省級示范性學校達標率達50%,義務教育的綜合性指標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重視弱勢群體的公平教育,進一步健全幫困助學機制,積極創造條件接納更多的新*人子女到公辦學校入學。不斷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20*年全縣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達到96.12%以上。進一步辦好省級重點中學,走內涵發展之路,進一步擴大優質高中資源,普職招生比例達到1:1以上,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協調發展。全縣高考上線率97.43%,其中上本科線以上有1343人(不含藝術),高級中學有6人進入清華、北大。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總上線率萬人比居*市第一。高職類單考單招上線率58.93%。

      點擊閱讀全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