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專業技能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一體化技能訓練理念的提出
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傳統模式教學中,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間隔,沒有能夠將其緊密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知識與技能素質未能得到協調發展。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中,開展一體化技能訓練是突破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徑,其立足于教學大綱,著眼于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緊扣行業崗位技能標準與技能鑒定標準,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分塊整合,引導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提升綜合能力。這一教學模式不僅體現了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綜合發展,而且與行業發展、人才需求結合更為緊密,有助于中職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無縫對接”。
2.一體化技能訓練模式的設計理念
開展電子應用專業技能訓練一體化模式的研究,首先要對本專業未來就業行業、領域的人才需求進行充分調研,了解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崗位的任務、技能要求以及所需掌握的知識等方面狀況,將其細分為電子整機裝配、維修電工以及家電維修等不同的培養方向。其次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設置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專項技能以及綜合技能等三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都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要求,編寫教學計劃與方案,組織開展教學訓練活動。另外,還要對學生的知識點掌握以及技能訓練要求等方面進行評估,對教學成效開展檢驗。
3.一體化技能訓練模式的實施要點
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一體化技能訓練模式的運用中,教師要注重理念創新與過程優化,緊扣實施要點開展教學工作,重點要抓住“四個三”。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培養方向進行三個方面的細化,依據實際情況調整為電子整機裝配、維修電工以及家電維修等三個不同側重點的方向。其次,要對不同方向培養內容進行三個版塊的劃分,即: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版塊、專項技能版塊、綜合技能版塊。第三,要將一體化訓練內容劃分為三個不同的要求與層級,最基礎的要求為掌握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獲得畢業的資格,第二個層面的要求為專業技能獲得認可,取得專業技能證書,第三個層面的要求為培養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另外,教師在這一模式的運用中,要緊扣住“項目引導、任務驅動、互動反饋”這三個基本環節,這也是整個教學訓練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項目引導是將技能訓練的項目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以項目訓練為載體開展教學訓練。任務驅動是指教學中依據項目要求,將知識點掌握以及技能訓練的目標要求細化為一個個具體的任務,將這樣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及相互的合作去突破學習難點?;臃答伿侵冈谡麄€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目標任務,同時給予必要的指導與輔導,尤其是思維方式方面的點撥顯得較為重要,并及時搜集學生在自主學習訓練中的各類信息進行分析評估,從而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以“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與調試”教學為例,筆者將教學訓練項目設置為8個方面的學習任務:識讀直流穩壓電源電路的工作原理、選擇元器件并對其性能進行測試、依照電路圖裝配電路、分析直流穩壓電路的工作過程與原理、電路的測試、裝配制作直流穩壓電路板、測試調試電路板、制作電路板的實際應用。整個教學訓練的難點要點也在這一組學習任務中有效體現出來,筆者在課堂上向學生揭示出來,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相互協作,以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學生在不同學習任務的項目訓練中,依據自己的獨立思考、想和合作,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在“識讀直流穩壓電源電路的工作原理”任務中,學生對電路圖原理的分析能力能夠得到培養;在“選擇元器件并對其性能進行測試”任務中,學生對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能力得到了有效訓練;在“依照電路圖裝配電路”任務中,學生的焊接技術及其電路安裝工藝等方面得到了訓練與培養;在“分析直流穩壓電路的工作過程與原理”任務中,學生對電子電路圖識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在“電路的測試”任務中,學生能夠提高電路檢測與分析的能力,熟練掌握各類電子儀表的運用;在“測試調試電路板”的任務中,學生調試與排除電路故障能力以及綜合處理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在“制作電路板的實際應用”任務中,學生學以致用和改革創新的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培養。
1采用雙師型教師進行一體化課程教學
我們以前在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是這樣安排的:將教學中的汽車發動機構造理論和汽車發動機維修操作部分內容,分別派給兩位老師,由他們分別負責這兩部分的教學。理論老師主要講授汽車發動機各部分的組成結構和原理;實踐老師主要講授拆裝和常見故障及排除,如何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運用什么樣的基礎知識。但問題出現了:第一,兩教師之間無法達到最佳的配合、協調。每位教師對課程的理解均有不同,教學的具體情況也不同,j教學進度將很難保持一致性,有時候實踐老師講到的知識缺乏配套的理論,因為理論教師還沒上到這一課......第二,制定教學計劃時,兩位教師共同切入點很難協調。因此我認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即同一門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即與教學、課程相關的所有授課內容均由一位教師擔任才是真正意義的一體化會教學。這位教師根據教學計劃,準備教學課題,對課題中所需要的理論、如何安排實操、用什么教學方法進行選擇,并及時根據學生以及教學條件的改變加以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為了保證實操的順利進行可以先根據需要進行理論知識的準備,學習相關構造、原理,然后在實習操作過程對照實物認識,最后再進行拆裝、排故障練習,這樣理論、實操的自然有效結合、融會貫通悄然實現。另外,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師靈活掌握講什么理論、什么時候實操,哪些理論需要加強,學、用、練相結合。整個教學過程就顯得十分流暢。
2確實有效的把專業理論知識融于實踐操作技能
為使我校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符合凸顯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實踐性和先進性,實現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零距離”對接,通過對調研汽車制造企業、銷售或服務企業,把握整個行業、企業的崗位人才需求及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現狀,制定合理有效的培養目標。一體化教學應根據培養目標確定課程,而課程又必須以各種操作技能為表現形式。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中職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初、中級技能型人才”,需要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使學生真正擁有穩定的職業理想、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在汽車行業一線從事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經營管理等工作,為其成長為初、中級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技能型人才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什么操作技能需要必備什么相關的理論知識?這就需要組織有關企業專家幫助進行課程的開發。企業進學校,教師進行企業實踐,雙向交流融合可以使課程根據企業特點增強對企業的適應性。這就需要組織有關企業技能專家進行課題的開發,將相關理論知識有效融于每個課題。
3培養雙師型教師
從以上兩點來看,對專業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但要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理論知識,還要熟悉提高操作技能,并且能將兩者很好的結合,使一體化教學正常實施。我校雙師型教師培養措施如下:(1)學歷提升積極鼓勵其在職攻學位。在學歷、學位培訓上,學習費用根據相關規定予以報銷,并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在學習時間上給予保證。(2)專業培訓培養對象一年內參加一次以上的市教委舉辦的雙師型教師培訓、教材培訓、專業技能培訓,培訓時間一個月以上,以提高其專業理論水平和專業操作技能;(3)行業聯系能力培養對象兩年內到與我校校企合作的多家單位頂崗實習累積時間半年以上。(4)專業教學和教研教改水平方面(1)熟悉本專業的不同發展方向擔任本專業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訓的指導;(2)各培養對象每學期要上教改研究課1節以上,聽課20節;(3)各培養對象要積極開展教研教改論文的撰寫,每學年至少有1篇論文在學校論文評比中獲獎,每年有1篇論文在市級正規學術刊物上發表。(4)各培養對象要積極參與或指導各類大賽一項及以上。(5)各培養對象要積極參與示范校建設,承擔并完成相關工作任務。通過培養,使雙師型教師達到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既了解本專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又具有運用新知識、新工藝有效開展教學及教研能力,為培養中級技能型人才服務。對教師的培養需要計劃性,延續性,有效性,同樣社會要求學校用三年時間培養數個各方面俱全的技能人才,時間方面也不充分。那么在實行一體化模式前提我們的教學理念一定要清晰:首先的人才培養必須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統一,最終的目的就是培養就是中國21世紀緊缺創新人才!
內容摘要:文章對我國美術學科中國畫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分析,從學生寫生與創作能力、理論研究能力、審美認知和綜合素質培養四個方面著手,探索中國畫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和途徑,以培養適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美術學科;中國畫專業;人才培養;綜合能力
多年來,我國的美術教育無論是專業美術院校,還是綜合性大學,針對美術學科的人才培養,各院校教育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中國畫專業的人才培養基本上形成兩種模式:一種是延續師徒傳授的傳統方法;另一種是受西方現代教育體系和理念的影響,注重基礎造型和色彩能力的培養方法。近年來,由于社會發展對美術學科人才需求的變化,一些教育學者和教師在中國畫專業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對該學科領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專業技能與創作能力培養
(一)專業技能培養
目前,我國各專業院校的中國畫專業的基礎課程均設有素描、色彩、臨摹、寫生等內容。這些基礎課程的專業技能包括用筆用墨、線描、色彩、畫面經營及意境表現等。因此,人才的培養需要加強專業技能訓練。培養學生準確的造型能力,即對客觀事物進行準確的刻畫。這不僅要注重對物體的輪廓、結構、透視、層次、明暗等方面的表現,而且還需要在原來造型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強化或夸張、變形,以突出中國畫創作的特點。速寫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也是記錄、收集生活素材的重要手段。中國畫創作講究“目識心記”,這要求對物體的造型、結構和生長規律能夠理解并爛熟于心,這樣才能下筆如有神。速寫要講究“筆不離手”,要求學生對物體有辨識、概括的能力,而且還要對物體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以及深刻的記憶。所以,畫速寫不但能培養學生看、想、記、畫的技能,還可以訓練學生手、眼、筆的協調配合能力,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能迅速、準確地抓住形體的特征。中國畫專業的造型表現語言與其他畫種有明顯區別,中國畫以“線”作為造型的表現手段,所以課程教學中應該加強“線”的練習?!熬€”是一種高度概括、凝練的繪畫表現形式。學生需要了解中國畫線條的應用規律,并對客觀事物有深入、細致的觀察和了解,通過線條的表現,對客觀物體進行概括提煉和歸納,這樣才不至于停留在對物體表面的描繪。中國畫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對物體進行觀察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審美能力。傳統西方繪畫講求科學,強調客觀、真實地描寫對象。但是我國傳統的中國畫教學要求在觀察對象時遵循自己的主觀意愿,強調物體的意象性格和精神特征。在各高校的中國畫專業教學中,表現題材分有山水、人物、花鳥三大科目,各個科目都有其特有的精神內涵。山水講究意境,人物講究神態,花鳥畫講究情趣。所以在教學時,這三科的觀察和表現方法也有所不同。宋代畫家曾云巢在觀察草蟲時記載:“取草蟲籠而觀之,窮晝夜不厭;又恐其神不完也,復就草地之間觀之,于是得其天。方下筆之際,不知我為草蟲,草蟲之為我耶。”[1]這段話明確地說明了畫家在觀察物體時的體會。從草蟲放在籠子里不分晝夜的觀察,到對形貌、結構特征了然于胸,又到大自然的草地間觀察它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活習性、動態變化等,最終達到“不知我為草蟲,草蟲之為我耶”物我兩化的境界。又有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譜》在序中提到的觀察方法:“余于花放之時,不厭細徘徊于竹籬茅屋邊,諦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圖寫花之狀貌,得二百余品……”[2]正是這種知之甚詳的觀察積累,方能極為傳神地表現對象。中國山水畫觀察方式是以走馬觀花的方式對山水進行散點透視的觀察,涵蓋了眼中所見山水的全貌,即山水總體印象的總合。山水畫最著名的觀察方式莫過于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遠法”?!吧接腥h,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忘遠山,謂之平遠?!盵3]郭熙將山水畫中的遠近透視覺關系,總結出山水的空間與構圖表達,形成了山水畫自由、獨特的觀察方法。中國畫人物的觀察方法,最著名的觀點莫過于東晉時期顧愷之的“傳神論”。他提出的觀點概括了中國人物畫的觀察和藝術表現方法。他強調以形寫神,通過對人物的觀察和畫家自己“遷想妙得”來把握人物內在的精神面貌,表達人的性格氣質和精神狀態,即“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4]。中國畫筆墨,從狹義上看,是用筆和用墨的合稱,包含筆法、墨法、章法等基礎技法。中國畫家認為,筆墨運用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作品的質量。從廣義上看,筆墨運用的特點,則體現出畫家獨有的藝術語言和精神面貌,也代表了畫家的藝術風格。然而,筆墨功夫則需要不斷地練習、積累,才能有所提高。中國畫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筆墨功夫,關鍵在于對筆墨正確的訓練和學習。在進行筆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正確的引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對經典作品的解讀和臨摹。要求學生在臨摹作品之前,除了分析畫家運用的筆墨技法之外,還要對作品產生的社會背景、畫家的藝術思想和歷代評論家對作品的相關評論等有所了解。二是對經典作品的意臨。了解作品的筆墨技法后,在臨摹作品的筆法、墨法、章法、風格、意境等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理解及感悟,擺脫形似上的束縛,把別人的長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當中。三是筆墨關系運用訓練。筆墨關系即需要畫家熟練掌握筆墨的運用規律,并通過掌握毛筆的筆力、筆性、筆勢、筆意,以及墨意、墨韻等之間的節奏關系。因此,學生可以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學習和臨摹,掌握筆墨運用規律。
學生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到論文審核通過的畢業答辯,這些環節無疑可以初步檢測學生專業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起著檢驗學生綜合能力,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深化學生課堂課外的基礎專業知識的作用。所以,在各大高校教育階段的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論文便成了高校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一種檢測方式。近幾年來,關于高校畢業論文的存廢問題,教育各界的爭論不斷,但是筆者認為:論文的存在有其不可忽視的作用,當務之急還是應該積極探索學生畢業論文的改革方向,并以此來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畢業論文的水準。本文主要探討的便是高職文秘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方向,并結合其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以此加強大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
一、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意義
在各大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畢業論文教學為最后一項實踐性的內容,同時也是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因為畢業論文在選題、查閱資料、整合資料、撰寫等環節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問題去發現問題,并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分析問題,然后整理出自己的答案即解決問題。一方面,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學??梢猿醪搅私鈱W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論文的撰寫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查閱各種文獻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畢業論文的撰寫在培養專業人才、檢測綜合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對于高職文秘這個專業來說,畢業論文的撰寫對廣大大學生也有著同樣的作用。高職文秘的人才培養目標通常是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和高技能的學生為主,從事文秘相關工作的人,除了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之外,一般還需要有高度的服務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既能夠從事書寫文字的工作,又能夠靈活處理辦公室的具體事宜包括業務的處理、活動策劃等。
二、現階段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專業方面的知識還比較薄弱,同時由于缺少必要的訓練和指導,再加上撰寫畢業論文的這段時間,學生常常忙于找工作而缺少對畢業論文的重視,到最后草草了事。
2.近幾年來,國家在高等院校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大,教育資源也越來越豐富,由此造成師生比例失衡,學校往往是一個導師帶八九個學生。不僅如此,導師質量也是令人擔憂,有些導師在畢業論文指導中往往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人文素質學校教育教書育人
論文摘要:學校教育一般人認為,就是技能教育、知識教育,但無數的案例已經證明沒有人文素質做底蘊,再好的知識教育對于人的成長來說都無濟于事。幾乎所有的老師的工作重心,其實都在培養學生怎么就業上,而嚴重忽略了人的素質的另外構成——人文素質。學校教育只有三年或四年,但如果不認真對待,就會給學生帶來一輩子的不良影響。如何加強學校的人文教育,是本文探討的核心問題。
案例一:2007年5月的一天,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坐在教室一側戴著耳釘的男孩先對著鏡頭,“這就是地理課”,畫面中的一個聲音說。隨后“耳釘男”走上講臺,伸手要摘掉老師的帽子。老師像有所防備,迅速將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釘男”則回到了座位上。此過程中,老師講課的話語沒有停止。學生們不停地尖叫和罵著臟話。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學生拾起一個塑料瓶向老師擲去。
案例二:2008年3月20日,《信息時報》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文學院文秘專業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正如火如荼地商討如何“打劫銀行”,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原來,這是任課老師在對之前布置的作業進行點評。作業如下:人物:1名首領、1名開鎖工、1名司機、2名搶劫員、1名;時間:必須在7分半鐘內完成。(因為開鎖工一碰到后門警鈴就會響,屆時警察就會來到現場);限制:從銀行后門到前門需要45秒;開鎖工開后門需要2分鐘;從后門到保險柜的距離為1分鐘;前門的人就位需要30秒;穿過柜臺需要30秒;洗劫柜臺需要3分鐘;撤退需要45秒;組織:5~6名學生為一小組。要求:根據以上的人員以及時間限制,運用人力資源配置等的方法,以搶劫銀行為目的,撰寫一份企劃書。
這兩則消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岸斈小睂τ谧约旱睦蠋熅谷挥勉郎缛诵缘氖侄嗡烈馕耆?,這是對我們教育效果的極大諷刺。而作為“傳道、授業和解惑”的老師,為了鍛煉學生的創意能力,居然講解起了如何搶銀行,可悲,可嘆。一個是學生的無知,一個是老師的荒唐。這樣的老師和學生共同折射出了我們的人文教育的脆弱和缺失。
人的素質構成應該有兩種:一是技能素質,一是人文素質,兩者缺一不可。三國有一個真正活在了人們心目中的人物:關羽,他武功高,講忠義,兩種素質都具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呂布,天下第一的武藝,本應贏得當時以及后人的尊敬,可是,因為其不講信用反復無常小人之心最終遭到了羅貫中和后人的鄙視。人在社會上其實就是展現了這兩種素養,那么在我看來,更重要的算是人文素養。學生在算題的時候可能慢了些,英語單詞記得有不那么準確,或者專業技能要到社會上才能真正提高和完善,但在人文素質上一旦喪失或殘缺不全,那就幾乎宣告了這個人整體上的失敗。學校教育強調的專業核心競爭力,學動畫的,得具備制作動畫的能力;學廣告的,得具備創意制作設計的能力;學新聞采訪的,得具備寫作攝影等能力等。許多高校的課程都圍繞培養和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設置,人文素質則靠一些社團活動、校園文化等自然事件隨機培養,有些學生由于性格等原因其實是游離于學?;顒又獾摹H宋乃刭|的培養應該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不能使學生成為高能低質的社會競爭者。早年在云南大學出現的馬加爵事件就是個有力的證明,以知識能力來判斷他,他應該是個優秀者??稍谒娜烁駱嫵衫铮承┏煞值娜笔ВC合判定他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甚至葬送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