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資產評估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實施存在的問題
1.人力資源作為資產確認存在爭議
我國會計準則中對于資產的定義很難套用到人力資源中,再加之其價值很難衡量,且其攤銷問題也沒有解決,攤銷標準、攤銷期限這些未定項對于人力資源會計的實施有著很大的阻礙。現代人喜歡冒險的性格特點使得他們在選擇工作時有很大的隨機性,制約著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控制幅度和范圍,這就會加大人力資源會計實施的難度。這也是一些專家對于人力資源資本化的否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2.人力資源資本化過程中的計量存在障礙
由于人具有很大的主動性,容易受到經濟市場環境、工作條件、福利待遇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容易受到自我價值實現、能力和興趣愛好等主觀內部因素的控制,使得人力資源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在計量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問題。目前存在很多計量方法,如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等會計計量方法,可是對于人力資源這樣的獨特性,貌似這些計量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所以目前還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計量方法適用于中國的企業,方法不當會嚴重影響企業的人力資源計量結果的準確性,因此也就限制了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
3.人力資源會計報表披露不完全、不統一
1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二者關系
縱觀歷史,我們容易看出,資產評估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經濟越發展,評估越重要;資產評估行業越發展,經濟活動就越加規范有序和充滿活力。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有因有果,相互促進。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迅速,各國經濟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頻繁。在這種背景下,資產評估行業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1.1服務經濟發展,擴大國際交流,全面開創資產評估行業發展新局面①資產評估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國的資產評估行業在改革中產生,在改革中發展。隨著市場發育的成熟和市場體制的完善,資產評估行業發生著顯著的變化:評估范圍繼續拓展,從對原來的生產經營性企業的資產評估,擴展到資源型資產、金融資產、公共資產等領域的評估;評估方法不斷改革和創新,從單一的成本法發展到以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和價值類型相匹配的多種評估方法。②中國政府積極培育并推動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只有勇于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中國和世界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道路才會更加寬廣。需要我們攜起手來,為了開創與中國評估界和諧發展、互利共贏和諧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1.2適應形勢服務市場做規范職業的典范大中型資產評估機構決定著中國資產評估市場的質量,也決定著或者影響著中國上市公司和一些大中型企業在市場中的表現。大中型資產評估機構應該成為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應該成為深受社會尊重、享有誠信聲譽的機構。需要在評估質量上下功夫;要加強機構內部管理,要樹立品牌意識;要加大培養人才。我國應與國外的評估專家及名牌機構交流,建立一種廣泛的聯系,能夠經常溝通,使我們的評估理念、方法、意識,使我們整個的人才素質能夠和國際融為一體,這樣才有可能使資產評估行業,做到無愧于市場經濟。
1.3打造無愧于市場經濟的資產評估行業通過努力,大大加快了評估立法的進程。作為一個行業,最基本的依據就是這個行業的法律。需盡快制定一部屬于本行業的法律。評估準則建設,不斷拓展資產業務領域以及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都將是我們打造資產評估行業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從事資產評估、財務工作和會計工作時,應該認真地去研究那種不完全成本下的狀況,將來要在這個領域里使企業的成本內部化。只有這樣,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才能改變。應該認真研究中國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時資產評估的地位和作用。
2資產評估在市場經濟下的作用和地位
1資產評估行業在我國的發展
1.1起步階段(1989年——1990年)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1989年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共同了《關于出售國有小型企業產權的暫行辦法》和《關于企業兼并的暫行辦法》,同年,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了《關于在國有資產產權變化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的若干暫行規定》。1990年7月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成立了資產評估中心,負責對資產評估項目和評估行業的管理工作。這標志著我國資產評估工作的起步。
1.2快速發展階段(1991年——1997年)
1991年以國務院第91號令形式了《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同時資產評估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資產評估收費管理辦法等評估行業基本法規、制度的起草和工作也相繼完成。這些工作的完成,為建立我國的國有資產評估項目管理制度、資產評估資格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法律依據,推動了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在初期階段的快速發展。
1993年12月,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成立,并于1995年代表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加入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IVSC)。協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中介行業。我國評估行業管理體制也走向政府直接管理與行業自律管理相結合的道路。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評估參數選擇的合理性分析;資產評估價值的合理范圍分析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在對機器設備應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時,應重點關注成新率這個參數、在對房地產應用市場比較法進行評估時,應重點關注選擇的參照物的若干比較參數、在對無形資產或企業整體資產應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評估時等,具體資料請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事項越來越多,資產評估價值是否合理?評估的公正性如何?直接關系到資產所有者、會計個體和有關當事人的經濟權益。
一、評估參數選擇的合理性分析
資產評估價值的確定是由評估過程中眾多的主觀因素決定的。評估價值的合理性除了受評估師的職業道德、專業水平及所掌握的信息資料影響外,從專業角度就要對評估目的與評估方法選擇的合理性進行分析。評估目的與評估方法的對應性是判斷資產評估價值是否合理的必要條件。資產評估價值最終是否合理,主要看評估參數的選擇和確定是否科學真實。評估師在選用某一種方法進行資產評估時,可能該方法的計算公式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評估師的專業水平、職業道德水準,掌握的信息資料不一樣,在選用評估參數和參照物時卻大相徑庭,以至同一資產、同一評估目的,不同的評估機構對其評估時其評估價值相差甚遠。
例如,某省一家上市公司(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法院對其部分國有法人股委托中介機構進行評估拍賣,在半年內先后委托了兩家評估機構對其國有法人股進行評估作價,結果,某市一家評估機構(簡稱某市機構)評估的結論是每股價值為3.48元,而某省一家評估機構(簡稱某省機構)評估的結論是每股0.85元。兩家評估機構對同一公司的法人股價值評出的結果其差異竟如此之大。究竟哪家的評估結論是公平合理的?在專家評定會上也難達成一致。實際上,在調閱了兩家評估機構的相關評估資料后,筆者以為,兩家評估機構在評估過程中所引用的評估參數和參照物完全沒有可比性,某市機構選用的評估公式是:XX鋼鐵公司法人股價格=a×每股凈資產+b×每股收益,其中a和b為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某省機構選用的評估公式是:XX鋼鐵公司法人股價格=該公司流通A股評估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平均每股收盤價×該行業缺乏流通性折扣率×(1+折扣率調整系數)。
從上述兩家機構確定的評估公式來看,他們選擇的評估參數沒有類比性,導致評估結果差異較大是必然的。某市機構選用的公式事實上決定了法人股價格就在凈資產附近,從他們選擇的25家上市公司法人股交易案例可看出,其法人股轉讓價格與每股凈資產相差不大,但從上市公司成交日股價中可判斷這些參數和資料反映的是牛市行情的狀況,以這種參照物進行分析比較,最終結果其法人股評估價格為每股3.48元,實際上該公司報表上每股凈資產為3.46元。某省機構選用的公式事實上決定了法人股價格受兩個參數所影響,一是評估基準日流通股股價,二是股權缺乏流通性減值折扣率。這個折扣率的取值依據是《中國資產評估》雜志上一篇論文的研究成果,對鋼鐵行業而言,股權缺乏流通性減值折扣率相對流通股價而言平均為20%,而評估基準日該公司股價為4.5元左右,因此最終法人股評估值為每股0.85元,因該公司也有近期法人股拍賣價低于0.89元的案例,據此某省機構認定他們的評估結果是公平合理的。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資產評估市場的制約;資產評估管理環境的制約;評估人員素質的制約等進行講述,包括了企業還未產生充分的資產評估意識、企業的評估行為并未真正體現市場的要求、立法不健全弱化了政府管理、評估協會的職能應進一步完善、考試科目涉及面窄,造成評估師專業知識范圍有限等,具體資料請見:
我國資產評估業產生于80年代末期,在這短短的十來個年頭里,不僅完成了對其管理方式從政府管理到政府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改革,而且順利實現了與原掛靠單位的脫鉤改制,其發展之迅猛令人矚目。更重要的是,資產評估在推動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國有企業改革和資本市場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從目前來看,資產評估業仍處在發展的初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市場相對狹小,評估業務并未進入全面展開階段;隨意估價的現象還存在于相當一部分評估機構;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等等,一些短時期內無法解決的因素仍制約著評估業的發展,下面逐一進行分析:
一、資產評估市場的制約
眾所周知,市場的需要是一種經濟活動誕生的前提條件,如注冊會計師行業,是由于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在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財務信息的流動中,需要有利益不相關的第三者以客觀中立的身份對這些企業財務信息作出鑒證,注冊會計師行業應運而生。資產評估也是如此,由于資產產權變動時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為了避免產生逆向選擇從而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客觀上要求有交易雙方之外的專業人士以其專業優勢對交易資產的價值予以評估,以此作為雙方交易的參考。
在我國,資產評估業并不是自然產生的,它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由政府推動建立的一種制度,目前評估市場的發展還未達到與資產評估業相適應的階段,這主要表現在:
(一)企業還未產生充分的資產評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