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提升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平臺正以不可抵擋之勢走進人們的生活,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在這一背景下,傳統媒體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面臨著挑戰,如何提高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更好地推動傳統媒體的發展就成為新聞記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了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提升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策略
一、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提升的重要性
當前,媒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若要媒體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新聞記者就必須提升職業素養,提供給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作品,留住老受眾,挖掘新受眾,推動媒體平臺長遠發展。同時,新聞記者提升職業素養,對記者個人發展而言也大有裨益,能夠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適應更多媒體平臺的工作需求,大大拓寬了擇業的空間。
二、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提升的措施
1.新聞記者要增強受眾意識
新聞記者的服務對象是廣大受眾,唯有提供的新聞作品符合受眾的閱讀需求,才能得到受眾的認可與贊譽。當前,一些新聞媒體平臺忽視了受眾的閱讀需求和閱讀感受,編寫出的新聞稿件曲高和寡,或者偏離了受眾的閱讀口味,導致受眾將閱讀興趣轉移到其他平臺上。鑒于這一現狀,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新聞記者應做到以下幾方面:其一,站在受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新聞記者要深入到群眾中去,了解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內容,了解受眾的閱讀需求,工作過程中新聞記者要緊緊圍繞群眾的關注焦點和受眾的需求,編寫出真正受受眾歡迎的新聞稿件。廣大群眾對就業、醫保、交通、教育等民生問題較為關注,新聞記者要多采訪一些百姓關注的話題。例如,畢業季,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記者可以到人才招聘會上采集信息,進行創作,編寫出反映大學生就業現狀的新聞稿件。家有大學生的受眾讀到這樣的稿件,必然會產生共鳴。其二,新聞記者要對自己服務的媒體平臺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很多地區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如果新聞記者能夠結合地域特色,找準媒體平臺的準確定位,那么勢必會增強報道特色,發揮媒體的品牌效應,必然會吸引更多的受眾閱讀,推動媒體平臺更好地發展。
2.新聞記者要與時俱進
融媒體時代是多種媒體相互借鑒和融合的時代,如果新聞記者仍然按照傳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慣性進行工作,必然會遠遠落后于別人,編寫出的稿件毫無新意,難以引起受眾的閱讀興趣。鑒于這一現狀,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新聞記者要樹立融媒體意識,意識到學習新媒體技術的重要性。新聞記者要掌握抖音、微信、微博、公眾號等APP軟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將這些新媒體軟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例如,新聞記者平日里一直苦于新聞線索搜集難,但通過在新媒體平臺上瀏覽搜索,能夠獲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對其工作大有幫助。當前傳統的內容和版面設計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新聞記者必須多寫一些趣味性強、知識性強、時效性強的新聞作品,讓受眾能夠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學到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新聞記者要在報道中增加圖片的比重,變換圖片花樣,讓報道看起來生動形象,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
3.新聞記者要提高綜合素養
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直接影響著新聞報道的質量,當前一些記者由于綜合素養不高,寫出的報道難以令受眾滿意。鑒于這一現狀,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新聞記者要做到以下幾方面:其一,夯實職業基本功。新聞記者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不僅要有高超的遣詞造句的能力,避免出現錯別字,還要在文中合理運用一些文學的寫作手法,提高文字的感染力。其二,新聞記者要建立起較為健全的知識結構。新聞記者要懂得美學、音樂、法律、財經、哲學等方面的知識,為撰寫多領域的新聞稿件打下堅實基礎。同時,為適應新媒體發展需求,新聞記者還要學會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做好“網狀”傳播技術儲備。其三,新聞記者要有信息整合能力。新聞記者要對各種媒體平臺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當下,網絡信息傳播不僅速度快且渠道多元化,促進了信息內容的豐富。想在海量信息中獲取真實而又有價值的資源,最終形成有溫度、有高度的新聞稿件,就需要記者具備較高的篩選和融合資源的“功力”。對紛繁復雜的信息,記者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勇擔責任,對信息進行嚴格篩選,巧妙融合,以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其四,新聞記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感知力。面對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件,新聞記者要快速作出判斷,對一些沒有太大價值的新聞事件要及時舍棄。例如,路上發生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對這些經常會發生的事,沒必要浪費太多的精力,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更多報道價值的新聞事件上。
4.新聞記者要遵守職業道德
當前,一些新聞記者忽視了自身職業道德的培養,炮制出一些虛假的新聞,這既是對職業的不尊重,也是對讀者的不尊重。鑒于這一現狀,在今后的工作中,新聞記者要做到以下幾方面:其一,新聞記者要遵循真實性原則。不要片面為了追求新聞的點擊量、閱讀量,就編造虛假新聞,這些新聞容易引發爭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其二,新聞記者在整合網絡信息時,要學會判斷。網絡上的信息質量不一,新聞記者在整合時要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判斷,堅決不用那些摻雜水分的信息。例如,新聞記者在做關于當地一位文藝大腕的報道時,在網絡上搜集了很多有關信息,經核實后發現一些信息純屬捏造,新聞記者就要摒棄這些信息。只有這樣,采寫出的稿件才符合職業道德規范。
三、結語
鑒于新聞記者提升職業素養的重要意義,新聞記者要認清自身所處的境地以及自身所肩負的責任,結合工作實際,從增強受眾意識、與時俱進、提高綜合素養、遵守職業道德四個方面入手,提升職業素養,為廣大受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雷雅.淺談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出鏡記者的職業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5,6(22):204-205.
[2]吳東梅.融媒體時代廣電新聞記者轉型和能力提升策略[J].傳媒論壇,2019,2(11):52-53.
作者:王婉茵 單位:營口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