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挑戰與機遇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自新稅制改革實行以來,施工企業稅務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正確認識新稅制改革后的稅收機制,運用靈活精細的工作方法,高效地完成稅務管理工作。面對新格局和新目標,施工企業應當用于爭先,抓住此次機遇,充分認識當下施工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和新稅制改革下的稅務管理方式,在國家新一輪基礎建設中敢于作為,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施工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施工企業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產業,在我國經濟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現如今,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城鎮一體化建設穩步進行,高樓大廈林立于城鄉之中,未來將持續由鄉鎮向城鎮的方向演化,為施工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在新稅制正式實施后,施工企業的相關稅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嚴謹。與之前稅務管理制度不同,之前的稅務政策是在扣除分包款之后對實際的營業額進行征稅,但是“營改增”之后的稅制模式相比之前變得更加復雜。簡而言之,它是指將以往繳納營業稅的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變更為增值稅后,只對產品或效勞增值局部進行納稅。其本意是為了減少稅收環節的重復征稅。“營改增”后減少了稅收的重復環節,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稅負負擔,為施工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可以充分激發企業生產積極性,促進市場積極發展,公平競爭,實現整個施工行業的向上發展姿態。
二、施工企業稅務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
1.對新稅制改革政策缺乏充分認識與理解。對于新下發的政策文件,只有充分理解其內容實質,才能合理利用政策,給企業減輕經濟壓力,促進企業蓬勃發展。如果沒有全面了解政策的內涵,不僅不能享受政策帶來的便利,反而可能會導致給企業稅務管理帶來更大的風險。一是符合適用相關稅務優惠政策的企業,因為錯誤地理解政策,或者未能完全了解政策實施的切實需要,而出現材料欠缺、審批失誤等原因導致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損失。二是實際上不能滿足政策要求的條件的施工企業,為了盡可能地擴大利益,通過提供虛假材料或做假賬使得自身企業符合優惠稅務政策的要求,從而滿足企業的私利。這種情況一經查實,施工企業必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整個施工企業來說,在新稅制改革之后,未能及時獲取最新信息,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未及時針對新政策進行挑戰,會導致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同時,對于新稅制改革的不充分認識,稅務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改革之前的模式,不能最大化的合理運用新稅制政策為企業在合法范圍內降低成本,實現利益的合理最大化,可能會導致繳稅環節與現實脫節,從而產生一系列問題。例如,在繳稅時出現重復繳稅。不但沒有利用好新稅制帶來的便利,反而給施工企業增加了稅務負擔,嚴重打擊施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對于施工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不重視“營改增”的新型稅務制度,或者對“營改增”的認識不到位,使得企業整體工作效率低下,同時增加了財務壓力,對于施工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2.企業內部尚未完善合理高效的稅務管理體系。現在仍然有很多施工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體系,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能未明確工作細則和工作標準,導致在突發情況來臨時企業員工缺乏隨機應變的依據,同時,可能會造成人員冗雜,工作效率不高的現象。此外,稅務工作不只是獨立于其他部門的一個單獨存在,在日常事務的處理上往往要與其他部門聯系溝通;由于施工行業的特殊性質,很多施工企業是跨區域經營的,而不同地區的稅務政策有時候會有差異。因此,在進行跨區域的稅務工作交接時,如果施工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交流機制與平臺,完善稅務管理體系,會嚴重影響企業財稅部門的正常工作。
3.稅務管理工作如何與互聯網科技有機結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施工企業如何跳出傳統的稅務管理工作模式,利用高效的互聯網技術,實現企業的產業升級也是一大挑戰。在和同行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只有抓住機遇,利用科技手段使得企業自身工作效能大大提升。互聯網處理事務的高效性無疑能為稅務管理工作帶來便利。如何充分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稅務工作相結合是一個重要問題。
三、施工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加強措施
1.充分了解最新的稅務管理政策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隨著新稅制的出臺,施工行業的稅務管理必然受到重大影響。在實行“營改增”政策之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和稅率發生了顯著變化,而針對全新的變局,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如果不能及時彌補這些缺漏之處,可能會給企業帶了不小的經濟損失,影響施工企業的未來發展。為了合理管控稅務風險,需要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納稅籌劃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保證遵守稅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對納稅主體的投資、籌資、營運及分配行為等涉稅事項作出事先安排,以實現對財務管理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動。納稅籌劃可以幫助企業在進行納稅相關決策時,必須進行成本利益的權衡,盡可能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的減少運營的成本,為企業謀求最大利益。例如,由于施工企業的行業特殊性,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加大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集中管理,分類管理,從而充分利用政策的優惠,順利實現進項稅額抵扣,達到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牟取利益的最大化。在這個問題上,尤其要關注建筑、材料的購置,一般在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存在較大難度,企業應要求項目上盡量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作為材料供應者,這樣才能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稅額抵扣。除非材料供應商的優惠遠遠大于稅收抵扣。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實行“營改增”政策有利于施工企業的蓬勃發展。施工企業不能將眼光拘泥于企業所得利益的多少,更應當關注國家財政收入,保障公共集體的利益。在保障公共集體利益的前提之下,根據稅務制度的指導下合理控制成本,獲得施工企業的合法利益。同時,施工企業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其涵蓋范圍非常大,可涉及水泥、玻璃、木材等其他一系列產業鏈,與這些產業發展的形式密切相關,并且施工時間通常較長,現實情況往往非常復雜。所以,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稅務管理工作既是面臨著市場大、需求廣的機遇,也是一項挑戰。在相關稅務政策下發之后,施工企業應當對其政策密切關注,對新的稅務管理機制進行深刻學習,與先前的模式進行區別。針對新型的稅務制度,理性分析其帶來的便利,不同情形下有不同處理方式,如表1所示,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合理利用政策制度,并在此基礎上爭取利益最大化,同時組織稅務管理人員進行學習研究,提高分析稅務風險的能力,避免因不了解相關制度,而造成企業利益受到不必要的損害;根據稅務制度合理避稅,積極為企業爭取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實現企業升級,產能提升,促進施工企業不斷蓬勃發展。
2.建立完善的施工企業稅務管理工作體系。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體系,首先應當遵循誠信原則。誠信是施工企業正常經營的基本準則,只有誠信的施工企業才能發展得更加長久。現如今,仍有不少偷稅漏稅的失信現象,這不僅破壞了依法納稅的法律法規,更會增長不良風氣,對國家財政造成危害。現如今國家建立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在發展新型稅收管理機制上,更加注重企業信用。在大數據的時代之下,信息的記錄方便迅速,官方平臺上記錄失信企業名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失信企業的活動與發展。不僅是基于保障國家財政的正常收入,更是為了塑造一個良好氛圍的市場。因此,施工企業應當以誠信為本,建立稅務管理工作體系,注重企業內部稅務的檢查工作,做到公開透明,避免故意偷稅漏稅,影響施工企業的整體形象和正常經營,只有如此,才能建立完善的施工企業管理體系。其次,針對新推出的稅務政策,稅務總類多,稅率有所調整,如表2所示。建立完善細化的稅務工作管理機制,加強企業員工培訓,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采取分級管理的原則,明確各部門的職責,重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在涉及跨區域的稅務工作對接上應充分了解彼此不同地區稅務機制的差異,提升工作的效率,實現各個部門精細化、體系化、同步化合作模式。
3.充分抓住互聯網科技的發展。發揮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科技手段的優勢,建立自動化、信息化、精確化的平臺,實現稅務管理工作的統一處理,利用大數據時代下的精密算法,高效推動施工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擺脫傳統稅務管理方式的弊端,運用新興技術的優勢,在與其他施工企業的競爭過程中挖掘自身企業的獨特優勢,變革稅務管理工作方法,以最高效的狀態完成各項任務,開拓新格局。例如,稅務會計憑證處理的流程可通過計算機技術建立信息管理平臺(如圖1所示),優化管理各個模塊,使得各個模塊高效有序地持續進行,將信息高效搜集、整合、分類,提升稅務會計的工作效率。此外,可以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平臺,為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管理提供更為便捷的平臺,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使企業更好地適應營改增政策。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平臺,記錄企業的運營情況,為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不同區域進行信息交流創造良好環境。
四、結語
“營改增”政策創造了全新的稅務局面,當企業依照法律、政策進行稅務管理工作時,可以解決建筑施工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對于目前我國所有的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這既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個挑戰。建筑施工企業要認真學習國家相關的稅務政策,提升相關業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完善企業的經營模式,增強納稅籌劃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多角度防范企業的稅務風險,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在管理施工企業稅務工作時,應當著眼于對新稅制的理解、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機制、抓緊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實現施工企業內部稅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增強稅務意識,加強稅務管理工作程序的嚴謹性與誠實性,在新一輪的變局中使得企業挖掘自身的優勢,在保障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將企業收益最大化。
作者:蔡容 單位:中鐵十五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