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匠精神融入電氣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國家提倡工匠精神,企業發展需要工匠精神,探析適合高職電氣專業工匠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嘗試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將工匠精神融入電氣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從課程體系優化、教學過程實施、教學團隊建設、現代學徒制推行、校園文化建設等多方面入手,培養電氣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近三年來電氣專業在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養工匠人才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可以為其他院校和專業工匠人才培養提供一些經驗參考。
關鍵詞:高職電氣專業;工匠精神;人才培養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種精神理念,涵蓋了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信念和職業規范等多種要素[1]。我國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引入“工匠精神”一詞,國家總理李克強就職業教育工作做出批示,提出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這標志著將工匠人才培養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意志和社會共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了“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為國家級重點專業,電氣專業深入研討實踐,落實國家職業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政策。2017年電氣專業對黑龍江省內20余家大中型用人單位進行調研,結果顯示黑龍江制造企業希望電氣專業畢業生能夠掌握深厚的專業知識,具有嫻熟的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備認真做人、踏實工作、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企業提出的職業素養要求恰恰與工匠精神所強調的核心內涵相一致,因此電氣專業把工匠精神培育正式寫入18級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且進行了一系列的探析與實踐。
一、高職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要貫穿于學生三年培養的全過程。電氣專業專兼職教學團隊五次開會研究、分析探討、詳細規劃融入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以實現本專業學生培養供給鏈與畢業生就業企業發展需求鏈的有效對接,在三年高職教育中逐漸培養學生樹立一種自身對工作認真刻苦、態度端正、卓越奉獻、繼承創新的職業追求。黑龍江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正面臨著中國制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在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雙高建設的進程中,電氣專業從課程體系優化、教學過程實施、教學團隊建設、現代學徒制推行、校園文化建設等多方面入手,將工匠精神的培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貫穿于專業教學的全過程,探索出一條電氣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為黑龍江省工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人才支撐。在工匠人才培養的實踐過程中,電氣專業教師和學生清晰明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內涵,持續強化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培養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將專業技能訓練做到更加精細,注入更多的精力,在其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的具體路徑
(一)CDIO課程體系優化
為應對用人市場對工匠人才的急切需求,電氣專業優化了與區域制造產業升級相適應的工匠人才培養CDIO課程體系。此課程體系引入基于構思C、設計D、實現I、運行O四步教學法的國際工程教育理念,強調工匠精神的融入。CDIO課程體系由一級、二級、三級項目組成。三級項目是在專業核心課程中制定,核心課包括機床電氣設備及其升級改造、單片機控制技術、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等課程;各門核心課程中設置多個三級項目,以項目作為課程知識點、技能點和思政點培養的主要載體,以CDIO項目教學法實施課程教學。每學期專業課程學習完成后,設置二級項目作為學習載體,主要有專業認知實習、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自動裝配機器人設計與制作等內容;二級項目融合多門專業課程知識和技能,增強其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水平,逐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所有專業核心課程進修完成后,設置一級項目,比如頂崗實習,將學生派送到校企合作企業,由企業的兼職教師在真實的崗位上,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實施對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的培養。除此之外,電氣專業還在拓展課程里開設了工匠精神專題講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在課程中為使學生對中國工匠精神樹立自信心,通過向學生們講解大國工匠的感人事跡、播放有關工匠人才成長的紀錄片,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工匠人才對各自職業的堅持與執著,讓學生體會工匠精神的真諦,使之成為影響學生終身的精神品質。
(二)教學過程實施
電氣專業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實施三個級別的工程項目教學,在課程實施時注重培養學生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體現出匠心匠藝,不斷增強同學們的工匠意識,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現在,電氣專業已經有機床電氣設備及升級改造、單片機控制技術、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等三門課程獲評黑龍江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課程項目的設計均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匠人才培養目標,著重培養學生能夠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和職業精神,構建應用型的項目系統,每個項目都有可視化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不斷融入工匠精神,堅定學生成為高素質技能型工匠人才的信念,旨在培養出一批職業道德高尚、職業素養優良、專業理論扎實、職業技能高超、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工匠人才。電氣專業在CDIO項目中逐步開展滲透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改革,項目實施時將同學們分成小組,以團隊形式協作完成各項任務。小組成員充分運用課程所學的知識技能,制定項目實施計劃,采取細致的工作態度、嚴謹的職業操作規范,精益求精完成項目任務,教師在此過程起到引導與監督作用,對學生進行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產品開發的標準與工藝要求、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和追求卓越品質等方面的培訓,最后在各小組展示成果時,教師要將工匠精神落實到項目成果的評價當中,使學生逐步領悟工匠精神,踐行工匠精神,升華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逐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漸做到自我嚴格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
(三)教學團隊建設
要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學生,園丁首先要具備工匠精神。為此,電氣專業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技能精湛、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理念的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德藝雙馨、言傳身教,為培養工匠人才提供優質的師資保障。電氣專業作為學校建設國家骨干院期間的央財支持專業,具備雄厚的師資基礎和實踐條件,近三年來又在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通過強化專業教師培養,引導教師接受工匠精神的洗禮,把工匠精神植于心踐于行。電氣專業又與地方企業積極聯系,開展產教融合,為企業提供所需的場地與專任教師,建立校中廠,引進企業的技術設備和兼職教師,成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實現了CDIO項目內容與崗位任務對接、項目教學過程與產品生產過程對接,促進了專兼職教學團隊的快速成長,提升了專業教師的技藝技術水平。電氣專業教師現立足于本職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全身心融入工作當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在教育教學中踐行工匠精神。
(四)現代學徒制推行
電氣專業為了全面深入推進工匠人才的培養,以學生創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為載體,聘請哈電集團等企業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師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強調學生創造力和專注度的培養,專門設計了工匠預備人才培養CDIO項目和賽事,校企合作實施“現代師徒制”,以師帶徒的形式,加強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2]。企業技師參與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師傅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將工匠精神融入實踐教學活動之中,以創造最優質產品和卓越效果為目標,嚴格要求徒弟遵循行業企業標準,逐步培育徒弟用專業立身、用敬業做事的工作精神[3]。本專業學生具備雙重身份,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大師的徒弟,徒弟在師傅的指導下制訂每周工作計劃,按計劃開展學習活動,按時完成技能訓練,通過日常接觸,逐漸推崇、踐行工匠精神,養成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像大國工匠一樣胸懷“匠心”,對工作執著專注,對每件產品堅持精雕細琢,做好每件事,將每個工作細節做到極致,開拓思維進取創新。
(五)校園文化建設
要想培養出工匠人才,必須配套建設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4]。電氣專業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舉辦各種活動提升專業內涵建設水平,始終致力于積極傳播工匠精神,通過文化墻、黃炎培文化廣場宣傳欄、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廣泛宣傳,無形中使學生不斷受到“工匠精神”的文化熏陶,營造出技能可貴、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電氣專業學生社團優勢,開展專業技能培訓與比賽,配合輔導員組織開展“走進工匠、了解工匠、尊重工匠、學習工匠、成為工匠”主題班會活動,采取座談、討論、演講、辯論、團體輔導等多種形式,大力弘揚追求卓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三年里,學校邀請大國工匠、工匠精神發揚者、優秀畢業生、企業家來校進行講座,先后邀請被譽為“火箭發動機焊接中國第一人”的高鳳林、哈爾濱電機廠全國勞動模范裴永斌等大國工匠來校和師生進行座談交流,鼓勵同學們樹立起成為大國工匠的遠大理想,形成了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圍。與此同時,學校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教育廣大學生堅定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報國成才的理想信念,開展了“哈職工匠杯”職業技能比賽等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鍛造了技術技能,評選出了卓越工匠預備人才。工匠精神校園文化的培育包含了制度、活動、物質、精神等多方面的文化建設,需要逐漸完善,長期積累,貴在堅持,不能搞一陣風。規章制度是校園文化培育中的重要內容,對教師和學生會起到了一定的約束作用,用制度培養工匠習慣,好的活動我們要堅持,要系列化、制度化,逐步形成弘揚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始終走在前進的路上。
三、結語
綜合上述所言,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文化內涵,同時也是一種追求和信仰,更體現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對勞動者的敬業要求。目前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而工匠精神必然會成為我國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黨中央已經把工匠人才的培養提升到“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需求的高度,電氣專業以培養工匠人才為己任,積極探析和實踐工匠人才培養路徑,通過努力讓工匠精神在學生培養全過程中逐步深入,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要讓學生增強精益求精的意識、奉行敬業奉獻的工作態度,這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陽,張力躍.論工匠精神的邊界和實踐效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7(11):5-8.
[2]虎智猛.高職院校培養“工匠精神”的途徑探析[J].機械職業教育,2016(8):13-14.
[3]王瑞榮.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2):152-154.
[4]周愛美.高職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9(12):150-152.
作者:戚本志 姜濤 雍麗英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