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發展與水資源供需矛盾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有效解決民勤縣目前農業發展中耕地保護、農民增收和生態保護等方面與水資源供需之間矛盾突出的問題,通過采取長系列數據對比、分析和測算,提出《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確定的水資源總量控制目標,在不違背耕地保護、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生態保護等政策的前提下,遠遠不能滿足民勤縣農業發展用水需求,建議通過實施大規模外流域調水,向民勤增加地表水指標的同時,啟動實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從根本上解決民勤縣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
關鍵詞:民勤綠洲;亟需;綜合治理
1基本情況
民勤是資源性嚴重缺水縣份,耕地水資源2025m3/hm2,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3、全國平均水平的1/6。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已成為制約全縣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對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實際,民勤縣以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為契機,全面實施生態安全戰略,建立以水權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積極探索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聯合調度和生物、農藝、工程、管理多措并舉的節水興農之路,著力構建與水資源高效利用相適應的節水農業體系。水的農業增加值由2006年的2.86元/m3提高到2021年的17元/m3,高效節水農業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3582元增加到2021年的17059元,增長了4.76倍,如圖1所示。但《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確定的水資源總量控制目標,在不違背耕地保護、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生態保護等政策的前提下,遠遠不能滿足民勤縣農業發展用水需求。
2農業發展情況
2.1種植面積變化情況
全縣農作物總播面積呈現“壓減—穩定—擴大”變化趨勢,總播種面積治理前為6.1萬hm2,隨著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及關井壓田的實施,耕地面積壓減至約4.67萬hm2,后因糧食安全及耕地政策的落實,總播種面積逐步擴大,至2021年,全縣農作物總播面積達5.99萬hm2(統計數據)。立足水資源狀況和作物需水規律,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構建糧經合理搭配、種養協調發展的農業生產結構。
2.2耕地保護情況
根據2009年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民勤縣耕地面積為11.87萬hm2,劃定永久基本農田8.27萬hm2;根據2019年民勤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民勤縣耕地面積為11.975萬hm2,其中穩定耕地面積為9.586萬hm2。“二調”和“三調”2次核實的耕地面積均在全國1.2億hm2耕地紅線范圍以內。《自然資源部關于在全國開展“三區三線”劃定工作的函》(自然資函〔2022〕47號)指出,2022年8月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和上圖入庫工作。根據“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的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不得低于現狀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的90%”的要求,民勤縣應劃定永久基本農田8.6萬hm2。
2.3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
民勤縣自2011年開始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011—2021年,全縣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50個,涉及全縣17個鎮、109個村。其中土地整治項目32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1個、高效節水項目4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個,總投資5.69億元,建設總規模2.587萬hm2,建設內容為平整土地、開墾耕地、襯砌渠道及安裝輸水管道、修建田間道和栽植防護林等。經核查,2022年2.587萬hm2高標準農田中種植糧食及油料作物1.887萬hm2、占比72.9%,種植其他作物0.7萬hm2、占比27.1%。2021年新建高標準農田全部種植糧食作物。
2.4脫貧攻堅情況
民勤縣屬全省17個插花型貧困縣之一,2013年底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38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52戶、4.22萬人,貧困發生率18%。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民勤縣認真學習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甘肅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將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問題導向,落實精準方略,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基本標準,舉全縣之力攻堅克難、苦干實干,補短板、強弱項、固根本,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2018年10月,經甘肅省政府批準,退出插花型貧困縣序列。至2019年底,全縣累計減貧10766戶、45765人,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2021年,民勤縣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鄉村建設示范縣,探索形成了“336”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按照“六必訪”“六必查”要求,聚焦監測對象、8類重點關注人群和脫貧戶,按周、月、季走訪排查,持續跟蹤,動態監測,將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及時納入監測范圍,“一戶一策”精準幫扶,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累計納入120戶454人,綜合落實健康、產業、民政等各項幫扶政策360多項。堅持規劃引領,高起點、高標準完成發展類村莊的“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建成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12個。
3水資源利用情況
民勤縣境內無自產地表徑流,由南部進入境內的石羊河是縣境內唯一的地表水源,由于受石羊河流域大氣環境的變化、石羊河上中游人類活動和開發利用程度逐年提高等因素影響,石羊河進入民勤境內的徑流由20世紀50年代年均5.42億m3減少為20世紀90年代年均1.524億m3,多年年均減少量由20世紀90年代年均0.1億m3增大到20世紀的年均0.15億m3,2000年入境水量不足1億m3,2005年僅為0.61億m3,是全國最干旱的地區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勤生態問題,2007年12月,《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獲國務院批準實施,《規劃》總投資47.49億元,其中民勤屬區11.46億元,后來增加到12.649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2827億元。《規劃》以2003年作為現狀水平年,以流域內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依據,核定全縣配水面積4.1687萬hm2,人均0.17hm2,綜合灌溉定額6150m3/hm2,配水總量4.13億m3,地下水允許開采量1.16億m3。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是立足本流域水資源,對石羊河流域進行搶救民勤綠洲為核心的重點治理,在緊要關頭遏制并扭轉了石羊河流域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但受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水資源嚴重短缺制約,流域生態脆弱的本質沒有改變,隱患依然存在。近年來,由于特殊的自然條件因素影響和復雜的歷史成因,導致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4農業發展與水資源供需矛盾分析
經分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基本農田”的要求和《規劃》配置水量,民勤縣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十分突出。
4.1耕地保護與水資源保護矛盾分析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系統性提出“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條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基本農田”。《規劃》雖對民勤縣地下水開采量和灌溉定額做出了明確限定,但民勤俗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殖”之說,基本農田必須進行灌溉,否則只能荒蕪,荒蕪又將違背國家基本農田保護政策。民勤縣落實基本農田保護、保障糧食安全與水資源總量控制矛盾突出,水資源總量控制難度較大。
4.2農民增收與水資源配置矛盾分析
民勤縣屬省定插花型貧困縣,2013年全縣識別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52戶、4.22萬人,貧困發生率18.2%。按照《規劃》確定的人均0.17hm2配水面積,以四口之家為例,耕種0.67hm2土地(其中糧食作物0.4hm2,經濟作物0.27hm2),按照2013年農產品價格計算,來自耕種土地的收入約9800元,人均2450元,低于國家規定的2800元/人?年的脫貧標準。民勤屬于傳統農業縣,種植業收入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80%以上,純收入18000元/hm2,實現每人6500元的最低收入標準,來自種植業的收入至少要達到5200元。如果按照《規劃》確定的人均0.17hm2配置農田灌溉水量,人均將減少種植收入約2940元,規模性返貧風險增大。經測算,人均農業種植面積在0.27hm2以上,可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的目標。
4.3農作物生長需求與配水定額矛盾分析
《規劃》實施初期,民勤縣以規模化種植棉花、瓜類、鹽堿地藥材等經濟作物為主,畝均耗水量相對偏低。但近幾年來,為確保完成糧食種植任務,小麥、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大,糧食作物占比由16%提高到33%,小麥灌水900m3/hm2,玉米灌水10800m3/hm2,分別比《規劃》配水定額6150m3/hm2超出2850m3/hm2和4650m3/hm2。從全縣灌溉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農業灌溉定額不足的問題。加之近2年以來,民勤年降水量較多年平均降水量(113mm)減少10%~20%,年均蒸發量較多年平均蒸發量(2644mm)增加29mm,農業旱情持續加重。同時,地表水來水總量雖然能達到年度調度目標,但因上游來水主要集中在作物非需水期,作物生育期不得不先開采地下水灌溉,后以地表水回補地下水。若民勤縣基本農田全部耕種后,超用水量將分2類情況:一類是實施高效節水工程配套面積3.87萬hm2(滴灌2.87萬hm2、管灌1萬hm2),用水略超配水定額;另一類是未實施高效節水工程,采用常規方式灌溉,灌溉用水量8325m3/hm2,超出《規劃》配水定額2175m3/hm2。因該部分耕地大多處在灌區邊緣,種植作物多為玉米和苜蓿,在安種水灌溉期間需增加洗鹽壓鹽灌水量約825m3/hm2;同時,該區域渠系配套率低,末級渠系大部分為土渠,滲漏蒸發嚴重,將會導致實際灌溉定額偏大。
4.4生態保護與保障生態用水需求矛盾分析
民勤縣荒漠化面積143萬hm2,占國土總面積的90.34%,在地理梯度上居于全國荒漠化監控與防治的最前沿,處于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帶”的中心,是捍衛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至目前,民勤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15.33萬hm2,在408km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km的防護林帶,森林覆蓋率由2009年末11.21%提高到目前的18.28%。《規劃》以農田配水面積4.1687萬hm2的15%標準配置生態林灌溉面積6253.33hm2、配水量0.15億m3,配水定額2400m3/hm2。而實際民勤縣農田林網及通道綠化灌溉面積達到1.24萬hm2,實際灌溉定額4950m3/hm2,較《規劃》配置定額超出2550m3/hm2,在無地表水供給的情況下,生態林灌溉將無法保障。
5政策建議
5.1建議通過外流域調水向民勤增加地表水指標
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建議對《規劃》配水面積以外的基本農田和生態林給予用水指標,缺口水量通過爭取更大規模的外流域調水,以地表水置換地下水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地下水超采和生態用水問題。
5.2建議加大高效節水工程扶持力度
經估算,要實現基本農田高效節水設施全覆蓋,總投資需12億元。在縣財力不足、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況下,自籌資金配套高效節水設施難度較大,建議加大對民勤縣項目資金投入,對全縣尚未實施節水工程的基本農田面積全部配套高效節水設施,對現有高效節水工程地面設施更換給予項目資金扶持,以達到高效節水措施全覆蓋的目標。
5.3建議盡快啟動《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
從根本上解決民勤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受當時投資規模的限制,對緊迫的生態環境問題開展了搶救式的治理工作,但資源性缺水的實際未得到根本改變。目前,甘肅省水利廳已開展《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的前期工作,建議將《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納入國家規劃盡快啟動實施。5.4建議科學核定農業和生態用水定額建議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尊重自然規律、生態環境條件和農業生產實際,在有效保障農民生產生活和民勤綠洲永續生存的前提下,科學核定民勤縣農業和生態用水定額。
6結語
民勤縣主要以農業產業發展為主,目前正處于脫貧攻堅鞏固拓展期,農業的發展與水資源息息相關,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離不開對水資源需求量的增加。但由于縣域水資源處于嚴重短缺的境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所以當前農業發展過程中,在地下水開采受限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大規模的外流域調水向民勤增加地表水指標,提高水資源利用的高效性和節約性,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從而實現我縣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確保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作者:徐青霞 單位:民勤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