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形勢下企業科技創新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科技創新是推動皮革企業發展的主導者,就勞動密集型皮革業而言,只有適時引進新興技術與理念,才可始終保持可持續前進的動力,才可實現皮革制品品質型與效益型構建。提高皮革制品科技含量不僅可為消費群體提供更加完美且合適的制品,還可在企業科技創新之后提高企業良好信譽與形象,強化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據此,詳細分析了新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科技創新現狀,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皮革企業科技創新路徑,以期能夠為皮革企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皮革企業;科技創新;創新能力;轉型升級
引言
2020年,在經濟形勢日趨嚴峻復雜且不穩定的態勢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所遇問題多數是中長期的,需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知,并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型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戰略,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性設計和調節,以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1]。2020年以來,受疫情等影響,我國皮革企業遭到重創,甚至很多皮革企業直接停產倒閉。在此經濟形勢與社會背景下,皮革企業的轉型發展高度依賴于科技創新[2]??萍紕撔虏粌H是實力的體現,也是核心競爭力根本,而現階段的低速增長趨勢對于皮革企業的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實際上是有利的。我國的皮革企業正在以科技創新促進企業朝著國際化前進[3]。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新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科技創新現狀,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皮革企業科技創新路徑,以期能夠為皮革企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1科技創新概述
1.1內涵
科技創新即原創性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的總稱,具體即創造與應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以新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研發新產品,提升產品效率與質量,提供新服務的整個過程??萍紕撔聦嶋H劃分為3種類型,即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是指基于既有知識與物質,于特定環境下,改進或者創造新事物,并可以獲取既定有益效果的行為?,F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是當今時代創新的主旋律,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構成。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之間的協同交互、共同演化構成了科技創新。
1.2優勢
首先,資源整合。集成創新要素,增進產學研有機結合。科技創新可最大限度利用合作方獨特優勢資源,彌補皮革企業缺陷,以促進雙方共同實現科技發展,進而實現合作共贏。強化知識共享,以開放各平臺資源信息,吸引更多合作伙伴,促進皮革企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其次,協調引導。引導皮革企業內外各方協同創新,科技創新可基于創新工作中發揮聯結與調節作用,以合理利用各種優惠政策,評估整合資源最大化利用方式,并貫徹實施,以提升皮革企業科技創新效率。再次,風險降低??萍紕撔率歉唢L險活動項目,以科技創新可為皮革企業技術改進奠定基礎保障與支持,促使科技創新有章可循,推動皮革企業創新工作實現制度化與常態化。最后,激勵作用。科技創新可調動皮革企業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效率,強化創新效果?;谕獠拷涷炏鄬ωS富的研發隊伍,可推動皮革企業內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2新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科技創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2.1現狀分析
新經濟形勢下,我國已經發展為全球化皮革制品大國。雖然我國是皮革制品生產大國,但是并非生產強國。我國很多皮革制品的檔次相對偏低,出口類型也側重于低端產品,以此皮革企業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以高附加值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將產業優勢升級為品牌優勢,由貿易型轉變為品牌型[4]。當前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想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堅持走科技創新道路。很多皮革企業也逐漸意識到了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并且也在很多層面著手創新改變。然而,與皮革制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皮革企業依舊存在顯著差異。就整體來講,由于創新能力較差,皮革企業尚未演變為創新主體,創新動力與物質基礎相對匱乏。再加上皮革企業研發機構建設不到位,能力明顯不足。皮革制品創新集中于樣式與結構設計,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制品功能性。一直以來,盡管許多皮革企業和高校之間創建了產學研合作平臺,可企業多數情況下處于從屬地位。而且,大部分皮革企業普遍存在注重生產而忽視研發、注重引進而忽視吸收內化、注重效仿而忽視創新的不良現象。最為顯著的表現便是專利申請,其中的發明專利更是少見。現階段很多皮革企業依然處在有制造無創造、有產權無品牌與知識的局勢下,甚至一些企業依賴于假冒模仿維持制品生產加工[5-6]。
2.2問題分析
首先,科技創新模式過于單一。就現階段而言,皮革企業科技創新模式主要包括自主創新、合作創新和模仿創新。其中自主創新是依賴于自身力量,自主實施技術創新的研發、管理、運行的行為方式;合作創新是皮革企業之間或者皮革企業和科研機構之間的聯合創新的行為方式;模仿創新是皮革企業向先進創新者學習,并持續內化吸收,以實現優化改良創新活動的行為方式。其次,尚未生成真正的技術創新主體。皮革企業并非技術創新研發主體,創新研發更集中于高校與科研機構。再次,產學研合作效率相對偏低?,F階段皮革企業大部分科研課題依舊由科研機構或者高校負責,三者密切合作的模式多是實用主義、拿來主義,課題完成之后合作便終止,此類臨時的課題制度合作模式缺少深度研發合作,根本不能激發合作熱情與興趣,也無法充分發揮三者的獨特優勢,更別說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如此勢必會造成產學研合作效率不高的不良局面。
3新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科技創新路徑
3.1構建科技創新體系
科技創新體系構建需集成所有有關要素為一個整體。新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需高度注重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以技術需求與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中心為平臺,和國內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協同建設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性創新體系,所形成科技創新成果則推廣于皮革企業內部乃至整個皮革行業[7]??萍紕撔麦w系構建主要是為了打破皮革企業制造關鍵技術,實現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型、質量效益型、數字智能型的現代化皮革制品生產模式,為促進皮革企業及行業高速穩定發展作出貢獻。新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應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與經驗的同時,構成以基礎研究和制品研發協同創新、研究研發與生產制造協同創新、自主研究與技術引進協同創新三大協同創新為載體的全方位科技創新體系,健全技術中心以負責采集市場與技術信息,優化配置皮革原料與前沿技術,孵化新技術與新制品,培養高科技人才,承接技術研發項目,從而實現企業皮革原料創新優化、加工流程控制、技術融合等能力的有效提升。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作用體現于戰略協同、組織協同、知識協同3個層面[8]。其一,戰略協同即產學研結合模式下,以高校、科研機構、皮革企業有機結合為前提,其基礎是合作三方發展戰略目標高度一致;其二,組織協同即在有效發揮皮革企業技術創新平臺作用的同時,分別面向高校與科研機構創建聯合創新實驗基地,構成多點聯動與全面協同的科技創新局面;其三,知識協同即產學研合作三方基于知識與經驗的優勢互補與整體層面的強強聯合,以此不僅可切實發揮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優勢,還可有效發揮皮革企業技術與產業化知識經驗優勢,從而使得科技創新有序貫徹實施,保障所構成科技成果可以最快速、最合適的方式生成社會生產力,進而實現產業化、商品化甚至是國際化發展,促使產業化協同創新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明確科技創新方向
新經濟格局背景下,皮革企業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成功,需真正意義上突破核心技術[9-10]。其一,皮革原料環保防腐技術。氯離子污染減少方面,已有研究研發了少鹽保藏法、硅酸鹽保藏法、殺菌劑防腐保藏法等多種方法,然而依舊不能從根源上有效解決皮革原料防腐造成的污染問題。對此,皮革企業應基于徹底消除氯離子污染作為目標,研發并采用環保防腐技術直接替換鹽腌保藏方法。其二,膠原纖維分離松散技術。傳統皮革制品加工工藝中與灰堿脫毛方法有機關聯,同步完成脫毛和膠原纖維分散,其中膠原纖維分散被當作附帶功能。此皮革制品加工工藝屬于粗放型工藝,膠原纖維分散程度無法有效控制,且在加工過程中會生成氨氮與硫離子等污染物。所以皮革企業應充分考慮將可控的針對性分散膠原纖維為側重點,而脫毛則為附帶功能。其三,數字化皮革制品工藝。市場瞬息萬變,皮革企業需積極適應市場變化,不僅要創新優化市場營銷管理組織與組織,還要改革皮革制品工藝設計與打樣,最為關鍵的是要迅速且精準。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以大數據技術作為支撐,以數字化皮革制品工藝設計為載體,并適度融合綠色環保設計。其四,智能化皮革制品生產線。智能化始終是未來制造業發展方向,同時也是皮革企業以后發展趨勢。只有在智能化皮革制品生產方面占據制高點,才能夠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目前一些皮革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構建智能化皮革制品生產線,但是作為傳統行業,皮革企業智能化建設無法一蹴而就,需經歷長期的探索,突破瓶頸技術,才能夠真正走上智能化健身道路。其五,生物酶制劑皮革生產技術。生物酶制劑在皮革浸水、脫毛、軟化、藍濕革軟化等多個方面已經獲得了較好的實際應用成效。但是由于生物酶制劑品質參差不齊,在脫毛、鞣制、固體廢棄物處理、廢水處理等多層面依舊深受限制。未來應跨學科交叉與融合,以酶分子結構設計為出發點制作工程菌,研發專用生物酶制劑,從而顯著縮短生產周期,形成完整皮革加工生物技術。其六,皮革常見缺陷去除技術?,F階段皮革企業面臨的皮革常見缺陷主要有松面、紋粗、色花等,始終困擾著企業發展,對此需根據實際需求研發能夠精準化解決這些缺陷的去除工藝與技術,以此提高皮革質量,提升皮革利用率。其七,無水皮革制品生產技術。很多年前,我國生物質皮革工程專家便開始研發以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為基礎的皮革加工生產技術,經過多年努力逐漸形成了成套工藝技術體系。然而受設備造價過高影響導致至今尚未實現產業化建設。對此有實力的皮革企業可在皮革行業內部有識之士的支持下,介入并參與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皮革無水生產工藝技術體系的工程化與產業化研究、建設。其八,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技術在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早,且到現在已有許多成熟技術,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真正實現產業化與商品化的技術相對較少。對此皮革企業可嘗試深入研發探究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分類處理并獨立實施。不同來源皮革及其制品加工固體廢棄物應選擇不同技術加以處理分析,以生產出可滿足不同用途需求的皮革制品??傊?,皮革企業需始終走在研發原創技術的道路上[11]。在皮革原料防腐、皮革及制品生產到廢棄物治理整個過程中存在無數原創性技術增長點,而綠色環保皮革化學品研發與應用也存在海量原創性技術增長點。這些增長點均需皮革企業深入研發與利用,并持續投入成本挖掘更多前沿技術,以把握市場脈搏與市場未來,引領市場走向世界。
3.3打造科技創新平臺
在新型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應十分注重科技創新,以強化對外合作,構建各種類型科技創新平臺,健全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并加強技術研發,推進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建設。對皮革企業而言,科技創新平臺通常是由企業或政府主導打造,具備技術研發、技術轉移、實驗驗證、資源共享、孵化企業等多元化功能,健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側重于提高創新研發能力,對整個皮革企業建設發展發揮著戰略性意義。根據皮革企業特點與建設發展需求,可基于技術成熟程度等級劃分科技創新平臺[12],理論模型具體如表1所示。其中,技術全流程階段創新內容為全流程管理,負責科技創新全流程;基礎研究階段創新內容為技術研發,負責課題申報與開展;實驗室階段創新內容為實驗驗證,負責實驗研究與試制;工程化階段創新內容為成果轉化,負責技術引進與成果應用;產業化階段創新內容為技術推廣,負責技術推廣與孵化應用。基于科技創新平臺可促使皮革企業實現高新技術輸出與推廣應用,并獲得創新資源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各個子平臺相互輔助,彼此制約,可協同促進皮革企業多項技術自主創新與產學研有機結合,從而提高企業技術研發與創新綜合能力。皮革企業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嚴格遵循了高定位、高標準、高要求原則,主要是為了將其創建為科技創新品牌化工程,而科技創新平臺運行模式是確保平臺充分發揮效用的關鍵所在。皮革企業科技創新平臺運行模式具體如圖1所示。
3.4創建知識產權機制
皮革企業持續性科技創新可不斷產生創新性成果,長此以往便可構成核心技術群、專利技術群、知識產權高地。所以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管理,創建健全的知識產權管理組織部門,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專利申報、專利檢索、專利數據分析等相關工作[13]。為確保自身核心利益,皮革企業還應針對關鍵核心技術制定有效的保護措施,避免技術信息遺失,生成技術秘密保護、專利保護、標準制定等成套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4結語
新經濟發展格局下,科技創新是皮革企業轉型升級的唯一出路,也是皮革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對此,本文探討了新經濟形勢下皮革企業科技創新現狀,并明確提出了一些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科技創新路徑,具體即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明確技術創新方向,主要包含皮革原料環保防腐技術、膠原纖維分離松散技術、數字化皮革制品工藝、智能化皮革制品生產線、生物酶制劑皮革生產技術、皮革常見缺陷去除技術、無水皮革制品生產技術、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創建知識產權機制。希望未來我國所有皮革類企業都嘗試深入挖掘科技創新之路,以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長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全軍.發揮企業家在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經濟研究導刊,2022(3):13-15.
[2]陳玲.科技創新助推全球皮革行業變革與發展第11屆亞洲國際皮革科學技術會議在西安召開[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8,28(6):76-77.
[3]賈宏春.以科技創新助推皮化企業轉型升級:觀“2012中國國際皮革展”有感[J].皮革與化工,2012,29(5):40-41.
[4]侯風.皮革工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J].西部皮革,2017,39(23):48.
[5]陳國學.加強科技創新破解鞋業困境[J].北京皮革:中外皮革信息版(中),2019(9):46-48.
[6]趙宏偉.科技創新促進企業發展[J].河北企業,2014(5):73-73.
[7]鄧向梅.科技創新助力制革企業安全生產智能管理系統設計[J].中國皮革,2021,50(10):48-50,54.
[8]賀德方,祝侶,周華東,等.基于生命周期視角的企業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22(1):1-6.
[9]張彬,李春暉.“新經濟”背景下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經濟縱橫,2018(2):78-82.
[10]曾江勇.經濟發展新格局下制革企業科技創新的工作思路[J].西部皮革,2020,42(21):11-13.
[11]韓麗景.試論加快科技創新對于推動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J].科技風,2022(2):160-162.
[12]張虎翼,鄧文星,姚心儀,等.基于創新型制造企業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探析[J].管理現代化,2020,40(3):56-59.
[13]蔡宛玲,涂莊,程潔娟,等.公共服務平臺對泰州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影響問題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12):35-36.
作者:劉東花 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國際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