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介紹培訓補貼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條為做好我省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的職業介紹和再就業培訓工作,提高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促進其就業再就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及相關文件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職業介紹補貼對象:
(一)城鎮登記失業人員;
(二)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
(三)就業轉失業且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實現就業的城鎮失業人員(已按照黔勞社廳發[*]21號文件規定享受了職業介紹補貼的人員除外)。
再就業培訓補貼對象:
(一)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
(二)就業轉失業且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實現就業的城鎮失業人員(已按照黔勞社廳發[*]21號文件規定享受了再就業培訓補貼的人員除外)。
原則上人均可享受一次免費職業介紹;從促進再就業,轉變和提高下崗失業人員職業技能出發,對參加一次免費再就業培訓后未實現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可進行第二次免費再就業培訓,但最多不得超過兩次。職業介紹補貼和再就業培訓補貼(以下簡稱“兩費補貼”)只撥付給提供服務的職業介紹和培訓機構,不支付給個人。對已享受“兩費補貼”的人員須在《再就業優惠證》或《*省失業人員失業證》上注明。
第三條勞動保障部門舉辦的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可申請職業介紹補貼,受其委托的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也可開展職業介紹并給予補貼。
具備資質條件的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校(院)、就業訓練中心、企業職工培訓中心和社會力量辦學等社會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經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為“再就業培訓定點機構”(以下簡稱“定點機構”)的,均可承擔再就業培訓任務。
第四條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申請職業介紹補貼的,按季向同級勞動保障部門提出申請,經勞動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審核后,從同級再就業資金給予撥付。
定點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人員開展免費再就業培訓的,經勞動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對其培訓合格率等情況進行審核后,從再就業資金中撥付。
第五條申報失業登記職業介紹補貼需提供以下資料:
(一)《*省職業介紹補貼申報表》;
(二)《申報人員花名冊》及軟盤;
(三)《再就業優惠證》或《*省失業人員失業證》中的相片頁和注明頁的復印件。
申報下崗職工或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職業介紹補貼的,需提供以下資料:
(一)《*省職業介紹補貼申報表》;
(二)《申報人員花名冊》;
(三)《再就業優惠證》或《*省失業人員失業證》中的相片頁和身份證復印件;
(四)勞動合同復印件。
第六條參加再就業培訓人員必須持《再就業優惠證》、《*省失業人員失業證》及相關證明材料,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或其舉辦的“一站式”就業服務機構報名,也可到定點機構報名直接參加再就業培訓。
第七條職業介紹補貼的服務內容及補貼標準:
(一)失業登記人員必須在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特區)以上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或受其委托的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進行首次失業登記。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免費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及就業轉失業人員提供求職登記、辦理《*省失業人員失業證》、建立失業人員數據庫并開展政策咨詢、職業指導等服務的,按每人100元標準補貼。
(二)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免費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及就業轉失業人員提供服務,使其實現就業,并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每人800元標準補貼。
(三)受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委托的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應上報相關資料,按上述標準,由區、縣以上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統一申請職業介紹補貼。
職業介紹補貼按照誰推薦就業給誰補貼的原則,由為其提供服務的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提出申請,公共職業介紹補貼從再就業資金中支付。由政府出資開發的各類公益性崗位不能申請職業介紹補貼。
第八條再就業培訓補貼標準:
一次培訓的最高補貼標準暫定為不超過800元,一般專業的培訓補貼標準見《再就業培訓專業補貼標準表》。
第九條下崗失業人員可自由選擇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培訓機構也可跨地區、跨部門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培訓。參加跨管理區域培訓的人員,其培訓補貼由培訓地勞動保障部門與辦證地勞動保障部門核實相關情況后,從再就業資金中撥付。
第十條再就業培訓可以由定點機構組織培訓,也可由勞動保障部門通過招投標方式,面向培訓機構進行公開招標,由中標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
招投標辦法由各市、州、地勞動保障部門根據本辦法的要求,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制定。
第十一條定點機構在進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前,應向審批的勞動保障部門報送培訓計劃和培訓方案,具體內容包括:培訓專業、培訓人數、培訓時間(課時)、教學形式、培訓費用預算等。經審批的勞動保障部門審核認可后方可進行。
第十二條定點機構在培訓完成后,應向審批的勞動保障部門上報申請培訓經費的專題報告,并將《再就業培訓報名表》、《再就業培訓考勤表》、《申請再就業培訓補貼表》及《培訓下崗失業人員明細表》按實際情況填報后,一并上報。
各再就業培訓定點機構應于每季度初5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上報上季度的再就業培訓情況(遇節假日順延),經勞動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審核后撥付培訓費用。
第十三條再就業培訓的課時不得低于80個課時,出勤率必須達到90%以上,再就業培訓合格率必須達到90%以上。
第十四條定點機構在下崗失業人員報名參加培訓時,須將《再就業優惠證》暫時保存,待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合格后,在享受優惠政策欄目中記錄其已參加過再就業培訓,并在申報再就業培訓補貼時將復印件一并上報。
各地在撥付培訓補貼的同時,要及時將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再就業培訓的信息輸入下崗失業人員數據庫,每半年省與各市、州、地及各市、州、地之間交換一次相關數據,避免出現重復申請培訓補貼。
第十五條對未按規定要求和培訓計劃進行再就業培訓,或培訓質量達不到規定要求的,不能給予培訓補貼,勞動保障部門可要求承擔再就業培訓任務的定點機構按規定重新進行培訓,或交由其他定點機構進行培訓。
第十六條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定點機構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其按規定的要求進行培訓,保證再就業培訓的質量。
第十七條各級勞動保障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兩費補貼”的審核和監督檢查,對弄虛作假、騙取“兩費補貼”的單位,一經發現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會同*省財政廳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