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對農村黨員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黨委
農村基層黨員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代表著黨的形象,執行著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他們生活和工作在農民群眾之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農村黨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如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呢?我們認為,農村黨員應從三個方面發揮作用。
一、做宣傳政策法規的“揚聲器”。一要先行學好政策。近年來,中央的1號文件和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都制定了不少涉及農業農村工作的政策法規,對“三農”工作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田務農的積極性。但目前,對于中央及省、市、縣各級政府眾多“多予、少取、放活”的惠農政策,農民群眾還不是真正的了解和熟悉,要基層急待有人了解并傳播。因此,要求農村黨員對涉農政策必須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爭做農村“政策通”,所以縣、鄉都要不斷加強黨員的新農村建設政策培訓力度,不做無米之炊。二要大力宣傳政策。要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出黑板報、串門講課,不斷開展“鄉村夜話”家訪等活動,用通俗的群眾語言把中央、省市縣的政策宣傳好,尤其是要把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基本要求講透徹,真正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對于群眾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顧慮和錯誤認識,要耐心解答,統一群眾的思想。三要搶抓政策機遇。推進新農村建設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這無疑對發展農業、搞活農村、富裕農民是一件大好事。農村黨員應該把這次難得的政策機遇當作動力,抓緊謀劃和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先從群眾最盼望又能做得成的事情做起,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熱情,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用好用活政策,從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二、做促進經濟發展的“推進器”。一要帶頭學用科技。“科技興農”仍然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無論是新品種的引進,還是新技術的推廣,都有一個試驗示范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有人員素質的要求,又有風險要承擔。這需要一大批有文化知識、有奉獻精神的農村黨員來充當“排頭兵”,用自身取得的成功經驗,來推進農業新技術的普遍應用。二要帶頭勤勞致富。發展才是硬道理。農村黨員要增強經濟發展意識,勤勞苦干,埋頭創業,做到自己先富起來。要多掌握幾門農村實用技術,多闖出幾條創業增收的路子,在創家業上彰顯本事、干出成績。三要帶領群眾共富。農村黨員要通過自己的先富引導群眾后富,在自己發家致富的同時,要通過提供信息、技術等服務來帶領群眾共富。要客觀分析本地資源優勢和有利條件,引導群眾開闊視野,大力發展有特色的農產品。要幫助群眾搞好農副產品流通,共同分析、研究市場規律,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要加大農村實用技術的普及力度,幫助提高群眾的科技素質。
三、做打造和諧鄉村的“服務器”。一要講環保,帶頭整治村居環境。目前,全鄉已實現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面,隨著全鄉“家園清潔”整治行動及改水改廁、清垃圾清路障清溝渠的“三清三改”等活動的廣泛開展。全鄉經濟社會環境定將更加和諧美麗。農村黨員要主動投身到這一活動中去,積極獻計獻策、出錢出力。要帶頭動手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帶頭講究環境衛生,引領周圍群眾共同打造一個村容整潔、道路通暢、庭院美化、溝渠凈化的村居環境。二要重和諧,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建設新農村過程中肯定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因素,需要農村黨員特別是老黨員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時地化解和消除。對于生產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難的群眾,農村黨員要盡自己的能力,誠心解民難,全心排民憂,主動關心、及時扶助這些困難群眾;對于農村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合同糾紛、宅基地糾紛以及鄰里糾紛等問題,農村黨員要主動站出來,主持公道,化解矛盾。三要樹新風,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由于歷史原因和環境影響,農村一些不良風氣仍然存在,如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等等。這些不良風氣不加以整治,就無法實現“鄉風文明”的目標。因此,農村黨員要帶頭文明治家,做文明人,創文明戶;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恥之行,為群眾作出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