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年度應急管理安排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辦事處,旗直各委辦局,各企事業單位: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應急管理委員會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現將全旗應急管理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明確應急管理工作思路和任務目標
全旗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人為本,預防與處置相結合,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加強宣傳教育與培訓,強化社會參與,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提高全旗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
全旗應急管理的工作重心和目標:
以“一案三制”(應急預案,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制)為工作重心,以“一網五庫”(應急管理工作聯絡網,法規庫、救援專業隊伍庫、物資庫、專家庫、典型案例庫)為突破口,扎實推進應急管理各項工作,不斷開創應急管理工作新局面,為爭當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排頭兵而努力。
二、建立健全應急管理組織體制建設
按照“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原則,建立健全各級應急領導機構,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專項應急指揮機構和以值班室為基礎的各級應急管理辦事機構。成立阿旗應急管理辦公室,充分發揮其應急值守、信息匯總及綜合協調作用。同時,要加強指揮機構設備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推進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切實加強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各鄉鎮及辦事處要成立相關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可與現有機構辦公室相結合,明確相關責任人的應急管理職責和任務;各居委會、村(嘎查)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將應急管理作為自治管理的重要內容,明確社區、村(嘎查)組織負責人在應急管理中的職責;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要明確行政負責人、法定代表人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各企業、學校、幼兒園要設置或明確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配備專兼職應急管理人員。
三、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不斷完善應急預案的編制和修訂工作。繼續推進各類專項預案、部門預案的編制和基層預案的編制完善工作,確保各類預案責任明確、機制健全、工作流程細化、可操作性強。同時,加強預案的動態管理,根據情況變化及時組織修訂、完善,不斷增強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形成預案編制、報批、審核、、備案、評估、修訂和完善的動態機制。凡以全旗名義開展的重大活動,應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承辦單位對應急管理負主要責任,活動開始一周前報旗應急管理辦公室審批、備案,確保活動不出問題。
四、強化應急機制管理
一是加強預測預警體系建設。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范圍,完善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預測、預報和預警體系。開展風險隱患的調查分析,對可能發生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及時向有關部門上報,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
二是完善隱患排查機制。由旗安監局牽頭,建設、國土、水務、林業、交通、消防、衛生、質檢、教育、地震、藥監、旅游等部門參與,按照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原則,定期或不定期加強風險普查,全面掌握本行政區域、本行業和領域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并對各類風險隱患實行分類管理和風險評估。通過新聞媒體適宜公布的風險隱患,動員人民群眾參與隱患監管和排查。針對山洪、滑坡、暴風雪等自然災害和危險品倉庫等重大隱患,采取有力防控措施,形成實時監控、有效整改的動態監管機制。做到定期排查和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期限、方案等“六個落實”,杜絕和減少各類災害、事故的發生。
三是規范政務值守機制。優化應急值守工作流程,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執行查崗制度。
四是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各地區、地區與部門之間的橫向和縱向配合協調,建立健全應急處置的聯動機制,明確各方職責,確保一旦有事,能夠有效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事不亂,共同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
五是抓好應急預案演練。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相關應急預案的演練,要從實際出發,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好由群眾、民兵、專業救援隊等參與的應急聯動性強、形式靈活多樣的預案演練活動。通過演練,檢驗預案的實用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五、深入開展應急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各類媒介,力求做到應急知識宣傳全覆蓋。旗信息中心、廣播、電視等新聞平臺要積極宣傳應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緊急避險相關知識;旗聯通、移動等通訊單位要充分發揮應急短信平臺宣傳作用;各鄉鎮、辦事處,各部門要通過宣傳單、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應急知識的圖片和口號;教育部門要深入貫徹《中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在校學生的安全教育,通過應急管理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和互求互助能力;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大對高危行業生產人員的安全操作和應急處置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其安全生產能力。
六、切實抓好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
一是嚴格信息報送時限。確保在較大以上突發事件發生兩小時內報告相關信息,并根據突發事件處置進展情況及時做好續報工作。
二是壯大突發事件信息員隊伍。通過聘請基層信息員等辦法,壯大信息員隊伍,確保突發事件一旦發生,第一時間掌握相關情況。
三是拓寬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渠道。高度關注群眾反映以及新聞媒體報道的涉及本單位、本系統的突發事件苗頭性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針對每個時期政府工作重點及領導同志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通過約稿等形式主動提供深層次信息。
七、推進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抓好應急救援隊伍的培養和訓練,以城管、衛生、食品藥品監督、防汛、環保、安監、預備役民兵等骨干隊伍為主體,逐步形成統一高效的專業應急救援體系。
二是加大應急管理資金投入。推進建立長效規范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和撥付制度,力爭將應急管理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給予安排和保障;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應急管理資金支持。
三是積極儲備應急物資。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合理確定儲備品種和規模,實行動態管理,保證及時補充和更新;加強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應急物資協同保障、監測預警和信息共享,建立高效調運機制。制定落實保障措施,確保各種重點應急保障物資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拉得出、聯得動、用得上。
四是加快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建設。結合人防工程建設,做好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確定工作,依托廣場、綠地、學校、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完善相關設施,落實責任單位專門管理。
八、加大應急管理工作監督考核力度
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工作責任制。旗政府對在應對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不作為、延誤時機、組織不力等失職瀆職行為將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旗應急辦將制度并實施應急管理工作目標管理、值班值守、信息報告等方面的考核辦法,促進應急管理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加強應急管理調研工作,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措施,切實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