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200林業局目標管理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目標任務
完成營造林20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1萬畝),鞏固120.6萬畝(其中,退耕地還林52.6萬畝)退耕還林成果,對1005萬畝森林落實管護責任。森林資源消耗控制在44萬立方米以內。森林火災損失率控制在0.1‰以下,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力爭中央、省投入林業建設資金2億元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0.5個百分點,達到55%,全市林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5%,達到21億元,生態旅游總收入力爭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從林業上獲得的收入比上年增加20%,達到540元。加快現代林業發展,加快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加快生態建設步伐,推進民生工程,維護生態資源安全,科學編制“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林業工作會議的部署,以“對接大交通、打好三張牌(綠色生態牌、產業園區牌、生態旅游牌)”為主題,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相協調,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保障。
三、工作重點及措施
(一)推進重點工程,提升生態水平
抓好退耕還林工程。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為核心,抓好退耕地還林到期階段驗收的縣級自查、省級復查和國家重點核查工作。實施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農村能源、生態移民、后續產業發展、補植補造專項建設,做好2009年新增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建設,全面落實管護責任制,不斷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益,建立完善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長效機制。嚴格落實直補到戶、專項建設資金使用等政策。
抓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認真總結第一期天保工程經驗,啟動第二期天保工程,不斷探索新一輪天保工程建設管理、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森林撫育、森林經營、國有林場、森工企業改革、后續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新辦法、新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多渠道籌集資金,全力推進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
(二)培育特色產業,夯實增收基礎
完善產業園區建設規劃。結合省政府“支持*革命老區發展特色產業”和建設現代林業產業基地有關政策,制定完善《*市林業產業園區建設規劃》。制訂好各縣(區)及分園區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明確年度目標任務。做好南江縣、平昌縣林業產業強縣培育工作。
突出產業園區建設重點。抓好以榿木為主的木質原料林、以核桃為主的特色干果、竹林等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擴大基地規模。以綠色產業基地為依托,加快發展林特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加大森林生態旅游發展力度,加強4個國家森林公園和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基礎設施、景觀、景點建設及旅游線路開發,努力構造以生態旅游為骨干、產業園區為重點的新的林業產業體系。
(三)深化林權改革,激發林業活力
完善政策措施。改革和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機制、木材流通管理機制,開展林木采伐改革試點工作。開展生態效益補償工作。加強林業社會化服務,扶持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培育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符合*森林資源承載能力的木竹加工企業,促進林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經營。
規范林地、林木流轉。嚴格執行國家林業局《關于切實加強集體林權流轉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四川省林權流轉管理辦法(試行)》,穩定林地家庭承包經營關系,建立規范有序的集體林權流轉機制,依法妥善處理集體林權流轉的歷史遺留問題,規范我市林地林木流轉行為。加強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探索建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
開展配套改革。認真落實《*市林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引導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林業特點的信貸產品,拓寬林業融資渠道。完善林業信貸擔保方式,鼓勵擔保機構為林業信貸提供擔保服務,健全林權抵押貸款制度。探索建立產權交易平臺、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險制度、投融資體系。
(四)嚴管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
嚴格資源林政管理。抓好“十二五”采伐限額編制工作,認真執行木材限額管理制度,加強木材采伐和征占用林地監管,加強木材經營加工、運輸監管,推進森林分類經營和信息化管理。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重要濕地保護,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維護生物多樣性。加大林業執法和森林資源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力度,推進森林公安隊伍執法規范化建設。
加強森林防火工作。進一步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加強專業、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的建設,加大對火案的查處力度和責任追究力度。加快實施國家重點火險綜合治理工程二期項目,提高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
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加大檢疫執法力度,強化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監測,嚴防松材線蟲病等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和擴散蔓延,推進林業有害生物社會化防治,積極探索與林權制度改革相適應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舉措。
(五)統籌城鄉綠化,傳播生態文明
統籌城鄉綠化。扎實推進綠色通道和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抓好鄉(鎮)所在地集鎮綠化美化工作,抓好新農村建設綠色家園示范點,繼續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推進以*火車站、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及出口、“六庫”、川陜蘇區將帥碑林、巴城“八山”為重點的城鄉綠化工程,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積極創建綠化模范縣(區)、模范單位和綠化示范村,不斷提高城鄉綠化水平和品位。
繁榮生態文化。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普及全民生態知識,增強全社會生態意識。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創建活動,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社會公眾參與生態文明教育活動。高度重視生態文藝創作,培養得力的創作骨干隊伍,切實提高生態文藝創作的質量,努力打造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精品力作。
(六)強化項目工作,增強發展支撐
強力推進項目工作。抓住黨和國家關心*老區發展和國家、省加強生態建設的有利契機,以國家林業投資政策為導向,組建項目爭取的專門班子,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健全項目爭取的激勵機制,加強項目儲備,爭取實施新增退耕地還林工程等更多更好的生態建設和保護項目,為全市林業生態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加快災后生態恢復重建。抓緊實施災后恢復重建規劃,落實重建項目對接和任務分解,確保政策兌現、資金落實。切實加強重建項目資金監管和稽查,完善資金管理措施,確保資金運行安全,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和生態修復任務如期提前完成。
(七)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建設質量
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密切合作,開展科技推廣行動和技術攻關,集成推廣10項林業適用技術,大力培養樹立100個林業科技致富典型,培訓1000名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林果苗木花卉種植骨干農民。積極轉化林業科技成果,提高林業生產的科技貢獻率。加強種苗質量監督管理,提高種苗質量,做好種苗生產和調劑,推進良種化進程。
(八)提高行政效能,優化政務環境
深入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推進政務公開,做好林木采伐省、市、縣(區)三級聯網審批試點工作。嚴格問責制度,強化責任追究,細化崗位職責,逗硬績效考評。提前和加快做好“六路”、“六庫”等重點工程建設征占用林地、采伐林木的技術支撐性服務,全力支持大交通建設。做好宣傳、信訪、安全、穩定、綜治、計生、保密等工作,為林業建設提供保障。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回頭看活動,深化“學習型團隊和諧型機關”建設,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