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縣應急管理工作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編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
由縣應急辦會同縣應急委相關成員單位。科學編制《縣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明確全縣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全縣應急管理監測預警系統、信息與指揮系統、應急培訓與演練系統、物資保障能力、通信保障能力、恢復重建能力和應急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具體工作任務。各鎮、縣直有關工作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穩步推進應急體系建設,力爭既定項目早日建成發揮效益,為有效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保障。加強上下銜接,規范和統一縣公安、司法、安監、氣象、水務、衛生、環保、教育等部門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標準和技術參數,做好縣政府應急指揮中心項目建設的調研、工可研等前期準備工作,為后期實現各部門應急指揮平臺同縣政府應急指揮中心互聯互通奠定基礎。
二、建立健全應急體制機制
圍繞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和處置能力。根據政府機構改革、鄉鎮機構改革和村級黨組織、村委會換屆后人員變動的實際,推進各鎮、重點涉應部門和重點企業應急管理機構和人員的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在年5月底前調整充實各鎮、各部門、各村的應急管理組織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和信息員,縣應急辦將全縣各級應急管理領導機構、指揮機構、辦事機構和信息員的手機、住宅電話、辦公電話、值班電話、傳真電話號碼等信息收集整理后編制《縣應急管理工作通訊錄》建立全縣應急管理聯絡網,提高應急處置工作效率??h應急辦聯合縣電子政務中心制訂《縣突發事件信息公開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強與主流新聞媒體合作,及時公開突發事件信息和應對處置措施,澄清事件真相,引導媒體輿論,全力塑造責任政府形象。
三、嚴格突發事件信息報送
以縣委辦、縣政府辦文件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上報工作的通知》明確應急值守規程、重申值帶班工作紀律。對遲報、誤報應急信息的進行通報批評;對漏報、謊報、瞞報應急信息,做到任務到崗、責任到人、管理到位。加強對各鎮、各部門應急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的管理和考核。造成重大生命財產損失的依法追究責任。對于遲報、漏報、瞞報和亂上報者,經核實后,嚴格按照一次罰扣1分的標準,通報縣考核辦在全縣年度工作綜合考評中予以扣除。建立突發事件形勢研判制度,每季度初分別由縣民政局、安監局、公安局、衛生局牽頭對縣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管理、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發生趨勢進行綜合研判,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四、做好應急預案修訂和演練
各鎮、縣政府有關工作部門要嚴格按照縣政府辦《關于開展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h直相關部門在完成我縣各專項預案文稿修訂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應急預案修訂工作。要繼續按照“職責明晰,精簡明了好記實用,便于操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同市級專項預案的銜接,經縣政府集中審定后,及時印發各級各部門執行。部門預案和行業預案實行部門負責修訂,報縣政府應急辦備案??h應急委各相關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按照縣政府辦《關于開展年縣級專項應急預案演練的意見》安排,提前編制演練方案、細化演練流程,適時組織開展好森林火災、防洪搶險、地災撤離、礦山救援、尾礦庫險情處置、群體性事件處置、非正常群體上訪處置等15場(次)應急預案演練,通過實戰演練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明確工作責任、磨合應急隊伍,不斷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五、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要完善工作制度、制定相關預案、加強日常訓練。加強小嶺工業區、盤龍生態產業園、營盤旅游產業園等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縣部門要配合做好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下設的醫療救護、礦山救援、防洪搶險、森林防火、交通保障、氣象服務、電力保障、通訊保障等15個應急分隊的人員配備和聯動協作工作;依托縣公安消防、交警、涉及鎮綜合救援大隊、廠礦企業。使之成為三大園區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中堅力量;依托縣衛生、畜牧、疾控中心、急救中心等單位,組建衛生事件應急救援隊伍;各鎮人民政府要組建集森林防火、防洪搶險、地災撤離、各類安全事故預防及處置于一體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依托共青團、紅十字會等組織,建立形式多樣的應急志愿者隊伍。
六、加強物資儲備和應急裝備建設
加強物資保障能力建設。開拓物資代儲等多種渠道,落實應急物資實物儲備、市場儲備、產能儲備。重點儲備應急救援第一時間所需專用應急物資、重要應急裝備和生活必需品,建立政府調撥與配送應急物資的倉儲、運輸體系。縣公安局、消防大隊要重點加強對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所需的救援搶險防護裝備、切割擴張起重等破拆設備及處置?;鹿仕柚匦头阑?、移動供氣源、有毒(可燃)氣體持測儀和堵漏裝備的保障,提高裝備水平,加強實戰演練,使其成為事故災難、自然災害、生命搶險的中堅力量;縣民政局要建立救災救濟物資儲備庫,做好帳篷、棉被、衣物、方便食品等物資的儲備工作;縣水務局要做好防汛抗旱涉及的鐵锨、鐵絲、鐵錘、砂石、雨衣、雨靴、水泵、水管、編織袋、應急燈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縣林業局要做好森林火災撲救和森林疫情防控涉及的物資儲備工作;縣衛生局要做好各類疫情防控涉及的疫苗、器材、消毒藥品的儲備工作。同時,縣教育、住建、農業、藥監、環保、電力、交通、通訊、消防等部門和單位要做好本行業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七、抓好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建設
各鎮、縣直各部門要繼續按照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創建活動“進社區、進鎮村、進企業、進學校和有組織機構、有應急預案、有應急隊伍、有應急保障、有科普宣教”即“四進五有”要求。提早著手,抽調專人。依據創建細則,扎實做好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創建的各項準備工作,全年力爭完成1個省級、1個市級、5個縣級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的建設任務。同時,縣應急辦要聯合縣經貿局、民政局、教育局、事務局,分別做好省級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銀礦、鎮人民政府、城關小學和市級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縣機關事務局的鞏固提高工作,確保高標準地通過省、市應急辦的復核,真正起到典型引導、示范帶動”積極作用。
八、加大應急科普知識宣傳教育
通過縣廣播電視臺、縣政府信息在線、迎春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各鎮氣象LED電子顯示屏等平臺。全面普及防災、減災、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和技能,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應急法規和應急預案、應急常識。不斷提高公眾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充分利用“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日、安全生產月等節點,集中開展防災減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大講堂”平臺,配合縣委宣傳部邀請專家開展“如何做好突發事件輿情應急處置工作”專題講座;通過縣委組織部、民政局對村支書、村主任集中培訓的平臺,對全縣村干部進行“如何提高基層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專題培訓,全面提升各級干部和應急管理工作人員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