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政應急監管工作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加強政務值班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構建管理規范、運轉協調、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管理工作體系,切實提高防范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努力為全市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一、提升政務值班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水平
1.做好政務值班工作。進一步健全政務值班工作制度,提高值班人員綜合素質,嚴格執行各項規定,確保應急處置及時有效。加強政務值班工作檢查指導,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職責明確、定位清晰、運轉高效的政務值班體系。
2.規范值班信息報告工作。進一步嚴格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內容、格式、時限要求,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加強對突發事件信息的篩選、研判,提高對突發事件發生、發展規律的把握能力,杜絕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現象。強化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把握突發事件的正確輿論導向。
二、加強應急防范處置能力建設
3.強化應急預案修訂與演練。指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完成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全面啟動基層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制定年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指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專項和綜合演練,取得實戰經驗,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4.提高綜合預測預警水平。進一步加強預測預警能力建設,重點提升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地質災害以及引發次生災害的預警能力。建立綜合預警機制,規范預警主體,理順程序,擴展渠道,提前部署安排相關防范措施,掌握減少風險和應對突發事件的主動權。嚴格落實各職能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的職責任務,強化對各類隱患的排查、整改力度,建立常態化突發事件風險評估機制。
5.做好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組織編寫《市“十二五”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使之與省、市級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相銜接,并有計劃分步推進實施。
三、努力建設高素質的應急隊伍
6.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以市級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為核心,專業隊伍為骨干,志愿者隊伍為輔助的應急救援隊伍,著力強化重點行業、企業、基層單位應急隊伍建設。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應急演練和工作交流,不斷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7.規范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意見》(政辦發〔〕3號),加快推進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研究制定我市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實施意見,整合應急志愿力量,提高應急志愿者專業化服務水平。
8.發揮應急專家隊伍作用。各級各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各自行業特點,積極做好應急管理專家組充實調整工作,充分發揮專家組成員的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撐作用。
四、積極推進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9.加快推進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建設。積極推進各級應急平臺建設,完善專業子平臺功能,努力實現省、市、縣三級平臺互聯互通。
10.加強應急資源管理。加大應急保障投入,加強專業化應急物資庫建設,開發應急資源數據庫管理系統,建立區域聯動的應急保障網絡,完善各類應急資源的儲備、調用、配送、補償等管理機制。
11.進一步規范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繼續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建立應急避難場所管理制度,統一建設標準,明確責任主體,建成一批“標識顯著、功能完善,集散方便、眾所周知”的應急避難場所。
五、深入開展應急宣教培訓工作
12.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消防日等主題日,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深入推進應急知識“五進”工程(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編制印發《市市民應急知識手冊》,普及相關應急常識,增強公眾的應急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13.強化應急培訓。將應急培訓納入各級領導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積極開展領導干部和應急業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著力提高其應急指揮能力和應急執行能力。指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六、加大對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力度
14.搞好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建設。根據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建設標準要求,按照“四個一”目標(確定一個鄉鎮、街道,一個村居、社區,一家企業,一所學校),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帶動作用的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以點帶面,夯實基層應對突發事件的基礎工作。
15.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督導。落實《市應急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政辦發〔〕12號),推動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完善基層應急管理組織機構,落實人員、明確職責、理順關系,適時開展基層應急工作督導檢查活動,推動全市應急管理工作上臺階、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