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質監局加強食品監管發展計劃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監局加強食品監管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質監局加強食品監管發展計劃

      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

      (一)強化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因地制宜,不斷加大食品安全工作投入,加強基層監管力量和執法裝備建設,特別是要強化食品安全檢測手段,完善檢測體系,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繼續發揮好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確保完成各項工作目標。重視政策性引導,積極推動食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發揮他們對整個行業的整合帶動作用。強化社會監督,主動接受人大、政協、新聞媒體和群眾代表的監督檢查,促進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

      (二)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將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經濟形勢越困難,社會矛盾就越復雜。為此,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要求,切實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評體系和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層層簽訂責任書,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真正把食品安全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二、大力整頓規范食品生產經營秩序

      (三)部署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將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列入當前重要議事日程,按照區政府工作方案,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具體工作任務、措施和目標,統籌調配力量,切實加強領導,加大經費投入,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和指標。

      (四)貫徹實施《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重點要將《條例》精神向基層和企業傳達貫徹,提高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按照《條例》要求和部門職責分工,制定、落實各項監管制度和生產經營規范,全面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管;針對本地影響乳品質量安全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及時解決安全隱患;落實好中央和省里已經出臺的奶業扶持政策。

      (五)繼續做好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按照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第二次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市、區政府的要求,繼續抓好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把整治和規范、監管和自律的各項措施有效結合并抓好落實。針對重點環節、區域開展督查,全面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行為,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六)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和病死豬病害豬肉非法交易專項整治行動。按照商務部、農業部等七部門《關于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和病死豬病害豬肉非法交易專項整治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生豬養殖購銷監管和定點屠宰管理,加大各環節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收購、屠宰、運輸、經營和使用病死豬及其肉品等違法行為,保障群眾肉品消費安全。

      三、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重點環節的監管

      (七)強化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監管。實施產業提升行動,推進傳統產業優化改造。重點是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培育品牌產品,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落實監管責任,加強例行抽檢和監督抽查,提高監管水平;建立以產地質量追溯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督導“三品”基地、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規模種養基地等建立生產記錄,開展質量自檢,上市銷售產品按規定出具產地證明、質量證明;健全農產品包裝標識、市場準入、監測信息等制度。

      (八)強化生豬定點屠宰和酒類流通管理。抓好新頒布《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的宣傳貫徹工作,全面開展屠宰企業的審核換發證工作。按照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設置規劃,結合屠宰企業換發證工作,合理壓縮現有屠宰場,推進屠宰企業的整合提高。加強屠宰企業的無害化處理設施和管理制度建設,健全和落實生豬宰前瘦肉精檢測制度、肉品品質檢驗制度、質量追溯制度,加快建立屠宰企業監管檔案和信用記錄。認真開展酒類經營企業備案登記,加快實施《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

      (九)強化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加快建立以準入、追溯、召回、退出制度為核心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嚴格食品企業生產許可發證管理,保證許可制度的有效性和嚴肅性。督促食品企業建立完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嚴把原料進廠和產品出廠檢驗關。嚴格食品企業的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逐步形成產品生產加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記錄。建立落實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對獲證食品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強小作坊規范化管理,完成小作坊整治年度工作任務,推動專業合作、龍頭帶動、股份聯合、協會推動、區域集中“五種模式”整合取證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十)強化食品市場流通環節監管。清理和規范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堅持依法許可,嚴把食品市場主體準入關。強化食品市場日常監管,層層落實監管責任區,確保監管執法到位。監督食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購銷臺賬和索票索證制度,鼓勵經營者建立電子臺帳,逐步形成流通環節質量追朔體系。進一步落實行政強制退市和經營者主動退市、協議退市相結合的不合格食品退市管理機制,加強對退市食品的跟蹤監管。推進食品經營者自律機制、社會監督機制和預警應急處置機制建設。積極引導農村食雜店向放心示范店轉化提升,農村小菜場按照“星級文明規范市場”標準進行建設和改造,完成小食雜店、小菜場整治任務。

      (十一)強化食品消費環節監管。加強對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管理規范落實情況的監督,落實餐飲業、食堂等的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制度,實現原料來源有保障、可追溯。按照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全面落實餐飲業、食堂等的量化分級管理和再評估。加強對農村、學校和重大活動食品保障工作的監督檢查,加大企業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監管力度。全面推行農村集體聚餐報告制度,繼續組織鄉村廚師開展培訓。

      (十二)強化保健食品經營監管。加強保健食品流通環節日常監管,加大市場抽檢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違禁藥物等的違法行為;加強保健食品廣告監管,加大監測力度,嚴厲查處違法保健食品廣告行為;開展以講座形式聚眾違法宣傳保健食品的專項整治行動。

      四、繼續深化和完善食品安全“三網”建設

      (十三)推進農村現代流通網建設。進一步做好“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建設的擴面、提質和增效工作,大力扶持連鎖龍頭企業發展和配送中心建設,探索農村商品配送中心、農村商業網點建設作為政府、村集體公共投資的可行性。繼續發展放心店,落實食品統一配送制度,全區農村放心店統一配送面鞏固在90%以上,著力提高放心店食品品種統一配送率。積極推進連鎖超市向行政村和中小學校延伸,放心店向較大自然村輻射,新增20個行政村建立村級連鎖便利店,累計達到220個以上行政村建立村級連鎖便利店。

      (十四)不斷完善監管責任網建設。在落實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要求下,進一步強化監管部門的責任,按照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全面落實分段監管職責;繼續推動鄉鎮(街道)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站(中心),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人員,協助區級監管部門做好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督促落實食品(農貿)市場舉辦者、各類學校以及較大伙食單位等重點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單位內部管理和監督;通過簽訂承諾書等,進一步強化食品企業第一責任人意識。

      (十五)進一步夯實群眾監督網。完善農村、社區、學校食品安全群眾監督網絡建設,在“多員合一”基礎上,重點落實群眾監督員工作報酬和工作職責,加強培訓和管理,提升群眾監督員開展社會監督的能力,切實打造一支有組織、常態化的農村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

      五、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活動

      (十六)完善示范創建措施。總結和推廣首批食品安全示范鄉鎮(蓮花鎮)工作經驗,實行食品安全示范鄉鎮、示范點“互動聯創”,充分發揮示范創建的輻射帶動作用,擴大示范效應。對首批食品安全示范鄉鎮開展回頭看和暗查檢查,鞏固創建成果。

      (十七)加快推進示范創建。督促雙橋鄉、廿里鎮做好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工作,年內確保通過驗收。

      六、加強重點領域食品放心工程建設

      (十八)建立和落實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加強食用農產品入市管理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浙政辦發〔20*〕35號)精神,進一步加強對初級農產品生產基地管理,督促農產品種植養殖戶全面實施食用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并加強質量監控,出具產地證明、質量證明和檢疫證明。大力推進農產品包裝銷售。除鮮活畜、禽、水產品以外,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森林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認證(認定)的農產品,應經包裝或者附加標識后上市銷售,并標注相應標志和發證機構。

      (十九)加快推進校園放心菜定點采購工作。繼續組織實施《*市*區中小學校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規劃(20*-2010年)》,按照責任分工和時間要求,完成規劃的年度工作目標。繼續推進中小學校實行糧、油、豆制品、肉、蔬菜、水產品、奶制品、調味品、飲料等食品的定點采購或統一配送制度。

      七、做好食品安全基礎保障體系建設

      (二十)扎實推進食品安全信息信用體系建設。認真總結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經驗,改進工作方法,選擇本地特色優勢食品或主導食品產業開展全行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企業信用檔案和職能部門監管檔案,推廣食品召回和企業紅黑榜制度。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建設,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和報送,探索食品企業、檢驗檢測等基礎數據庫建設,保證食品安全信息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二十一)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應急處置能力。按照《*市*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和應急措施,加強預案的宣教、培訓,并結合實際開展應急演習,提高實戰能力。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理情況回訪督查制度,加大重大事故查處的督查督辦力度。

      (二十二)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要積極推進檢測經費、檢測計劃和檢測信息“三統一”整合工作。進一步完善企業自檢、委托送檢、監督抽驗三位一體的食品檢測體系建設,督促種植養殖基地、食品企業和市場加強自檢能力建設。加強食品監督抽驗工作,加大抽檢頻率和覆蓋面,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二十三)強化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和綜合評價。以暗查暗訪形式,加強對各鄉鎮(街道)、各監管環節的重點工作、重要領域開展檢查,及時督促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八、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二十四)大力開展食品安全法規宣傳。大力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生豬定點屠宰管理條例》。重點是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墻體固化標語的印制,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法》知識競賽活動,做好電影下鄉活動播放食品安全宣教片工作,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

      (二十五)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知識教育。適時召開食品安全教育進校園現場會,全面推進中小學生飲食安全與健康教育活動,普及食品安全常識。重視對廣大農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向農民傳授農業種植養殖安全知識,使農民自覺抵制使用違禁投入品。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促進規范生產和經營。認真總結食品安全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活動經驗,深入開展食品安全知識“五進”宣傳教育。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人妻av伦理|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