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衛生事業單位管理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事業單位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衛生事業單位管理意見

      為做好全省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落實衛生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推進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據人事部、衛生部《關于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國人部發〔*〕35號)和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試行)》(冀人發〔*〕76號),結合我省衛生事業單位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基本原則

      1、衛生事業單位要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充分考慮社會需求、事業發展、人才結構和人才培養等要素,根據單位實際,科學合理設置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明確崗位職責、任職條件和聘用期限。要按照崗位設置管理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要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要求,及時調整崗位設置結構比例,實行動態化管理。要嚴格執行崗位設置的各項要求,加快推進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

      二、實施范圍

      2、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政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血液中心(血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農村鄉鎮衛生院等衛生事業單位,都要實施崗位設置管理。經批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衛生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衛生事業單位和衛生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已經由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衛生單位除外。

      3、衛生事業單位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包括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實行崗位管理。

      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崗位類別設置

      4、衛生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

      5、衛生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總量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工作性質和人員結構特點等因素綜合確定。具體控制標準是:

      (1)主要提供醫療技術和公共衛生服務的衛生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占主體,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衛生事務管理職責的衛生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占主體,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50%。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后勤保障和服務等職責的衛生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占主體,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50%。

      (4)衛生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衛生事業單位中已經實現后勤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6、根據事業發展和工作特殊需要,經批準,衛生事業單位可設置特設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

      四、崗位等級設置

      (一)管理崗位等級設置

      7、根據我省實際,衛生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分為6個等級,由高到低分為五至十級職員。衛生事業單位現行的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五到十級職員崗位。

      8、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衛生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權限確定。具體控制標準是:

      (1)機構規格相當于正處級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最高等級一般不得超過五級職員。承擔領導職責的管理崗位,即五級、六級職員崗位數量,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單位領導職數確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職員崗位數量,原則上按照3:3:2:2的比例確定。

      (2)機構規格相當于副處級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最高等級一般不得超過六級職員。承擔領導職責的管理崗位,即六級、七級職員崗位數量,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單位領導職數確定。八級、九級、十級職員崗位數量,原則上按照3:5:2的比例確定。

      (3)機構規格相當于正科級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最高等級一般不得超過七級職員。承擔領導職責的管理崗位,即七級、八級職員崗位數量,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單位領導職數確定。九級、十級職員崗位數量,原則上按照5:5的比例確定。

      (4)機構規格相當于副科級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最高等級一般不得超過八級職員。承擔領導職責的管理崗位,即八級職員崗位數量,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單位領導職數確定。九級、十級職員,原則上按照5:5的比例確定。

      (5)對事業單位政策性安置人員、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人員等問題,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并經設區市及以上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核準,可按原職務對應相關崗位等級。

      9、未核定機構規格、領導職數的衛生事業單位,先由機構編制部門核定后,再按照第7條規定執行。

      10、衛生事業單位的黨群組織,除國家和省有具體政策規定外,原則上不單獨設置職員崗位,其工作人員在本單位已聘用的人員范圍內,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規定產生。

      (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置

      11、衛生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七級,其中正高級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由高到低分為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由高到低分為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區分正副高的,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

      12、衛生事業單位中,正高級衛生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特級主任醫(藥、護、技)師崗位、一級主任醫(藥、護、技)師崗位、二級主任醫(藥、護、技)師崗位、三級主任醫(藥、護、技)師崗位,分別對應一至四級專業技術崗位;副高級衛生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一級副主任醫(藥、護、技)師崗位、二級副主任醫(藥、護、技)師崗位、三級副主任醫(藥、護、技)師崗位,分別對應五至七級專業技術崗位;中級衛生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一級主治(主管)醫(藥、護、技)師崗位、二級主治(主管)醫(藥、護、技)師崗位、三級主治(主管)醫(藥、護、技)師崗位,分別對應八至十級專業技術崗位;初級衛生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一級醫(藥、護、技)師崗位、二級醫(藥、護、技)師崗位和醫(藥、護、技)士崗位,分別對應十一至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

      13、衛生事業單位根據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按照《*省衛生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結構比例控制標準》(附表一),確定本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

      14、衛生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之間的結構比例為: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15、衛生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等級崗位設置,原則上省屬事業單位可設至專業技術二級崗位,設區市、縣(市、區)屬事業單位可設至專業技術三級崗位。

      16、設區市、縣(市、區)屬衛生事業單位確需設置專業技術二級崗位,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報省人事廳核準。核準后本單位專業技術三級崗位的數量應相應減少。

      17、衛生專業技術崗位是衛生事業單位的主系列崗位,其他需要設置的專業技術崗位為輔系列崗位。輔系列崗位的等級設置一般應低于主系列崗位的等級。

      (三)工勤技能崗位等級設置

      18、工勤技能崗位分為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五級: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崗位;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19、衛生事業單位根據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按照《*省衛生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結構比例控制標準》(附表二),確定本單位工勤技能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

      20、工勤技能崗位的一級、二級崗位主要在專業技術輔助崗位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職責等對技能水平要求較高的領域設置。

      (四)特設崗位設置

      21、特設崗位是衛生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經批準設置的工作崗位,是衛生事業單位中的非常設崗位。特設崗位不受事業單位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務或特殊情況消失后,按照管理權限予以核銷。特設崗位的等級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特設崗位聘期最長不超過3年。

      22、需要設置特設崗位的,由單位提出申請,填寫《*省事業單位特設崗位審核表》(附表三),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分別報設區市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核準。特設崗位設置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承擔國家或本省重大醫療衛生項目或課題,本單位人員難以滿足工作需要,需引進高層次人才的;

      (2)引進的經國家人事部批準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以及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和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員等急需高層次人才,本單位相應等級崗位無空崗的;

      (3)其他確需設置的。

      五、崗位基本條件

      (一)崗位基本條件

      23、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基本條件,主要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確定。三類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是:

      (1)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醫德醫風;

      (3)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或技能條件;

      (4)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二)管理崗位基本條件

      24、管理崗位基本條件除符合第23條規定外,還須符合下列條件:

      (1)五級職員崗位須在六級職員崗位上工作滿兩年以上,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2)六級職員崗位須在七級職員崗位上工作滿三年以上,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3)七級、八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八級、九級職員崗位上工作滿三年以上,一般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

      (4)九級職員崗位須在十級職員崗位上工作滿三年以上,一般應具有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

      25、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除符合第23條規定外,還須符合國家和本省現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有關規定。

      26、實行職業資格準入控制的專業技術崗位的基本條件,應包括準入控制的要求。

      27、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的具體任職條件,由單位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結合崗位的職責任務、專業技術水平要求等因素研究確定,但不得低于國家和省規定的基本任職條件。

      (四)工勤技能崗位基本條件

      28、工勤技能崗位基本任職條件除符合第23條規定外,還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一級、二級工勤技能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五年,并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級考評。

      (2)三級、四級工勤技能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五年,并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

      (3)學徒學習期滿和工人見習、試用期滿,通過初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后,可確定為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六、崗位設置的程序

      29、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遵循以下程序:

      (1)制定崗位設置方案,填寫《*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審核表》(附表四);

      (2)按程序報主管部門審核,設區市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核準;

      (3)在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最高等級限額內,制定崗位設置實施方案;

      (4)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在廣泛征求職工意見的基礎上,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討論,單位領導人員集體研究通過;

      (5)組織實施。

      七、崗位設置的審核

      30、崗位設置實行核準制度,具體核準權限按照以下規定執行:

      (1)省直衛生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省人事廳核準。

      (2)設區市直衛生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市人事局核準。

      (3)縣(市、區)直衛生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縣(市、區)人事局審核后,報設區市人事局核準。

      31、對單位規模小、人員數量少、分布較分散的衛生事業單位,可由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制定崗位設置方案,在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最高等級限額內,集中調控、集中管理。

      32、經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作為衛生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確定崗位等級、調整崗位以及核定工資的依據。

      33、衛生事業單位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應保持相對穩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崗位設置方案可申請變更:

      (1)經機構編制部門批準,單位出現分設、合并,必須對本單位的崗位進行重新設置的;

      (2)經機構編制部門批準,增減機構編制的;

      (3)根據業務發展和實際情況,為完成工作任務確需變更崗位設置的。

      其中符合第(1)款規定的,按照第29條、第30條規定的程序和權限重新核準崗位設置方案;符合第(2)、(3)款規定的,填寫《*省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變更表》(附表五),按照第30條規定權限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核準。

      34、專業技術一級崗位的設置,按國家規定執行。

      八、崗位聘用

      35、衛生事業單位要按照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根據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的原則,確定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聘用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

      36、衛生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應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在崗位有空缺的條件下,按照公開招聘、競聘上崗的有關規定擇優聘用。聘用條件不得低于國家和我省規定的基本條件。對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條件的人員,可按照有關規定破格聘用。

      37、衛生事業單位應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關規定與被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內調整崗位的,應對聘用合同的相關內容做出相應變更。

      38、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聘用,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省直衛生事業單位五至八級職員崗位、二至十級專業技術崗位、一至三級工勤技能崗位,經主管部門審核,報省人事廳核準后,由單位聘用;九至十級職員崗位、十一至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四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報主管部門審核后,由單位聘用。

      (2)設區市、縣(市、區)屬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聘用的程序,按照設區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規定執行。

      39、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的聘用,由省人事廳統一管理,除符合25、26條規定外,還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醫學研究和新技術開發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對衛生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2)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技術水平,在國內或省內本專業領域享有盛譽;

      (3)其他在醫療衛生領域作出重大貢獻并有重要影響的優秀專家。

      40、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的聘用,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按照隸屬關系,由單位將符合專業技術二級崗位條件的人選逐級報至省人事廳;

      (2)省人事廳會同有關部門對人選核準后,由單位聘用。

      41、衛生事業單位接收的政策性安置人員的聘用,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有關政策規定執行,并簽訂聘用合同。

      42、新調入的具有一定工作經歷的人員的聘用,根據本人德才表現、學歷、工作經歷和原任職務,先比照本單位同等條件人員重新確定相應的崗位,再簽訂聘用合同。

      43、從各類學校未就業的應往屆畢業生中聘用的管理人員,在崗位允許的情況下,中專畢業生,可確定為十級職員崗位;大學專科畢業生、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第二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生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可確定為九級職員崗位;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可確定為八級職員崗位;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可確定為七級職員崗位。

      44、已經實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普遍簽訂聘用合同的單位,可根據國家和我省的有關規定,按照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對本單位現有在冊的正式人員確定不同等級的崗位,并變更聘用合同相應的內容。

      尚未實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的單位,要按照國家和我省在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有關規定與崗位設置管理有關規定精神,抓緊進行崗位設置,實行聘用制度,組織崗位聘用。

      45、衛生事業單位首次進行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應根據國家和我省的有關規定,使本單位現有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按照現聘職務或崗位進入相應等級的崗位。現有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的結構比例已經超過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的,應通過自然減員、調出、低聘、解聘或退二聘一的辦法,逐步達到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尚未達到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的,應嚴格控制崗位聘用數量,根據本單位事業發展和人員狀況逐年逐步到位。

      46、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得同時在兩類崗位上任職。因工作需要確需兼任的,要按干部人事管理權限審批,并按其所在主工作崗位進行管理。能由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兼職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專門從事管理業務的工作不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占用專業技術崗位職數的管理人員應明確其具體的專業技術崗位,并完成該崗位專業技術工作的職責和任務。

      47、衛生事業單位完成崗位設置、崗位聘用并簽訂聘用合同后,應寫出書面工作總結報告,填寫《*省事業單位崗位聘用結果審核備案表》(附表六)和《*省事業單位崗位聘用人員花名冊》(附表七),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對單位完成崗位設置、組織崗位聘用及簽訂聘用合同的情況進行認定。對符合政策規定,完成規范的崗位設置、崗位聘用的單位予以備案確認。

      九、組織實施

      48、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是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礎,是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要及時研究解決實施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崗位設置管理穩步實施,確保社會穩定。

      49、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涉及面廣,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各衛生事業單位要提高認識,認真細致地做好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積極穩妥地推進崗位設置管理工作。

      50、衛生事業單位要根據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最高等級,自主設置本單位的具體工作崗位,明確崗位等級,根據崗位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自主聘用人員。

      5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衛生事業單位在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工作中,要堅持原則,堅持走群眾路線,不得違反規定突破現有的職務數額,不得突擊聘用人員,不得突擊聘用職務。對違反規定、濫用職權、打擊報復、以權謀私的,要追究相應責任。對不按政策規定進行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的單位,不予認定崗位等級、不予審批工資。情節嚴重的,對相關領導和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或紀律處分。

      52、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要建立崗位設置管理信息數據庫,運用計算機信息化技術,提高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水平。

      53、本實施細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54、本實施細則由省衛生廳負責解釋。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www.亚洲成在线|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娇小性xxxx|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