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兩消除疫苗工作安排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充分認識“兩消除”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麻疹和瘧疾是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兩種傳染病。年,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確定到年要實現全面消除麻疹的目標,我國政府積極響應并承諾:“到年,全國麻疹發病率控制在1/100萬以下,并通過消除麻疹工作促進免疫規劃工作發展的目標”。同時,也積極響應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瘧疾的倡議。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五部委制定出臺了《年—年全國消除麻疹行動方案》,衛生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委共同印發了《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年)》,提出了“到年,全國除部分邊境地區外,其他地區均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到年,全國實現消除瘧疾的目標”。月27日,省衛生廳召開全省消除麻疹和消除瘧疾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全省確保年實現消除麻疹、年消除瘧疾工作作了進一步安排部署。
多年來,我市的免疫規劃工作在市委、市政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過全市衛生系統廣大衛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年實現了以鄉為單位的兒童國家免疫規劃“四苗”接種率三個5%的目標,年證實無脊髓灰質炎狀態,年全面實施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工作,全市的免疫規劃工作從4苗防6病擴大至11苗防12病。市、縣、鄉各級冷鏈設備得到了更新和補充,預防接種工作進一步規范,全市免疫規劃工作呈現出科學、有序、健康的發展態勢。盡管我市的免疫規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各縣(區)工作基礎和發展水平不平衡。部分地方對免疫規劃工作不夠重視,對“兩消除”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經費投入不足,多部門協調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關鍵的防治措施難以有效落實,影響了“兩消除”工作深入有序的開展。二是瘧疾防治能力低。無專門的瘧疾防治隊伍,疾控和臨床醫務人員瘧疾防治、瘧疾診斷和治療,專業技術不強,實驗室人員瘧疾檢測能力較弱,群眾瘧疾防治知識知曉率低,自我防護意識差等問題。三是全市麻疹和瘧疾發病率較高。我市是全省唯一屬于長江水系、亞熱帶氣候的地區,是麻疹和瘧疾的高發區域,年麻疹發病率為4.43/十萬,學校及幼兒園時有暴發流行,這與國家消除目標1/100萬還有很大差距。瘧疾在全省5個國家級流行縣中我市就占了4個(根據-年瘧疾疫情報告,全國以縣為單位分為以下四類。一類縣:3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發病率均大于或等于萬分之一的縣。二類縣:3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年發病率小于萬分之一的縣。三類縣:3年無本地感染病例報告的流行縣。四類縣:非瘧疾流行區。),其中、為二類縣,、為三類縣。全市年瘧疾發病率為0.07/十萬。尤其是近年來,我市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加,輸入性瘧疾病例的風險不斷加大,這為消除瘧疾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要在3年和10年時間內,全市分別實現“兩消除”的目標任務,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各縣(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要必須充分認識“兩消除”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兩消除”目標如期實現。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治的方針,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通過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種率,加強麻疹監測,及時處理暴發疫情等策略和措施,實現消除麻疹的目標;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到年全市實現消除瘧疾的目標,不斷提高全市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二)消除麻疹工作目標
1、總目標:年,力爭麻疹發病率控制在1/100萬以下(不包括輸入病例),無本土麻疹病毒傳播。
2、分年度目標:年麻疹發病率控制在25-30/100萬以下;1年麻疹發病率控制在5-10/100萬以下;年麻疹發病率控制在1/100萬以下,達到消除麻疹目標。
(三)消除瘧疾工作目標
1、總目標:年全市通過消除瘧疾考核驗收,實現消除瘧疾的目標。
2、分年度目標:二類縣、,1年達到無本地感染病例,4年達到無本地感染病例。三類縣、縣,1年保持無本地感染病例,無瘧疾死亡病例,年達到消除瘧疾目標。年,全市無本地感染病例,無瘧疾死亡病例,并做好輸入病例的監測工作,年實現消除瘧疾的目標。
三、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兩消除”工作
實現“兩消除”目標,是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市公共衛生領域的一項重點工作。各縣(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落實工作措施,全面促進“兩消除”工作深入開展。
(一)大力開展消除麻疹工作
消除麻疹策略的核心是免疫接種,即通過常規免疫和對重點人群定期開展麻疹強化免疫活動,形成覆蓋全人群的免疫屏障。同時落實疾病監測、加強疫情控制、控制風疹、控制醫院感染等綜合性消除麻疹措施,實現消除麻疹目標。
1、維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種率。一要切實加強常規免疫工作。各縣(區)要切實提高并維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種率,按照國家免疫程序,確保2歲及以上兒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規免疫2劑次接種率達到95%以上。要實施安全接種,保證接種質量。加強常規免疫接種率監測,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人群免疫空白。二要嚴格落實入托、入學兒童查驗預防接種證工作。各級衛生、教育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轄區內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及漏種疫苗的及時補種工作,確保在兒童中建立高水平免疫屏障。三要做好重點人群含麻疹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各縣(區)要根據麻疹疫情,在發病率較高的地區或者發病風險較高的單位,適時開展針對重點人群的接種,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防止麻疹疫情暴發。尤其要做好流動人口、邊遠貧困地區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積極組織以流動兒童為主的查漏補種活動,提高適齡兒童麻疹疫苗接種率,進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及時有效地控制麻疹疫情。
2、認真實施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是在一定范圍內、短時間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形成免疫屏障,阻斷麻疹病毒傳播、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根據衛生部安排,年9月11日—20日將在全國范圍統一開展一次以月齡-4周歲兒童為主要接種對象的強化免疫,以進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阻斷麻疹病毒的傳播。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落實措施,加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和處理,落實麻疹疫苗強化免疫任務。-年,各地根據麻疹疫情情況,確定需要開展集中查漏補種活動的地區,針對重點人群開展接種活動,進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及時有效地控制麻疹疫情。
3、提高麻疹監測能力和水平。市縣(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嚴格按照《甘肅省麻疹監測方案》的要求,加強麻疹監測能力建設,提高監測技術水平,開展對疑似麻疹、疑似風疹的流行病學監測、采樣和血清學檢測工作,強化監測質量控制,為全市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同時,要切實做好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和處置工作。
4、強化麻疹疫情應急處理能力。各縣(區)政府要全面提高控制麻疹疫情的能力,根據麻疹疫情情況,每年要儲備一定數量的麻疹疫苗,用于控制疫情。要及時發現聚集性麻疹病例,快速作出反應,對早期病例及時進行診斷和處理,加強病例管理,及時實施適齡人群群體性預防接種防控措施,控制醫院感染,將麻疹暴發規模控制在最小范圍。
(二)認真開展消除瘧疾工作
按照《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年)》要求,二類縣、要清除瘧疾傳染源,阻斷瘧疾在當地傳播。三類縣、縣加強監測和輸入病例處置,防止繼發傳播。各縣(區)可根據防治進程和流行情況的改變,適時調整防治策略。
1、加強瘧疾傳染源控制和管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充分利用傳染病報告網絡和對“三熱”病人(臨床診斷為瘧疾、疑似瘧疾和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主動開展瘧原蟲血片鏡檢等手段及時發現瘧疾病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加強瘧疾疫情監測與報告,嚴格核實報告病例,對出現瘧疾病例并具有傳播條件的自然村或居民點所有住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要積極與勞務輸出機構溝通,加強對自境外瘧疾流行區入境的發熱病人進行瘧疾篩查,一旦發現輸入性瘧疾疫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擴散蔓延。
2、加強媒介防制。一要防蚊滅蚊。瘧疾傳播的季節,各縣(區)政府要積極組織廣大群眾,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結合新農村建設,進行環境改造與治理,減少蚊蟲孳生場所,降低蚊蟲密度。二要加強個人防護。瘧疾傳播季節,提倡流行區居民使用驅蚊劑、蚊香、蚊帳、紗門紗窗等防護措施,減少人蚊接觸。
3、加強健康教育。各級教育機構要將瘧疾防治知識納入中小學健康教育課或主題班會活動的主要內容,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開展瘧疾防治健康教育。、要在各醫院候診大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大型工程建設工地等重點場所,設立瘧疾防治知識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
4、完善瘧疾監測檢測網絡。加強瘧疾確認實驗室能力建設,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所有網絡報告的瘧疾病人血片進行復核,并抽查至少5%的發熱病人陰性血片。各級實驗室應當定期進行技能考核和質量控制。對于非流行縣區,應當繼續開展相關醫務人員瘧疾診治技術培訓,重點加強對來自瘧疾流行區人員的病例監測,防止繼發病例發生。
四、保障措施
實施免疫規劃、“兩消除”工作是黨和政府實踐科學發展觀、關注民生、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各縣(區)政府、市直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克服困難,扎實工作,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實現,推動我市公共衛生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切實加強領導。各縣(區)政府要把“兩消除”工作列入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明確職責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完善政策措施,解決突出問題,確保工作到位。為了加強對“兩消除”工作領導,市上將成立全市消除麻疹和消除瘧疾領導小組及專家技術指導組,各縣(區)也要建立“兩消除”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制訂規劃,落實任務,推動“兩消除”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
(二)明確工作職能。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職,保證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共同做好“兩消除”工作。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衛生部負責協調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兩消除”工作政策、規劃和措施,負責綜合協調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將“兩消除”工作相關內容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部門負責安排必須的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加強資金監管。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相關疫苗、藥品、試劑的生產供應。公安、旅游、商務等部門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相關出入境人員瘧疾健康教育、病例監測和出入境防病管理,及時與衛生部門溝通有關信息。教育部門負責在中小學校開展麻疹、瘧疾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廣電部門負責安排多種形式的“兩消除”知識宣傳。
(三)加強隊伍建設。市縣(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立健全“兩消除”防治工作的專門機構,要安排專人負責日常工作,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建設,購置檢驗設備,配備專業的實驗室檢驗人員,增強監測檢驗能力,確保市縣疾控機構正常開展“兩消除”監測檢驗工作。要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尤其是基層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全面提高綜合防治能力。
(四)加大輿論宣傳。各縣(區)要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結合“4.25”預防接種宣傳日和“4.26”瘧疾日等活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兩消除”防治知識的宣傳,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對“兩消除”工作的認識程度與支持力度;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良性互動,正確引導輿論,努力營造全社會參與“兩消除”工作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五)強化督導檢查。市縣(區)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兩消除”工作的組織管理,嚴格按照“兩消除”《行動計劃》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深入縣(區)、鄉鎮、村社、學校開展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各級疾控機構要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兩消除”工作的技術指導,保質保量完成“兩消除”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