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今冬明春蔬菜產銷指導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以建設國際旅游島和冬季瓜菜生產基地為契機,扎實、穩步、有效地開展瓜菜產銷工作,全市完成冬季瓜菜種植面積17.8萬畝,總產量23.6萬噸,同比增長分別11.3%、12.4%。為了確保年今冬明春瓜菜產量和效益比上年穩定增長,有力地推進瓜菜產業升級,促進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我市實際情況,提出我市年今冬明春瓜菜產銷指導性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雙出、雙進”(即出島、出口和直接進賓館、進超市)為導向,以“保面積、優結構、強質量、促運銷”為主要任務,加快推進瓜菜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提高瓜菜產銷質量和效益,努力構建全國冬季優質綠色瓜菜供應基地,為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再作新貢獻。
二、總體目標和任務
(一)總體目標。力爭年今冬明春瓜菜種植穩定在18萬畝左右,瓜菜產量、出島量、產值均增長12%,瓜菜優質品率達到85%以上,在抓好今冬明春瓜菜產銷工作的同時,著重落實八所鎮和三家鎮冬種菊花種植1100畝的目標。
(二)主要任務。
1.保面積。廣泛組織發動群眾,采取利用空閑地擴種、在作物中間套種、實行二茬復種等方式,著力提高瓜菜復種指數和土地產出率。尤其是南部地區要積極推廣二茬瓜菜,確保不低于去冬今春種植面積,共同努力實現全市18萬畝種植面積的目標。
2.優結構。根據市場需求、自然資源優勢和本地生產經驗,選準高產、優質、高效的優良瓜菜品種,突出主導品種,優化品種結構。力爭全市推廣優良瓜菜品種22個類型,其中主推品種20個,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調整優化瓜菜種植結構,適當調減椒類面積,適當調增豆類、瓜類、西甜瓜類面積。特別是擴大菊花種植面積,今年冬季我市已計劃安排八所鎮1000畝、三家鎮100畝,并以此為示范,輻射全市,使菊花生產真正成為我市農業出口創匯的重要基地。合理安排植期,力求上市時間均衡分布,集中上市以月為佳,避免與廣東、廣西、福建的瓜菜“撞車”。
3.強質量。嚴把質量關,加強育苗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預冷、包裝、儲運等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管,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以質取勝。全面監控全市各大田洋的產地環境和農業投入品使用,加強瓜菜產品抽檢,確保質量合格率100%。加強瓜菜預冷保鮮處理系統建設,著力提高產品包裝保鮮質量水平。
4.促運銷。積極組織企業、產銷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跑市場,找訂單,力爭今冬明春瓜菜產銷訂單率達65%以上。爭取每個鄉鎮創立瓜菜品牌1—2個,全市新增品牌產品注冊商標5個。拓寬運銷渠道,擴大瓜菜出島出口,力爭直供港澳有新的突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含市華僑農場,下同)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度重視瓜菜產銷工作,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動,將此項工作作為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層層抓落實,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務到位,把今冬明春瓜菜產銷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加大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把資金向瓜菜基礎設施、技術體系、市場體系等建設傾斜,著力解決瓜菜產銷資金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產銷工作落到實處。
(二)抓好災后農業恢復生產。今年月日至月日,我市連續遭受第18號強熱帶風暴“海棠”、第17號強臺風“納沙”和第19號熱帶風暴“尼格”等3個氣旋的影響,對我市冬季瓜菜生產遭受嚴重損失。各部門、各鄉鎮要結合實際,按照《東方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年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的意見》(東府辦143號)的要求,統一思想,精心組織,積極開展搶險救災、排澇補種、生產自救等工作,盡快恢復災后農業生產,實現冬種瓜菜面積不減、產量不減、銷量不減、農民收入不減,確保大災之年奪豐收,確保完成各項農村和農業經濟發展指標。
(三)加強技術指導服務。組織技術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指導、培訓和服務,舉辦各種技術培訓,搞好科技下鄉活動。充分發揮農業科技服務110作用,開展視頻講課、技術講座、技術咨詢,印發技術資料,播放VCD技術光盤等,將先進實用技術送到千家萬戶。積極引進和推廣適銷對路的優良新品種,用高產、優質、高效的新品種取代傳統退化的舊品種,重點在提高品質上下功夫。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力爭全市推廣瓜菜塑盤育苗和營養袋育苗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50%以上、大棚設施栽培面積5000畝、瓜菜地膜覆蓋栽培面積4萬畝。加強瓜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力爭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組織好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供應。
(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牢固樹立“質量重如泰山,質量重于數量”的理念,把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瓜菜產銷的頭等大事擺上重要日程。一是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監管,開展以農藥、種子、化肥為重點的全面清理整頓,從源頭上保障瓜菜質量安全。加強農資使用環節監管,對生產基地、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逐一檢查農業投入品的使用記錄和庫存情況,堅決杜絕使用禁用農業投入品的行為。二是加強生產環節的指導和監管。加強對生產基地(特別是大田洋)生產全過程的監管,指導生產者建立田間生產檔案,禁止超標使用農藥,嚴格掌握采收安全間隔期。搞好產地環境治理,防止環境污染。三是加強瓜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充分發揮各級農產品質量檢測流動服務站作用,對進入市場銷售的瓜菜進行農藥殘留抽檢,定期公布抽檢情況,絕不允許農藥殘留超標的瓜果菜產品上市銷售。四是加強瓜菜質量監管網絡系統建設。把質量監管工作信息化和計算機化,實現全市聯網,動態監控。
(五)加強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擴大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建設,力爭全市建成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25個、15萬畝。積極推廣“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公司+農戶”、“企業+科技+農戶”等模式,實行標準化生產,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與帶動企業、生產基地和農戶自覺接受和使用標準,把農業標準的使用和推廣貫穿于生產流通各個環節。育苗、運輸各個環節,要嚴格執行技術規程,用標準來控制產銷全過程。抓好瓜菜標準化示范區、示范洋和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整體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六)加強應急機制和信息服務。抓緊研究制定處置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聯動處置機制,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以不變應萬變。一旦出現苗頭,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統一指揮,各負其責,反應快速,處置有力,力求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認真做好產銷信息服務工作,密切關注瓜菜產銷動態,每日編發產銷信息,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等多渠道信息,及時全面準確地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為廣大運銷商和農民提供信息支持。
(七)全力以赴辦好“冬交會”的參展工作。要借助參展“冬交會”這一平臺樹立東方農產品形象,大力招商引資,簽訂訂單,促進農產品的產銷銜接,提高農業經濟效益。要在創新上多動腦筋,在布展面積、展示內容、客商邀請、訂單簽約、館外活動等方面下功夫,展出本地區的特色優勢,把最精致的產品和產業展現在客商面前。努力實現“五個突破”,即出口入超有新突破,參展布展以企業為主有新突破,邀請國外客商參會有新突破,展示交易有新突破,體現農業文化有新突破,切實把“冬交會”辦成真正的訂貨會,辦成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的載體和品牌。要組織企業走出去,到銷區去找市場,拉大戶,簽訂單,確保所簽訂單實實在在,可以兌現。招商引資要把農產品加工作為突破口,爭取引進一批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