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政有關產業發展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全力推進我市各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根據《省人民政府政府關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發〔〕17號),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壯大工業經濟總量為目標,以區域經濟為主體,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載體,以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使產業集群成為實現工業經濟全面振興的主導力量。
(二)工作原則
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的原則;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因群施策的原則;堅持擇優扶強原則;堅持實現園區集聚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三)主要目標
到年末,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總量力爭達到3600億元,占工業經濟總量的80%以上,使產業集群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模式。其中,5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5個,3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2個,1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5個。
二、重點工作任務
根據全省工業產業集群建設的戰略部署,結合我市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和資源優勢,我市的產業集群發展分兩個梯次推進:一是重點推進汽車及零部件、儀器儀表、東港再生資源、戶外運動紡織制品、鳳城汽車增壓器、寬甸鎂基新型環保裝飾材料六個產業集群;二是著力培育東港黃海海洋生物制品、寬甸特色農產品、鳳城硼資源綜和利用、振安區電氣裝備、合作區不銹鋼制品、大孤山重化工六個產業集群。其中,重點推進的產業集群由市產業集群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總體協調和推進,各縣(市)區政府負責落實;著力培育的產業集群由所在地縣(市)區政府整體推進,市產業集群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指導、調度。
(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以臨港產業園為產業核心區,以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五一八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為龍頭骨干,實施一批億元以上大項目,重點發展大中型客車、SUV/CUV多功能乘用車及皮卡車、新能源汽車4大系列整車,著力推進輕型車橋、鍛鋼曲軸為主導的汽車零部件進入全球采購體系,帶動零部件配套企業協調快速發展,形成研發、制造、檢測技術裝備國內領先,產業鏈條完善,企業間關聯度緊密,具有較強整體競爭力的產業群體。
到年,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臨港產業園的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等項工作由合作區管委會負責,產業集群的大項目建設由市經信委總體協調。
(二)儀器儀表產業集群。以()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為核心,以儀器儀表產業園、手表工業園、視光產業園為載體,以東方測控公司、東發集團、手表公司、視光產業園有限公司為骨干,重點發展醫療電子、自動控制、電力電子、石化電子、電子儀表、機械手表、視光儀器等特色優勢產品,輻射和帶動地區的電子元器件企業配套發展,使()儀器儀表產業園區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
到年,儀器儀表產業園區入駐企業數量達到2000戶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700億元。
儀器儀表產業集群的園區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招商引資、企業入駐工作由合作區管委會負責,大項目建設和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由市經信委總體協調。
(三)東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以(東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區為依托,以寶華再生資源工業園有限公司、東港大無縫富安銅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骨干,實現大宗、短缺、稀貴金屬的回收和綜和利用的規模化、產業化,打造循環經濟的領軍基地。
到年,(東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億元。
(東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區的土地征用、功能配套、園區機構建設由東港市政府負責。
(四)戶外運動紡織制品產業集群。以振安區功能面料基地為引領示范區,以前陽紡織工業園區服裝加工群體為基礎,以寬甸濱江產業園戶外運動紡織品及工業旅游產業為載體,以恒星化工集團、華星紡織公司、五興化纖公司為龍頭,重點發展戶外運動服裝、帳篷、防護服裝、特種職業服裝等功能性戶外紡織產品,吸引和承接國內外紡織服裝產業向轉移,形成產業鏈條拉動的戶外運動紡織制品經濟技術合作體系。打造“中國戶外運動紡織品制名城”。
到年,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振安區功能面料基地、前陽紡織工業園區和寬甸濱江產業園區的建設分別由振安區、東港市和寬甸縣政府負責主抓,引進朝鮮工人由市人社局、市外辦負責。
(五)鳳城汽車增壓器產業集群。以鳳城現代產業園區的汽車配件產業園為依托,以鳳城太平洋神龍增壓器有限公司、通達軸業有限公司、鳳城市東方增壓器有限公司、鳳城市恒信增壓器有限公司為龍頭,整合重組現有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面向國內外汽車整車配套市場,重點發展汽車增壓器、起動機、半軸和農機產品,著力發展機械再制造新興產業,打造“中國汽車增壓器名城”。
到年,鳳城汽車增壓器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億元。
鳳城汽車增壓器產業集群的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由鳳城市政府負責。
(六)寬甸鎂基新型環保裝飾材料產業集群。以青椅山工業園區為依托,以金港建材公司、信德石頭紙公司等企業為龍頭骨干,重點發展氧化鎂防火板、環保石頭紙壁紙、建筑裝飾石材板材、玻璃鋼建材、新型墻體建材等現代前沿建筑材料,立足現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打造新型環保裝飾材料產業集群。
到年,寬甸新型環保裝飾材料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億元。
青椅山工業園區的建設、招商引資工作由寬甸縣政府負責。
(七)東港黃海海洋生物制品產業集群。以東港的新興水產品工業園區為核心依托,以鴻陽食品有限公司、雙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鴻鳳食品有限公司、東港市炬豐食品有限公司、海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骨干,重點發展以工廠化海洋漁業為主導的產業鏈條,構建沿海、沿江精品漁業帶,瞄準周邊國家和周圍大中城市的“餐桌文化”,以方便、風味、保健、美容為方向,重點開發魚類、貝類、梭子蟹、海參精深加工品、海洋生物制品及調味品,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同時輻射和帶動前陽水產品加工產業基地、新城水產品加工產業基地、孤山水產品加工產業基地、菩薩廟水產品加工產業基地的小冷庫群體快速發展。
到年,黃海海洋生物制品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東港新興水產品工業園區的招商引資、增加企業入駐、擴大用地、功能配套、黃海水產品專業大市場的完善和園區機構建設由東港市政府負責。
(八)寬甸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以禾豐成三食品有限公司、北方山奇公司、光太藥業公司為骨干龍頭,重點發展飼料加工及肉雞綜合加工、保健飲品、果酒、特色山產品、果蔬產品、中藥等。同時以農產品專業大市場為平臺,形成農產品營銷網絡和物流中心,以此促進寬甸及周邊地區的板栗、食用菌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集聚。
到年,特色農產品集群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億元。
寬甸城南工業園區的征地動遷、“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和農產品專業大市場的建設由寬甸縣政府負責。
(九)鳳城硼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依托鳳城硼礦資源優勢和現有的產業基礎,積極整合首鋼硼鐵公司、鳳輝實業公司、鳳化集團和硼化工中小企業,全面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全力打造硼鐵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的步伐,把鳳城建成“中國硼都”。
到年,鳳城硼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20億元。
鳳城硼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的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等由鳳城市政府負責。
(十)振安區電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振安區電氣裝備產業園區為依托,以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重點發展高性能、低消耗的中高端新型輸配電和電氣裝備產品,打造振安區電氣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示范園區。
到年,電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
振安區電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土地征用、設備引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由振安區政府負責。企業上市由市金融辦負責,大項目建設由市經信委負責協調。
(十一)不銹鋼制品產業集群。依托臨港產業園區不銹鋼產業園,以本鋼不銹鋼冷軋責任有限公司為龍頭,發展不銹鋼廚房用品加工業、不銹鋼建材加工業、不銹鋼型材加工業,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不銹鋼及制品生產基地。
到年,不銹鋼產業集群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億元。
不銹鋼產業集群的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工作由合作區管委會負責。
(十二)大孤山重化工產業集群。以海洋紅臨港產業園區為依托,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全力引進和發展石油化工、漿、纖、特種鋼等經濟體量大、牽動能力強的全球性主導產業,打造北黃海地區重大的重化工產業基地。
到年,大孤山重化工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
大孤山重化工產業集群的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由大孤山經濟區負責,大項目建設由市發改委、市經信委負責。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創新園區管理體制
1、由市經信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等部門組成工作小組,在調查論證和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對各產業集群所依托的園區進行整合和實現管理體制創新。著力在園區體制機制、園區人事管理、統計實行屬地化管理、財政收支管理、園區建設資金管理、建立投融資服務平臺、園區規劃審批、土地供地和土地登記管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環保設施驗收、房產權屬登記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
(二)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自主經營、有償服務”的原則,采取各種有效途徑,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完善設施和功能,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加強園區與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研發團隊的合作。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檢測服務平臺,在關鍵領域進行技術攻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重點推進儀器儀表園區的智能化研發平臺盡快運營,籌建汽車增壓器、硼鐵硼鎂和紡織服裝研發平臺和儀器儀表、再生資源檢測平臺。到年,每個產業集群都要建立獨立的研發檢測平臺。
2、積極發展和建設專業市場。要高度重視市場物流和信息流對產業集聚所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重點推進儀器儀表、東港黃海海洋生物制品、寬甸特色農產品、戶外運動紡織品等專業大市場。要鼓勵和推進現有批發市場向專業市場轉變。同時,舉辦各種展覽會、博覽會和展銷會,在保證中國國際儀器儀表博覽會每年一屆的基礎上,籌備舉辦鐘表、增壓器、紡織服裝、特色農產品展銷會。
(三)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快速發展
1、全面落實百戶重點企業扶持政策,加速培育產業集群的領軍企業。每個產業集群要確定重點支持的龍頭企業和落實發展目標,對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在資金、生產要素等方面實行政策傾斜,通過兼并重組,海外并購、調整產品結構、品牌建設、科技創新和加強技術改造等方式,全力促進百戶企業的發展壯大,發揮骨干企業的引領作用。
2、改善企業融資環境。一是每個縣(市)區政府或園區管委會必須組建擔保公司,為企業開展信貸業務提供擔保。二是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步伐,每個集群至少有一家企業實現上市。三是加快建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溝通聯動機制,促進銀企互動與合作,擴大直接融資、增大間接融資、壯大市場融資、激活民間融資,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到年,每個產業集群要有1家以上商業銀行作為合作銀行,設立專門賬戶。
(四)以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引領產業集群發展
一是把人才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根本,要以企業家隊伍建設為重點,培訓管理人才隊伍;加強與相關院校的合作,推進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以職業教育為重點,培訓大批集群急需的專業員工。
二是積極鼓勵集群內企業爭創國家和省級品牌稱號及著名商標稱號。著力創建區域品牌,將龍頭企業和大型專業市場的品牌加以延伸,升華為區域品牌,加大區域品牌推介力度,不斷提高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
(五)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的豐厚度。
對產業鏈上的關鍵產品、關鍵環節、關鍵項目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通過自建、技改、招商等方式,構建圍繞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的配套協作體系,提高配套率。同時,積極培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集團,發揮其產業龍頭作用。鼓勵龍頭企業采用多種方式,不斷將一些零部件的生產環節和特定的生產工藝分離出去,形成一批專業配套企業,提高產品配套率和產業豐厚度。
(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
積極推進中介組織建設,加快組建各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組織在參與政策制定、信息交流、價格協調、技術環保標準、認證制度、行業準入、行業自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整合行業資源,規范市場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四、組織和政策保障
(一)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
把產業集群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擺在各級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實行“一把手”工程。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各盡其職,各負其責,注重配合,務求實效。
市政府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委、市外經貿局、市科技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房產局、市人社局、市金融辦、市銀監局為成員的全市產業集群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辦公室主要職責是決策重點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和定位,出臺扶持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評價考核各工業園區發展情況,指導園區建設工作,解決產業集群建設發展過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各縣(市)區政府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辦公室統一設在經信(貿)局。負責貫徹落實市產業集群領導小組的決策決議,認真謀劃產業集群的發展措施,科學設定發展目標,明確職責分工,落實責任機制,完善制度措施,強化工作效果。
(二)建立和完善統計監測體系
加強產業集群的統計工作,建立準確反映產業集群發展狀況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全方位、科學統計全市產業集群的有關數據。各產業園區、產業集群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配備統計人員。
(三)實施績效考核
將發展產業集群情況的考核納入對縣(市)區政府的績效考核體系之中,層層落實責任,考核成績年終進行排名,實行獎懲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