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蔬菜產業保障市場供給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加強蔬菜生產能力建設,優化蔬菜生產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障我縣蔬菜市場供應和食用安全。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國發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國辦發〔〕18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蔬菜產業發展保障市場供應的意見》(政發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逐步擴大,設施蔬菜穩定增加,品種結構不斷優化,供給保障能力逐步提升,蔬菜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之一,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滿足人們消費需求和提高生活質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近郊優質菜園不斷減少,新建菜地質量普遍較差,蔬菜綜合生產能力下降,供需矛盾突出,價格波動較大,發展蔬菜產業已成為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豐富群眾“菜籃子”的迫切需要。因此,各級各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增強對加快蔬菜產業發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以及優化農業結構調整、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
二、蔬菜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大基地,大市場,大產業”的戰略思路,以促進農民增收和保障市場供應為目的,以基地建設為核心,以提升產品質量安全為根本,以科技進步為動力,著力推進蔬菜產業基地規模化、栽培設施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和市場信息化,著力把嘉禾打造成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等城市優質蔬菜供應地。
(二)目標任務。通過5年的努力,力爭實現蔬菜產業生產布局合理、品種豐富、質量優良,總量滿足要求、周年供應均衡、外銷外調充足、調節保障有力的目標。到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13萬畝以上,總產量29.5萬噸,商品率達80%,實現產值3.5億元。〖HTH〗
三、突出發展重點,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以確定城鎮菜地為重點,強力推進高標準蔬菜基地建設。蔬菜基地和面積的劃定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當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及市場經濟條件為依據,按照城鎮常住人口人平2.5厘的面積標準確定菜地最低保有量,實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認定的蔬菜基地由縣政府組織農業、蔬菜、國土資源、發改、規劃建設等部門繪制菜地保護圖,劃定基地保護區,建立檔案、設立標牌,確保城鎮菜地較長時期穩定。因建設需要征用城鎮蔬菜基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省城鎮蔬菜基地管理條例》的規定,用地單位或個人向國土管理部門辦理報批手續前,必須征求蔬菜工作管理部門的意見,并依法足額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蔬菜工作管理部門要在鞏固提高現有蔬菜基地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土壤、交通、水資源等條件,盡快完成《嘉禾縣蔬菜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逐步形成以鐘水沙仁、羅家、爻山,城關安寧,車頭蔭溪,石羔大坪嶺、文家、背底塘等地為主的城鎮蔬菜基地(四季園基地);以坦坪、田心、車頭、石橋等沿鐘水河一帶為主重點發展葉菜類、瓜類、根菜類、芋頭等耐儲運、高產且適合加工的原料菜和外銷菜基地;以廣發、盤江、蓮荷、坦坪等鄉鎮為主的三味辣椒種植基地;以香滿樓、南嶺青山、眾鑫農工貿有限公司、普滿向陽等基地為主重點發展以香菇、杏孢菇、金針菇、野生菌等主要品種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規劃方案確定后,要通過整合資源,優化要素配置,整體推進,將蔬菜基地落實到鄉鎮、村組和地塊,著力建成一批蔬菜專業村組、專業鄉鎮。鼓勵通過土地租賃、入股等形式集中連片建設蔬菜基地,對達到規定規模和生產條件的蔬菜基地,享受有關蔬菜產業發展優惠扶持政策。
(二)以菜地設施建設為重點,努力提升蔬菜生產能力。進一步整合農業開發、土地整理、水利建設、扶貧、新農村建設以獎代補等涉農資金,加強以水電路、大棚、噴滴灌、遮陽網、誘蛾燈等為主要內容的菜地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蔬菜生產條件,不斷提升綜合生產能力。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具,提高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因地制宜發展蔬菜設施栽培,對新建大棚設施按照不同建設標準,給予適當補貼。要按照“誰建設、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引導基地龍頭企業、農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為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規模化蔬菜基地、配套蔬菜基地預冷庫和冷藏運輸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蔬菜規模化、專業化育苗供苗,到年全縣建設縣級育苗場(站)1個以上。
(三)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重點,著力提高蔬菜產銷服務水平。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通過招商引資、重點扶持、優化重組等各種方式,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蔬菜基地集中,著力培育蔬菜育種、種植、儲藏、加工、銷售、技術推廣、信息服務等經營主體,形成蔬菜研發、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業體系。支持菜農在自愿基礎上組建蔬菜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扶持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積極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逐步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和完善蔬菜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規范信息采集標準,加強采集點、信息通道、網絡中心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定期收集蔬菜生產、供求、質量、價格等信息,引導農民適時生產適銷對路的蔬菜品種,引導安排經營者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大力推進良種、植保、農資、質檢、金融、保險等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認真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將馬鈴薯、甘薯、鮮玉米、鮮花生列入綠色通道目錄,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通行費,確保蔬菜流通順暢。加強蔬菜銷售網點建設,鼓勵支持蔬菜生產經營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基地蔬菜直銷門市,積極推進農超對接、網點銷售、直銷配達等現代物流方式,引導超市積極開展冷藏保鮮、凈菜加工配送,依托市場連基地連農戶,進一步增強我縣蔬菜產品向外輻射的能力。通過5年的努力,力爭培育發展15個縣級以上蔬菜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0個以上蔬菜營銷專業戶和一批蔬菜經紀人。
(四)以實施品牌戰略為重點,全力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加快修制訂蔬菜產品質量標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等地方標準,構建蔬菜生產與產品標準體系。以實施標準生產為重點,積極推進示范縣建設,促進蔬菜向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的六統一管理模式發展,積極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經驗收合格后,由質量監督、蔬菜工作管理部門聯合授牌確定。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強蔬菜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監測監控。大力開展蔬菜基地污染源綜合治理,全力推廣無害化生產技術,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不合格蔬菜生產投入品,普及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及誘蛾燈、防蟲網等物理防治方法。全面推行蔬菜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質量追溯”三項制度,完善縣蔬菜質量檢測站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全縣、功能齊全的檢測網絡,確保蔬菜質量安全達標率達95%以上。支持和引導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大品牌培育與認證力度,積極發展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提高嘉禾蔬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到年,力爭創建1—2個著名商標或名牌產品。
(五)以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重點,全面提高蔬菜種植水平。引進推廣國內外先進技術和高產優質蔬菜新品種,普及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保障優質種苗供給。對劃定的蔬菜基地使用的優新品種、種苗給予補貼,力爭5年內我縣蔬菜優質品率達97%以上。推廣設施栽培等新技術新模式,建設大、中、小棚配套的栽培設施,實現蔬菜均衡供給;建設以噴滴灌、誘蛾燈、遮陽網為重點的栽培設施,增強抗災能力。推廣嫁接栽培、微噴灌及生物、物理防治病蟲災害等技術和水旱輪作、糧菜輪作、果菜套作、菜菜間作等種植模式。建立蔬菜專業技術推廣機構,配備蔬菜專業技術人員,加強菜農技術培訓。
四、創新保障機制,切實優化發展環境
(一)加強組織領導。蔬菜產業關系國計民生,既是農業支柱產業,又是民生產業。各級各部門要從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從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從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從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高度,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貫徹落實“菜籃子”一把手負責制,不斷推進蔬菜產業發展。各鄉鎮要編制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年度計劃和工作措施,將基本菜地保有量、產品自給率、產品合格率、突發事件處置、風險控制等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協作,合力推動蔬菜產業發展。
(二)加強財政支持。促進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縣政府根據蔬菜產業發展目標的要求,建立蔬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要足額征收、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減繳、免繳、緩繳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全部用于蔬菜基地開發、改造及相關設施建設。從年起,縣財政每年要整合發改、國土資源、水利、農業、科技、扶貧等涉農資金100萬元以上,支持蔬菜基地建設和蔬菜冷藏運輸設施建設;每年要按照城鎮常住人口人平7元的標準安排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支持蔬菜產業發展;每年從價格調節基金中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安排用于扶持蔬菜產業發展。鄉鎮財政要相應增加預算安排蔬菜專項資金。
(三)加強金融支持。金融機構要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和服務方式,大力開展信用貸款業務,積極為發展蔬菜產業的農戶、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供貸款。保險公司要建立和完善蔬菜保險產品,積極引導菜農投保。
(四)加強市場應急能力建設。要制定完善蔬菜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建立蔬菜儲備制度,實行基地存園菜合同儲備與冷庫儲備相結合,以基地存園菜合同儲備為主的蔬菜儲備制度。制定異常情況下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蔬菜基本消費需求救濟辦法,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在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時不降低。
(五)加強市場監管。農業、質監等部門要加強蔬菜產業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切實防止有害有毒蔬菜流入市場。工商、公安等部門要積極維護蔬菜市場交易秩序,嚴厲打擊違法經營、欺行霸市、惡意炒作、哄抬物價、欺詐客戶等各類違法違紀行為,確保市場井然有序,維護蔬菜穩定供應。發改、物價等部門要切實掌握蔬菜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加大市場巡查調查,堅決制止各種亂收費、亂罰款,切實減輕蔬菜經營企業和商販的負擔,穩定市場價格秩序,防止價格異常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