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局構建綜治宣傳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縣委、政府把維護社會大局的穩定,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采取抓領導、嚴責任,抓宣傳、造氛圍,抓隊伍、促保障,抓基層、打基層,抓創新、舉亮點等措施,不斷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整體進步。*年以來,連續10年被評為鶴壁市綜治工作先進縣,20*年10月被命名為河南省“治安模范縣”。
一、抓領導,強化領導責任機制
*縣委、政府始終把抓綜治、保穩定作為各級領導的政治責任。
一是把綜治、穩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每年都層層簽定目標責任書,目標具體,責任明確,強化了各級領導的責任。
二是實行了縣四大班子領導分包鄉鎮綜治工作制度。
三是建立了以落實“四制”為重點的綜治考核與激勵機制,年初有安排,半年一檢查,平時有督導,年底總考核,獎懲兌現。20*年以來,先后對8個單位實行了一票否決、黃牌警告或通報批評,對2名領導干部實行了戒勉談話,表彰先進單位65個、先進個人130名,19名干部因綜治工作成績突出得到提拔重用。
一是將每年三月份定為“綜治宣傳月”,縣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與,綜治成員單位、縣直各單位積極配合,利用宣傳車、標語、圖版、傳單、咨詢臺、綜治宣傳一條街等形式,廣泛宣傳綜治工作;二是在縣電視臺、電臺開辦了《法制方園》、《政法天地》等欄目,定期宣傳政策和法律法規,對典型案例進行專題報道,以案說法;三是組織縣綜治成員單位開展了“法律進廠、進學校、進農村”活動,捐贈法律書籍,為基層提供法律服務;四是各鄉鎮均組建了文藝宣傳隊,有條件的村建立了法律宣傳一條街,向農民群眾宣傳綜治知識和法律常識。從*年開始,在全縣農村推行“法律政策明白詩”上墻,將60多種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編寫成通俗易懂的詩歌,噴制在各行政村的顯要位置,有針對性地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省委政法委領導給予充分肯定,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先后進行了宣傳報道。五是全縣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3個,138所中小學全部配齊了法制副校長,定期向青少年及中小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綜治宣傳工作的深入,大大提高了群眾的法律政策意識,全縣形成了人人關心、支持、參與綜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抓隊伍,建立工作保障機制
調整充實了縣綜治辦工作人員,由原來的4人增加到6人;各鄉鎮均有一名副書記主抓綜治工作,配齊了綜治辦專職副主任,工作人員達到3人以上。政法機關警力向一線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員分別達到5人以上、3人以上、2人以上。為強化基礎,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綜治辦,由村主要領導任綜治辦主任。4年來,先后5次對鄉村基層干部進行了集中培訓,由綜治委、綜治辦領導和專門機關工作人員授課,提高了鄉村綜治辦、村委會、治保會、調委會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在全縣推行“大學生村官計劃”,175個行政村通過競爭上崗全部配備了“大學生村官”,優化了基層組織的年齡、知識結構,為基層綜治工作注入了活力?!按髮W生村官”受到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人民日報》于20*年8月11日進行了宣傳報道。縣、鄉兩級分別按人均0.3元、0.2元的標準落實了綜治專項經費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4年來,共撥付綜治經費90萬元,為綜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抓基礎,完善打防控體系建設機制
一是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和專項治理行動。4年來,全縣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36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459人,打掉犯罪團伙119個,整治治安亂點33個,開展專項治理行動67次,保證了社會治安大局平穩。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程度逐年提高,達到了90%以上。*被評為全市嚴打整治斗爭先進集體,縣*局副局長焦樹泉被評為全國嚴打整治斗爭先進個人。在今年全省開展的“命案偵破攻堅戰”中,現行命案發三破三,積案存5破3,均居省市先進位次。二是完善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城區組建了30人的交巡警巡邏隊,8個鄉鎮各建立了10人以上的專職治安巡邏隊,175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十戶聯防巡邏隊。廠礦企業、內部單位、學校建立了各種形式的護廠隊、護校隊,全縣各種治安巡邏隊共248支2235人。三是完善了社會治安形勢分析評估、預警機制。全縣共聘請出租車司機、環衛工、送水工、個體商戶等人員組成的“治安信息員”隊伍1000余名,成為政法機關的“了望哨”、“巡邏車”,形成了嚴密的治安防范網絡。鐵西工業區實行的警、企、村三位一體的“共建聯防工程”,構筑了內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其經驗在全省綜治工作會議上進行了交流。四是建立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縣、鄉、村、組四級網絡,實現了各類矛盾糾紛發現及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五、抓創新,探索維護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
幾年來,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創新,總結推廣了一系列基層在抓綜治保穩定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經驗。如“黨員穩定責任區”、“民聲服務電話”、“便民服務中心”、“一村一警一干”、“治安民調中心戶長”、“穩定工作明示墻”、“村情民意懇談會”、鐵路護路方面的“一保四落實”等切合農村實際的化解矛盾糾紛的做法,在全縣形成了“領導包案、基層疏導、群眾參與、整體聯動”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這些做法分別得到了省、市綜治委、辦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或全市進行了推廣。市委書記王訓智還就*的“村情民意懇談會”進行了專題調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度嗣袢請蟆?0*年7月25日給予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