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教學創新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關鍵是教學改革。我校是一所農村薄弱學校,交通不便,條件簡陋,師資力量較薄弱。近年來,我校結合學校實際,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一重點環節,扎扎實實地開展教學改革工作。教師們投身科研的熱情空前高漲,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發生了根本轉變,一批教學骨干迅速成長,教師隊伍正向專業化邁進,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度也發生了積極變化。
一、轉變觀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圍
首先,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育科研擺在保證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地位上來,要有開展教學改革的責任感、緊迫感,并且將這種責任感、緊迫感傳遞給廣大教師,引導大家從“教書匠型”走向“研究型”。領導要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跳出來,帶頭進行教育科研,引領全體教師走上科研興校的“陽光大道”,形成良好的氛圍。
二、健全機構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證措施
學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應該用在刀刃上,教學改革就是學校發展的利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給予保證:一是由教導處牽頭,精選本校有研究熱情的骨干教師組成校教改研究小組,分工到人,明確責任,做到工作有人組織,有人牽頭來實施。二是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獎懲制度》、《理論學習制度》等;三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加強教改工作的管理考核,并納入教師教育工作考核,給予獎懲;四是在研究經費上給以優先,保證研究工作的各項費用開支。
三、結合實際,以本校教學中的最大問題為科研選題的契入點
作為研究基礎薄弱的農村小學,教育科研應以學科研究為基礎,以課堂教學為重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調查研究本校師資和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班級人數較少的優勢,確定了“網絡環境下實施合作學習的探索”這一課題,把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引入學校教學改革的研究中,并積極爭取教研室、師大學者教授的指導,使課題研究步入發展的正軌。現在,以幾位年輕教師為主的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科研風氣濃厚。
四、加強學習,培養本校研究教師
由于農村學校教師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意識普遍不高,因此,加強教育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顯得非常迫切。因此,學校開展了兩方面的校本學習培訓:一為教育科研操作層面的知識培訓,如教育科研的含義、如何選題、如何開展研究、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寫作知識等,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幫助教師克服畏難情緒;另一方面是學習與本校研究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做好理論儲備。學校除了請專家來校進行培訓外,最主要的是采取人人都當主講的校本培訓。對相關教師定下培訓任務,由他本人去精心準備,負責對全校老師培訓,這樣取得的效果非常好。
五、教學科研與課堂教學、常規教研緊密結合,以課題研究為核心開展系列活動
在研究的實踐階段,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常規教研為載體,把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中,通過日常的教學、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動推進科研的深入開展,使課題研究得到良性發展。
1.結合研究課題開展優秀教案、論文的展評活動。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進行課題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們特別重視課前的準備工作,除了按常規要求超前備課、寫好教案外,我們還特別規定教案要突出研究主題,即看是否科學、創造性地設計了教學活動的內容、方法等,全體教師都參加,評出優秀教案供大家學習、借鑒。
2.組織課堂教學競賽,舉辦開放活動。競賽課能有效地促進廣大教師教學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學校每期要開展一次全校教師參與的課堂教學競賽,每年要舉辦一次對全學區的課堂開放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特別是在學校添置了攝影機后,一堂課錄下來進行反復研究。
3.及時進行經驗總結。一方面是教導處的總結,每次大型的研究實踐活動完后,教導處都應會同主研人員根據事前的活動目的,針對活動中的收獲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總結,并提出改進措施;另一方面是教師在研究工作中的經驗總結,教師們在每天的教學研究實踐活動中,隨時可能出現“閃光點”,我們鼓勵大家運用理論知識,大膽探索,及時提煉總結,每期圍繞研究課題撰寫經驗論文一篇以上,學校每期組織一次經驗交流,并且進行論文評選,將優秀的論文匯編成冊。
六、做好課題資料的搜集、管理與應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科研的實施過程就是資料的搜集、積累和消化的過程。因此,我們對于資料的搜集整理盡可能地做到全面、及時、有用。研究中積累起來的大量原始資料涉及研究的方方面面,都確定專人保管,進行分類登記造冊管理,妥善地保管,使之在交流、檢查、評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總之,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大家又一起站在了起跑線上,作為基礎比較薄弱的農村小學,只有抓住課改這個契機,加強教育科研,落實管理,增強學校的發展后勁,才能在新的機遇和挑戰前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