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黨總支事跡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鎮*位于*河北岸,全村由5個自然屯組成,共有1578戶、4804口人。村黨總支部下設8個黨小組,有黨員92人。*5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25412萬元,村集體資產達*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6100元。近年來,村黨總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本村實際,積極引導農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97年村黨總支被遼寧省委評為“先進黨總支部”;1996年村委會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免檢單位),*1年被評為省“星級文明村”,遼寧省小康示范村。
抓班子、帶隊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扎實推進
建好“兩委”班子,形成堅強領導集體。村黨總支按照“團結、拼搏、創新、廉潔”要求加強自身建設,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村“兩委”班子通過“兩推一選”方式產生,班子成員全部實行了交叉任職,團結協作,步調統一,成為帶領黨員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強領導核心。
帶好隊伍,發揮黨員先進模范作用。村黨總支針對部分黨員素質不高、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不強等問題,組織黨員到經濟發達村、屯參觀學習,邀請專業技術人員舉辦各類專題講座,對黨員進行培訓,增強致富能力,使全村70%以上的黨員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廣泛深入開展“黨群共同致富”、“設崗定責、服務群眾”等載體活動,組建黨群共同致富專業區4個,黨員和群眾參與面分別達到了80%和59%。
健全機制,推進村級組織建設規范化。建立《村重大事項議事規則》、《村“兩委”班子民主生活會規范》等各項規定,落實村干部“雙向承諾”制度,加強了對村干部的監督管理。建立村務公開制度,設立公開板,堅持半年召開一次村民代表大會,聽取群眾意見。成立民主理財小組等機構。村共青團、婦代會、民兵等組織都能發揮職能作用,村委會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堅持依法自治,村級組織建設工作運行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
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勇闖農民致富新路
村黨總支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致富群眾。在實踐中確立了大力發展工業,強化農副業,興辦第三產業的工作思路。
結合人多地少的村情,利用培訓、現場指導等方法,幫助農民學習和掌握農業新技術。調整種植結構,建立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花卉生產基地、速生經濟林帶等農業園區,開辟花卉、蔬菜等經濟作物4120多畝,使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達到6:4。
千方百計招商引資上項目。現在,全村擁有各類企業351家,產值千萬元以上的企業3家。華興化學品有限公司年產值超億元,每年上繳國家稅款達1000多萬元。發展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例占勞動力總數達到52%,既解決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又壯大了集體經濟。
發展農村公用事業,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在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村黨總支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5年以來,投資590余萬元,重點加強五項基礎設施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擴寬改造公路,改造商業街,建立農貿綜合市場,建設大眾健身廣場,完善環衛設施,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
注重發展多種經營,為村民致富搞好服務。在提高糧食單產、穩定總產的前提下,全村積極發展日光溫室生產,面積達1500畝。村黨總支堅持“四統一、五服務”,即統一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統一防病、治病,統一供水、供電,統一翻壩起壟;實行政策宣傳到戶,農業技術服務到戶,新的栽培技術推廣到戶,農產品品種送到戶,農資供應到戶,及時解決了村民生產中的難題。
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構建和諧新農村
為提高村民素質,黨總支堅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教育,教育村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遵守道德規范,引導村民弘揚“為公、求實、節儉,爭先”精神,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村里成立農民夜校,建起了圖書室、文化室等,豐富了村民業余文化生活。
黨總支還確定了“培養小的,教育大的,敬養老的,扶持貧的”工作思路。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市級標準化教學樓,免除了學生學雜費。投資300多萬元鋪黑色路面,達到了全村居住區內無土路,實現了村主干道全部柏油化等。五個自然屯的出入口,均與國有公路、省級公路連接,實現了村路綠化、美化、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