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黨委事跡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村黨委下設黨支部8個,共有黨員137名,全村總人口5600人。*5年全村工農業總收入達到4.13億元,上繳國家稅金2377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3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1990年被命名為自治區級“文明村”,*4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小康村”,*5年10月被自治區黨委命名為“五個好”村黨組織。
跨三級臺階:雙腳踏上小康路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行之初,村黨委班子把黨的方針政策創造性地與*村實際相結合,確定了發展集體經濟、共同富裕的路子。將原來的十一個村民組改為十一個農場,統一種植計劃、統一機械化作業、統一田間管理、統一農業技術指導、統一財務管理、統一年終分配,11個農場集體積累不斷增加,最高的達70多萬元,為全村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從1984年開始,村里先后辦起了煤礦,建起了綜合性商業大樓,擴建了磚廠,投資興建了年生產能力達4000噸的赤峰光明油漆廠,以股份制的形式建起了年發電量10690萬度的元寶山熱電廠。1993年全村實現總收入1.18億元,總產值1.13億元,雙雙突破了億元大關。同年,對集體經濟實行量化折股,每年按股分紅,形成了一個全體村民人人有產權、個個是股東,全民共享管理監督權的嶄新管理模式。就這樣,*村以滾雪球的方式逐步發展成了擁有煤炭、電力、建筑、裝璜、商飲服務、房地產等項目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年創收超億元的企業集團。
譜發展新篇: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近年來,*村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人均一頭奶牛、戶均一個棚室、人均收入一萬元、家家住上小康樓”為奮斗目標,加快“六化”建設步伐,全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主體經濟工業化。一是培育煤、電、銅產業鏈。依托本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先后建成*煤業有限公司和鐵東煤業有限公司,煤炭生產能力達到80萬噸。加快煤炭資源的轉化增值,實現熱電聯營,建起年發電2億度、裝機容量2.4萬千瓦的寶山熱電有限公司。*4年投資1.75億元新上賀麒銅管項目,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乃至黃河以北地區生產銷售銅管產品的空白,產品銷往青島海爾集團、天津LG集團等知名企業。*5年將這四家產業關聯度高的企業強強聯合,組建了寶山能源集團,注冊資本1.58億元,年可實現產值2.5億元。二是鞏固壯大建筑建材產業鏈。寶昌建筑公司集建筑安裝、路橋建設、房地產開發于一體,*5年晉升為國家一級建筑資質,年創產值上億元,向村集體上繳300多萬元。
農業經濟產業化。主要是抓好種子、奶業、蔬菜和林業四個基地建設。一是依托元寶山區種子公司,實行土地統一集體耕種,作業組專業承包,建設種子基地1500畝。二是依托赤峰乳業有限公司,建成占地160畝的奶牛園區一處,現存欄奶牛600頭,計劃經幾年發展奶牛存欄達到5000頭。三是依托周邊蔬菜批發市場,規劃無公害保護地蔬菜生產基地1000畝,目前已建成400畝。四是建設和管理好現有的800畝帶伐林地,使之成為村民的綠色存折。
村莊建設城鎮化。近年來,累計投資8500萬元,對五家農業合作社、六家企業單位、77戶居民實施了搬遷,開通兩條路,拓寬三條街,將全村6條主街道和100多條小巷全部硬化。1990年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1995年成為自治區首個電話村,1990年投資80萬元為村民安裝了有線電視。1998年開始又為村民建設高標準住宅新區,現已建成住宅樓22棟,有550戶農民入住。今年又新建3棟、100戶,計劃用10年時間使村民都搬入樓房。同時,村里成立衛生環保隊,使環境衛生長期保持清潔。
新型農民知識化。先后投資320萬元建起了幼兒園和小學教學樓,投資30萬元為小學購置微機教學設備,教育兩基達標通過了國家教委檢查驗收;對村民免費進行九年義務教育,普及高中教育,規定必須讀完高中方可到本村就業;加強專業技能培訓,使每個村民至少掌握一至兩門實用致富技術,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群眾爭當文明村民;新建兩處村民健身休閑活動廣場,投資30萬元改造農民影劇院,豐富農民業余生活。
社會保障福利化。村黨委經過認真研究,并經過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決定將本村企業的部分利潤,用于以工補農,進行二次分配,實行村民享受“三金”、“四補貼”制度,到現在已累計發放福利現金4000萬元。“三金”即股金、養老金、獎學金。“四補貼”即生活補貼、口糧補貼、煤炭補貼和醫療補貼。現每年發放的“三金”、“四補貼”總額約650萬元,占村集體經濟組織可用財力的47%,*6年村民人均受益達1107元。
村務管理民主化。一是依法進行民主選舉。*0年、*3年兩次村委會換屆選舉,選民參選率高達96%,村委會成員群眾支持率全部達到了90%以上。二是實施民主決策。村兩委每年年初組織召開一次村民代表大會,匯報上年度工作情況,表決通過本年度工作任務,對重大事項提交大會進行充分討論再形成正式決策,村民代表真正享有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和決策權。三是用制度保障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健全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實現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
建堅強組織:小康路上黨旗紅
*村一直有優秀的領頭人,上屆書記張耀堂獲得全國勞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光榮稱號,現在的程子忠書記是全國勞模。在他們的培養和帶領下,*村形成了一支素質高、責任心強的黨員干部隊伍,為*村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保障。一是加強班子建設,強化核心作用。*3換屆選舉后產生的新一屆黨委實行黨委成員到基層支部過組織生活制度,對村干部實行崗位責任制,既貼近了群眾,又把基層黨組織的建議帶上來,受到黨員的好評。二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全村80%黨員都工作在企事業和農業第一線,7名村干部全部是黨員,26個企事業和農場負責人有19名是黨員,黨員干部在各自的工作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對黨員實行分類目標化管理。針對黨員不同崗位、職務、年齡制定了分類目標化管理細則。對領導班子成員、企事業干部黨員、個體戶黨員等分別確定了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使黨員開展工作有目標、有動力,實現了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