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院院長仁心仁術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你走進*區*醫院院長黃崇博的辦公室,搶入眼簾的是掛在他辦公桌前后墻上的兩幅書法:前方是省人大副主任李蘭芳寫的“仁心仁術”,后面則是黃崇博本人所書的“靜觀”,一副婉約雅致,一副蒼勁有力。許多人都說,這就是黃崇博為人處事之道的一個縮寫。
“醫者必須要有大醫情懷、仁心仁術;管理必須靜觀求變、開拓進取。”黃崇博把這兩句話當作了自己的座右銘。從黃崇博*年擔任院長以來,*醫院在他的帶領下,不僅業務收入每年穩步提高,醫生們良好的醫術醫德醫風也贏得了廣大市民和患者的口碑。*醫院*年被授予中國中醫藥學會*分會先進單位會員稱號,并被評為“香港市民最信賴的中國內地特色專科”。黃崇博*年獲得區青年突擊手稱號,1995年獲得區先進中醫工作者,*年先后三次被評為區優秀共產黨員、*年被評為*市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同時多次被區評為優秀及受到嘉獎,*年還被*區政府榮記三等功。
在人生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黃崇博,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卻用仁心仁術、一身正氣的實際的行動詮釋著他不平凡的精彩。
濟救蒼生為已任
黃崇博的父親黃敏是*醫院的老院長,也是一位有名望的骨科專家,他一直教育黃崇博要做個好醫生,要盡心盡責地救死扶傷。對于父親教悔,黃崇博始終記在心上。“醫為仁術,以濟救天下蒼生為己任”,這是黃崇博行醫二十多年的信念。在這二十多年里,他救治了不計其數的病人,他的大醫情懷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黃崇博看病有一個原則,就是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去治療病人,寧可讓病人少花錢,也絕不開“大處方”。對于病人,不管地位高低,不論富貴貧窮,黃崇博都一視同仁。對于沒錢治病的患者,更是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年,一位外來工因見義勇為右脛腓骨骨折,但是醫藥費沒有著落,正在痛苦彷徨。黃崇博得知后說,他因為見義勇為而受傷,我們不能讓他流血又流淚。在他的安排下,把病人收住院,并給予了及時的手術治療,還免去了所有的醫療費。20多天后病人康復出院了,他激動地握住黃崇博的手說:“我受傷是不幸的,但有幸的是遇上了您這一位善心人,這樣一位好醫生,好院長啊!”*年,*醫院領導班子決定開展“*醫院送溫暖,情系區街解病困”活動,在區內10個街道各選1名病困家庭人員,免費為他們看病治療。廣衛街有一個30多歲的中年人,原來是一名廚師,因為患脊柱神經疾病,導致行走無力而下崗,因病致貧而沒有錢治病。黃崇博親自帶領醫院專家,上門給他作檢查,給他作了平時不敢去想的CT等收費較高的檢查。考慮到他行走不便,黃崇博提議送一臺針灸治療儀給他,并親自送上門,教給他使用方法。
黃崇博作為院長,工作非常繁忙,但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醫生。醫院八樓的清潔工說:“這層樓每天最早回來的是黃院長。”是啊,他為了多看幾個病人,每天都早早地來到辦公室,穿上白大衣,耐心細致地為每一位求醫者診療,寧可提早上班,推遲下班,也不讓病人失望而歸。有人問他:“黃院長,您都當了院長了,工作這么忙,為什么還要出診看病呢?”黃崇博說:“我除了是院長,還是一名醫生,醫生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
醫無止境勤為徑
“山高人為峰”,作為醫務工作者,黃崇博深知醫無止境,他以其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在醫療事業上不斷進取學習,與其說他醉心于學術,不如說他把自己獻給了醫療事業。
出身于中醫世家的黃崇博,從小耳濡目染,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歲的他出師后就踏足臨床第一線。他深信“勤奮刻苦,業必有成”,他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就讀*業余大學中醫專業,為了使自己的學識和臨床經驗不斷增長,他博覽群書,認真探索,刻苦鉆研,積極參加全國、省、市舉辦的各類專題講座和培訓班,還到省藥學院解剖室學習骨與關節的解剖,到綜合醫院進修西醫內科和骨外科;從醫師到副主任醫師,留下了他孜孜不倦學習的身影。作為一個年輕的院長,為了更好的管理醫院,*年他報讀了*大學*學院的HEMBA,他暗下決心,要向具有高綜合管理能力的專家型領導轉變。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他不斷積累經驗,潛心鉆研,除了挑戰高難度診療技術,更注重醫療科研的研究。他撰寫了《四肢骨干骨折功鍛操的研究》、《自體髂骨骨膜游離移植治療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研究》。這兩項研究已分別被省、市列為中醫藥中西醫結合科研計劃立項的項目,這其中更是傾注了他多年的心血。
*醫院走過了48年的歷程,經歷了幾代人的奮斗,贏得了群眾良好的口碑,在區同行里堪稱龍頭。在分享著前人帶來的經驗和成果時,黃崇博清楚地看到創業難,守業更難,他決心要繼承前輩留下來的傳統,發揚中醫特色,中西結合,走特色專科建設之路。
黃崇博抓住國家弘揚中醫傳統文化帶來的機遇,結合醫院專科特色,加強對重點專科,門診精細分科,開設專病門診和病房的專科特色建設,開設了髖關節、骨質疏松癥專科、運動創傷、脊柱專科,肩、膝病等專科,把原有的理療科分為物理治療和中醫傳統治療科,做到專業設置、人員合理配備,檢查治療設施齊備、完好,提高患者治療成功率和滿意率,使醫院的業務量有了連續的增長。經過大量的調查,黃崇博發現運動創傷這一板塊在廣東還是一塊未有很好開發的資源,他決心順勢而上,搶占先機。他帶領醫院專家組到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醫學康復科參觀學習,討教經驗,回來后他制定了一個三年建科的設想,大力投入軟硬件建設,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有計劃、有針對性派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培養學科帶頭人,增置了先進的影像管理系統,建成了符合國家標準的手術室、制劑室等。他希望不久的將來在亞運會運動場上能看到*醫院四個字。
廉潔行醫作表率
“不貪不占,人必受尊”這一直是黃崇博奉行的做人原則。正因為這樣,他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從未收過患者的紅包。
黃崇博是個院長,同時也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身為*醫院黨總支部委員,在行政工作上,他大力支持總支部書記工作,做到了互相信任,相互尊重,業務工作在一起研究,支部工作也在一起研究,有了問題擺上桌面,黨政團結和諧。醫院的一位中層干部講:“我在*醫院10多年,這屆班子是我們*醫院最團結的一屆班子,領導和群眾關系是最融洽的,在這樣好班子領導下,我們心情舒暢,工作有干勁。”黃崇博注意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醫德行風教育和醫院重點工作相結合,向全體醫護人員發出了《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自覺抵制商業賄賂》的倡議書;加大力度宣傳知榮辱、樹新風,反商業賄賂教育,組織有處方權的醫務人員簽名拒收商業賄賂、“紅包”回扣承諾書。難能可貴的是,作為院長的黃崇博,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非常強。尤其對于醫院的財務開支方面,黃崇博堅持每年都委托專業的審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用他的話說就是:“與其離任時再進行審計,不如自己年年審計,及時發現問題,抓緊整改,規范管理,防患于未然。”
在*醫院中,許多人都把黃崇博當作榜樣,不僅是因為他高明的醫術,更重要的是他高尚的品德。他的一位徒弟回想起參加工作以來黃崇博所給予的教誨,敬佩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由衷地說:“在黃崇博身上,既學到了醫術,更學到了怎樣為人處事。”有一次,這位徒弟因為治好了患者的病,患者主動送給他200元的“紅包”表示感謝。當他請教黃崇博怎么處理時,黃崇博說:如果收了這200元,你就會少一個患者朋友;反之,患者會更加尊敬你。正是黃崇博的這番話,使這位徒弟把那200元退回患者;也正是這番話,一直影響著這位徒弟怎樣去處理好醫患關系,怎樣去做一個受人尊敬的醫生。
和他共事3年多的*醫院的黨支部書記說:黃崇博從不接受藥商廠家的吃請。而且只要是會影響正常的業務交往的一些活動,黃崇博都堅決不參加。有一次,一位同事和黃崇博去外地開骨科會議,有個日本藥商為了和*醫院洽談業務想免費贊助他們去日本旅游。當時這位同事很高興,當他向黃崇博匯報時,黃崇博一口回絕了,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吃人家的口軟;拿人家的手軟。有一位藥商知道黃崇博喜歡收集古玩,暗地把一套精美的古董瓷碟送到黃崇博辦公室,黃崇博發現立即把這位藥商找來,要他馬上把瓷碟收回,并教育了這位藥商一番。還有一次,因為沒有組織隊伍參加藥商舉辦的運動會,黃崇博和*醫院被同行們嘲笑:你們*醫院真是“特別”。是的,他們真的很“特別”,但是心中卻格外坦坦蕩蕩。
規范管理創佳績
作為院長,黃崇博的理想是抓好醫院的規劃與管理,做一個“好當家人”。他不僅重道德建設,還特別注重制度建設,在*醫院先后建立了西成藥使用前十名藥品的動態監測制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藥品及制劑原料、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試劑采購管理程序,行政采購制度,醫院基建管理制度,新增醫療服務項目的設計開發管理程序等等。由于有了合理的程序,加強規范的管理制度,使醫院各項工作流程均有章可循,處于全院的監督之下,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醫院的行風建設。*年起,配合醫院管理年“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體”的主題,他實行聘用制、成立醫療服務質量督導小組、制定層級問責制等長效機制,結合醫院管理的評價標準,進一步規范了管理。他引進了先進的“ISO9001醫院質量管理體系”,對過去的管理模式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診斷和優化,制定出符合標準又結合本院實際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使醫院管理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黃崇博認為,團結是營造和諧醫院的力量,以人為本,關愛職工,是醫院文化建設具體表現之一,也是領導藝術的體現。醫院領導班子將民主管理貫穿于醫院管理的全過程,注重發揮職代會為主要載體的院務公開制度,一些重大問題,都拿到院長辦公會議、職代會充分討論。醫院臨時工愈來愈多,為了保障臨工的合法利益,職代會專門增設了臨工代表。對職工提出的一些實際問題,虛心傾聽,不回避,不推搪,合理的給予馬上回應,不合理的給予解釋。如臨工代表提出了臨工休假問題,經過院領導班子研究,按有關政策給予了落實。在黃崇博和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院職工擰成一股繩,同坐一條船,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積極為醫院的發展各盡所長,成為醫院業務不斷向上發展的源泉。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自黃崇博*年上任以來,在他和班子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醫院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我們從數字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醫院的可喜變化:
--年業務收入從8887萬元增加至10700萬元,固定資產總值從1409萬元增加至7294萬元;
--“藥品購進”的集中招標采購率,在全區醫院未鋪開的時候,已從39%上升80%,為全區各醫院之首,現在已升至100%;
--嚴格執行上級有關醫療設備器械購進的招投標制度,為醫院節約資金,僅在*年經競價投標等形式就節約了92.3萬元。
黃崇博,一個年輕有為的醫務工作者,一個勇于開拓創新的帶頭人,一個坦坦蕩蕩的共產黨員,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出了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