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稻良種補助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補貼面積與標準
縣今年水稻良種推廣補貼預撥面積為45萬畝,根據省里文件精神。每畝補貼元
(二)補貼原則和范圍
年水稻良種補貼以計稅耕地為基礎的水稻種植實際面積給予補貼,根據《省年水稻良種補貼面積普查工作方案》要求。水稻良種補貼對象為今年水稻種植者,補貼范圍包括全縣各鄉鎮及各國營農林牧漁場。
二、補貼時間安排
良種推廣補貼工作時間從月日開始至月日前完成。
三、補貼實施辦法
(一)簽訂產銷合同
補貼鄉鎮(場)政府組織農民與訂單企業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種植收購合同。種植收購合同的簽訂以村或分場為單位,各享受良種推廣補貼的鄉鎮(場)政府與訂單企業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優質水稻種植收購協議。此基礎上。合同文本后附該村(分場)訂單農戶登記表。登記表注明農民姓名、所在村組、身份證號碼、種植面積、種植品種、收購數量、收購價格等內容。
(二)補貼辦法
1.農戶在多個行政區域內種植的優質水稻,農戶申報農戶將今年水稻實際插秧面積向村委會(分場)申報。應分別在所在行政區域內申報。由村委會(分場)匯總成冊,經村民委員會主任(分場場長)及群眾代表簽字后上報鄉鎮(場)政府,鄉鎮(場)政府以農戶為單位進行匯總造冊。
2核查后以自然屯為單位張榜公布七天以上,鄉鎮(場)政府組織核查公示鄉鎮(場)政府組織力量對農戶申報面積進行核查。接受群眾監督。做到補貼品種、補貼面積、補貼標準、補貼農戶“四公開”公示時間、地點要通過有效形式通知到所有農戶。群眾無異議后,由鄉鎮(場)政府主要領導簽字后,上報縣優質水稻良種推廣補貼領導小組辦公室。
3縣政府進行核查縣良種推廣補貼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得力人員組成若干個核查小組。逐鄉鎮(場)進行核查。每個鄉鎮(場)抽查2個村,每個村(分場)隨機抽查20戶。如抽查實際面積少于上報面積,按實際面積占上報面積的比例確認。核查后將結果上報市農委審核。
4由縣良種推廣補貼領導小組辦公室為各鄉鎮(場)農戶發放水稻良種推廣補貼卡。補貼卡上標明農戶姓名、身份證號碼、種植品種、種植面積,發放水稻良種推廣補貼卡縣上報的水稻良種推廣補貼面積經省政府良種推廣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確認后。加蓋縣良種推廣補貼領導小組辦公室公章。農戶依據此卡,規定時間內到所在鄉鎮(場)農經站(財務科)領取補貼資金。
5鄉(鎮)財政所將補貼資金撥付鄉(鎮)農經站,良種推廣補貼資金的發放。由縣財政部門將良種推廣補貼資金下撥到良種推廣補貼鄉(鎮)財政所。由鄉(鎮)農經站將良種推廣補貼資金兌付給農民。農戶憑水稻良種推廣補貼卡和身份證到鄉(鎮)農經站領取補貼資金。發放良種補貼資金時要登記農民身份證號,并按手印、簽名。各國營農場水稻良種推廣補貼資金由縣財政部門直接下撥到國營農場,各農場要嚴格執行發放程序。縣水稻良種推廣補貼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監督發放工作。
6檢查驗收水稻良種補貼工作的重要依據。各鄉鎮(場)要按照要求將以下四類表即補貼面積申報補貼統計表、補貼面積普查核查表、補貼面積上報表、補貼面積發放明細表匯編成冊,建立完善良種補貼檔案。水稻良種補貼檔案是做好水稻良種補貼的一項基礎工作。上報縣良種推廣補貼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