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環境信訪的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州、直管市、**林區環保局:
近日,環保部下發了《關于做好**年環境信訪工作的通知》(環發[**]21號),對如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等三個文件精神、做好敏感時段的信訪工作、實行信訪工作一票否決制度、加強信訪工作的能力建設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根據通知要求及部領導作出的重要批示,省局辦公會議就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領導,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要求,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多措并舉解決環境信訪突出問題,有效預防處置因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全力以赴做好我省**年環境信訪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現就有關情況通知如下: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環保部、省委省政府關于信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一)切實做好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工作。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的具體體現,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形式,對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信訪條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的意見》,省局制定了《**年**省環保局領導接訪工作方案》,對局領導及各處室陪訪人員每月一次接訪工作進行了安排。各地環保部門按照當地黨委、政府要求,制定好領導接訪方案,負責同志要定期接待群眾來訪。信訪量大的地方要增加接訪次數。
市、縣環保部門要在接待場所或者媒體上提前公布接訪領導干部的姓名、職務、分管工作以及接訪的時間、地點、形式。領導干部可采取定點接訪、約訪、帶案下訪等多種方式聽取群眾意見,研究解決措施。對涉及人員多、群眾反映強烈、反復上訪等突出問題,實行領導干部包案處理,持續跟蹤、督促、協調,直至問題解決。對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重要信訪事項,環保部門要主動向政府匯報,提出建議,并按照政府要求,配合牽頭單位做好工作。
(二)開展干部下訪工作,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近日,省處理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開展黨政干部“四訪促和諧”活動方案》的通知,各地環保部門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開展好此項活動。環保部門領導干部要帶頭帶案下訪,深入到矛盾突出、解決難度大的地區,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集中解決一批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環境突出問題。通過此項活動,進一步推動當地環保工作上水平,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上軌道,扭轉廠群矛盾激化、干群關系緊張的被動局面。省環保局適時將抽調干部到信訪量大,特別是重信重訪量大、群體性事件多的地區下訪。
(三)深入排查突出矛盾糾紛,扎實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工作。中央聯席會議將今年確定為“信訪積案化解年”。全年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大體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至3月份。各地要對近三年的重復信訪事項、群體性上訪事項進行梳理,做好重點人群的穩定工作。第二階段,4至7月份。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重要案件由領導包案,逐項化解。第三階段,8至12月份。圍繞確保60周年國慶活動順利進行,對重點矛盾糾紛化解的效果開展“回頭看”,督促縣鄉政府、企業兌現對信訪人的承諾,為信訪人解決實際困難,做好重點人群的思想工作。
各級環保部門要注意糾正重檢查輕排查,重處罰輕調解的片面工作方法。一定要把對企業的日常監管與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相結合,把處罰環境違法行為與調解污染糾紛相結合。到企業調研、檢查或者執法,不僅要看項目是否合法,排污是否達標,還要觀察分析企業排污對周邊群眾的影響,及時發現并化解廠群矛盾隱患。
環境監察部門要與信訪部門建立溝通、聯動機制。環境監察部門在辦理環境違法案件時,不僅要處罰企業違法行為,還要積極調解廠群糾紛,緩和廠群關系;在日常工作中發現重要矛盾糾紛或隱患時,要登記建檔,通報本單位信訪部門。信訪部門在工作中發現重要矛盾糾紛時,要通報環境監察部門。
對涉及人員多、持續時間長、容易升級激化的矛盾糾紛,主要領導干部要帶頭包案,組成專門班子,制定化解方案,明確責任人。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要及時報請政府統籌協調,主動向政府提出建議,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調解、信訪聽證、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多種方式緩和矛盾、化解糾紛。
企業排污擾民,被環保部門責令整改后,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對受污染損害群眾的補(賠)償承諾不兌現的,在問題未解決之前,其新建項目、上市核查、環保治理補助資金等審批應一律暫緩。
各市、州、直管市、**林區環保局要在今年5月底和12月底將木地區上半年和全年開展領導干部接訪、干部下訪、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總結報省環境保護局信訪辦公室。
二、做好敏感時段的信訪工作
各級環保部門要結合日常監督管理和專項執法行動,下大力氣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對長期干擾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惡性排污案件和對群眾健康、財產造成重大損害的企業,要嚴肅查處。對影響面大、廠群關系長期對立、整改無望的企業,當地環保部門要提請政府責令停產、搬遷。環保部門在處罰違法企業的同時,要關心弱勢群體,協調有關方面為群眾排憂解難,創造和諧安寧的社會環境。
各級環保部門要制訂群體性事件應對預案,并組織演練。要借助同級信訪聯席會議平臺,與信訪、維穩、公安、農業、衛生、安全生產部門建立協作機制,提高應對群體性事件的能力。
各級環保部門要保持警惕,安排好重大活動期間以及敏感時段的值班、應急工作,做好來訪接待工作,防止別有用心的人借題發揮,打著維護環境權益的幌子,挑動群眾非法聚集。要注意從平時的來信、來訪、電話、電子郵件、新聞媒體等渠道收集敏感信息,分析突發性事件隱患,發現非法聚集、集體赴省進京上訪等苗頭時必須及時報告同級聯席會議辦公室,并抄報上級環保部門。一旦發生群體性事件,要立即啟動應對預案,主要負責同志必須及時到達現場,向群眾做好解釋疏導工作,防上矛盾激化升級。
三、實行信訪工作一票否決制度
根據環保部要求,省局將責令對信訪量大,尤其是重復訪、越級訪居高不下的縣(市、區)限期整改。逾期沒有明顯改觀的,將在全省范圍內通報批評,并抄報環境保護部和省政府。對來省進京上訪人員較多的地區,市級環保部門要派人到省局信訪辦協助工作。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環保部門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處理信訪突出問題不及時,或者工作作風簡單粗暴,導致矛盾激化,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中央紀委《關于違反信訪工作紀律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信訪局《關于違反信訪工作紀律處分暫行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該環保部門當年不得被授予系統內的榮譽稱號,所在地區兩年內不得被授予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市(縣)稱號。
四、加強信訪工作能力建設
各級環保部門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意見》,按照信訪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以及各級信訪部門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要與形勢與任務相適應的要求,充分考慮環境信訪工作的特殊性,吸取近年來因污染糾紛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教訓,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從信訪機構、接待條件、機關各部門職責、領導責任制、過錯追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信訪工作效率和規范化水平,提高應對突發群體性事件的能力。
各級環保部門都要開通來信、來訪、電話、電子郵件(僅限已設立政府網站的單位)等信訪渠道,每個渠道都要配備與信訪量相適應的工作人員,以保證群眾訴求及時接收,辦理結果及時反饋。市級環保部門要重視來訪接待場所建設。接待場所面積和功能應當與來訪量和來訪特點相適應。接待場所要配備便民設施、工作設施和安全設施。
省局每年將舉辦信訪工作人員培訓班,對市縣環保部門信訪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幫助他們了解環保工作形勢,熟悉環保法規、信訪工作流程,掌握群眾工作技巧。各地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對信訪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切實提高本地區辦信工作水平。
各地要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學習領會中央有關文件精神,使廣大干部充分認識做好信訪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加快信訪規范化建設,創新工作方法,建立暢通、有序、務實、高效的信訪工作新機制,為推進歷史性轉變,探索環境保護新道路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