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在縣域農村能源建設及減負會上的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三項工作一起安排。剛才,今天這三個會合在一起開。同志對三項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部署,各職能部門都講了明確的要求,請大家按照他講的要求去落實。這里就三項工作的共性講幾點意見:
第一。要一分為二看待。講評能源工作,這幾年我縣在推廣沼氣池和其它節能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景區推廣沼氣作出了突出貢獻。講評農機化,從國家實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以來,縣的農機推廣工作上了一個臺階,農村運用機械化的水平提高了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逐步得到解放。講評減負工作,縣前幾年一直是先進,2008年由于“安山事件”跌入全市倒數2009又進入先進行列,位居全市第四。減負工作現在與以前有所不同,原來主要是向老百姓少收,按規定收,重點是治理亂設收費項目,亂收費,亂罰款,現在減負的重點是要轉移到落實中央的惠民政策上來,并且是不折不扣地落實,要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把惠民政策送到廣大農民群眾手中,讓他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縣在這三項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全市也有一定的位置,但是這三項工作離上級的要求還有差異,離老百姓的要求還有差異。能源建設重點是如何把建好的能源設施設施發揮更好的效益,農業機械推廣是要如何擴大我農業機械動力總量。縣今年要補貼600萬元,也就是用將近2000萬元的農業機械設備投向全縣農村。減負工作稍不注意就會出問題,并且是大問題,通天的問題。中央的政策到手上變了樣,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是最大的問題。如何在能源推廣講究質量和效益,如何在農機化推廣講究速度和規模,如何在減負工作中把黨的政策不折不扣地送到農民手上,這既是差異,又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要講究方法和策略。這三項工作與農民的利益直接相連,與農村的發展息息相關,與農村的穩定緊密聯系。雖然外表上看來每一項都是單項工作,但它都涉及到人民群眾,都涉及到黨和政府政策的落實,落實不好就會影響到農村的穩定,落實不好就會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我要講究方法,講究戰略。用什么工作方法?就是群眾工作方法,群眾工作方法是黨一貫堅持的工作方法。
一是要全心全意依靠群眾。工作要推動、要落實。靠干部是落實不了
二是要積極發動群眾。要跟群眾講清楚道理。講這三項工作是黨和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關懷,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群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接受,自覺參與。建一個沼氣池要3000多元,上面補貼8001200元,國家只補1/3自己要出2/3農機補貼基本上也是30%也只有1/3老百姓自己要出2/3要積極發動群眾,完不成任務,說明我政策沒有落實好。
三是要科學引導群眾。沼氣能源建設、農業機械化、農民減負現在都列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業的根本出路是農業機械化。當時國家工業沒有發展起來,農業機械供應滿足不了廣大農村,生產隊想要買柴油機、拖拉機、耕種機,卻找不到產品。現在工業發展了各種農機也制造出來了價格也比較適中,給農業的機械化提供了有利條件,這為我推廣農業機械化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有什么作用呢?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讓我廣大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從事包括精神文明建設在內的其它活動。不要看到糧食直補一畝田只有那么點錢,這個政策,中央一直要延續下去,這個規范以后還會不斷提高,這是國家的一個長遠政策。因為我農業還比較脆弱,生產進去的糧食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價格優勢,沒有競爭力。現在國家生產的糧食絕大部分是自給,還有8%10%依靠進口。農業是一個基礎產業,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國際組織都解決不了吃飯的問題,只能靠自己。吃飯的問題是一個經濟問題,但飯吃不飽,農村不穩定,就是一個政治問題,就是一個政權問題。群眾工作要講究方法和策略,要切記不能用強硬的行政命令、簡單粗暴的工作方法、不講效率的一刀切。三農”工作對我鄉鎮基層干部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鍛煉,增強我群眾工作方法生動的課堂,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看你群眾工作方法是不是學到不是用到家了作為基層干部,群眾工作方法是一個基本功,中央、國家給錢,要你按政策發放,這是新時期對干部的一種考驗。
第三。要講政策和程序。能源建設、農機化是國家拿錢對農民進行補貼,減負工作落實惠農政策也是把國家的錢送到農民手中,都是用國家的錢,不是用自己的錢。用國家的錢與用個人的錢不一樣。
一是國家的錢使用講限度。國家的錢不同于個人捐款。用多用少是由國家決定的建沼氣池補800元就是800元,補1200元就是1200元,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
二是國家的錢使用講程序。個人的錢。支持200元、300元,當場給了也不要寫收據,國家的錢既要有欠條,又要有收條,要作賬的國家的錢數額是大,真正用好也難,難就難在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對國家錢的用法的政策沒掌握好,有隨意性。國家的錢,錢還沒有來,審計就來了出了問題,監察和紀檢也來了要做好這項工作,錢的問題上,一要嚴格按政策標準,一分也不能少,一分也不能多;二要按程序,該給誰的要給誰,不該給的千萬不能給,不要把對象搞錯了
三是國家的錢使用講時間。使用國家的錢一定要掌握好發放時間。一要防止給了錢沒有辦成事。掌握政策,才干不折不扣地把國家的錢及時送到老百姓手中。發錢時一定要講程序,要調查研究,要摸底,要公示,要及時兌付,最后要結賬,賬要對得清。整個農口這一塊的資金,都是國家的錢,不好用,總的來說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搞完了就要把錢支付好。
第四。要講質量和效益。能源建設上,沼氣池建設,以后還有太陽能的建設,技術性很強。農機化的推廣,技術性也很強,一定要保證推廣的機械設備質量過關,這些都有定點的廠家和商店,千萬不要推廣假冒偽劣產品。同時在如何使用機械上要進行技術推廣。沼氣池,老百姓感覺建是建了不少,但使用率不高。主要是什么原因?現在進來打工的多,喂豬牛的少,豬牛糞也就少了沼氣原料缺乏。選點時,就要考慮到沼氣原料的來源。如果我單純為完成工作任務,不注重實際,老百姓當然沒有積極性。推廣農機化,賣農業機械是一個環節,買了以后能不能夠使用,農機部門要跟上來,要對購買戶進行技術培訓,要讓設備發揮最好的效益。職能部門的技術服務工作也要跟上來,包括銷售以后的使用以后的跟蹤服務。
第五。要講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對上負責就是對上級黨委、政府負責,真正把上級的政策要接通地線,接通天線;對下負責就是要對老百姓負責,使推廣的項目真正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簽了責任狀,年終是要檢查的檢查不只僅是要對上負責,還要對下負責。只對上負責,檢查起來就會弄虛作假。只有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結合起來了檢查才落到實處,國家的政策才落到實處。要實現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唯一的方法就是干部要扎扎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到群眾中去做工作。希望這三項工作今年取得更大成績,讓老百姓更加滿意,讓上級更加滿意。